微信掃碼分享
近日,广西南宁向黑龙江哈尔滨赠送的砂糖橘和沃柑引发了一场温馨的互动。作为回应,哈尔滨赠送了10万盒优质抚远蔓越莓。好像就是从哈尔滨回礼蔓越莓特产开始,事情的发展就开始出人意料了。一些特产农产品因超出网友对家乡特产的认知而引发广泛讨论,并逐步演化成新的网络热点,更多网友开始对家乡农业“大摸底”。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一些特产不为更多人所知实属正常。这次“特色农业大摸底”的想法也由此产生。从北至南,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2/25 10:15:39
年末岁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于2023年12月11-12日、12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对202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以及重点任务作出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作为2024年的九大任务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方面提出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2/25 9:50:28
农药颗粒剂新规来袭继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公布关于农药颗粒剂登记的管理措施之后,2023年12月农药颗粒剂登记管理再次迎来新规,管控再加码。2023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征求农药颗粒剂产品管理措施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函》”),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函》指出,农药颗粒剂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固体剂型,但部分颗粒剂产品施药方式粗放,防治靶标不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2/25 9:50:19
近几年,生物农药一直是最热门的品类赛道,一些新的生产技术也在加速涌现,尤其是在一些核心的生产技术上,国家是限制出口的。14项生物农药生产技术限制出口2023年12月21日,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简称“《目录》”),修订后《目录》中涉及农药行业的主要是限制类生物农药生产技术14项。14项生产技术分别是灭蝗微孢子虫制剂生产工艺,多角体病毒毒种及制剂生产工艺,井冈霉素菌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2/25 9:45:40
进入2024年以来,处于淡季的国内复合肥需求总体清淡,市场继续运行在弱势之中。就价格这个国内市场风向标来看,一些复合肥厂家的不同种类的复合肥出厂主流价格(1月11日)大致为:45%硫基肥(15-15-15)最低为2950元/吨,最高为3150元/吨,大都在3000元/吨上下波动;45%氯基肥(15-15-15)大都集中在2700元/吨附近上下振动,最低为2530元/吨,最高为2800元/吨;部分3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2/25 9:40:51
有人说,数字农业现在还是“盆景”,很养眼但是不实用。 也有人说,数字农业推广很难,前景不乐观。 但是,不管怎么样,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也是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数字化”是科技赋能农业最有力的体现。 那么,数字农业究竟是什么? 能否让数字农业从局部“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 如何通过科研应用转化,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10:10:41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油料生产大国之一,油料作物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 近年来,我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波动上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仍面临较大挑战。扩种增产大豆油料作物,提高油脂油料自给率,才能保证中国油瓶里多装中国油,端稳端牢中国人的“油瓶子”。 产能稳步提升,但仍需加力 自2009年中央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10:05:54
深秋到了,柿子红了。 柿子是最具秋季特色的时令水果,自带“秋日限定”的标签,一抹橙红惊艳了千年的岁月光阴。每当一年的繁华落尽,柿子那抹亮眼而温暖的红,总是围绕着村庄,摇曳在房前屋后,把田间山头晕染。举目望去,一簇簇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将萧瑟的深秋点亮。 柿子晶莹多汁,有的脆甜,有的软糯。在国人的眼中,“柿”与“事”同音,是“柿柿如意”“好柿发生”“好柿当头”“喜柿多多”“万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10:00:54
粮食在中国一直是对用于充饥的大田作物产品的统称。 目前,国家统计局对粮食的统计包括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三大类,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气候变化挑战突出,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只有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才能有充足的底气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9:55:50
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支持鼓励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创新,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也在不断地推进,历经十多年的性状研发、转基因品种多项审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三年试点等大量工作后,转基因品种审定公示终于发布。2023年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此次共有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9:30:44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每逢年末,我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部分进出口商品(涉及化肥)的关税税率进行调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相应的时间对外发布公告,以明确来年我国关税的调整方案。 2023年的年末也不例外,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23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明确2024年1月1日起,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铵 3 种化肥的配额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21 9:25:49
在过去的十年中,广西粮食总消费量、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食消费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广西大学教授、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立庚指出,广西口粮消费年增长量为4.03万吨,2025年和2030年口粮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104万吨和1124万吨。 广西粮食消费增加,但自给率连续下降,保障粮食安全形势严峻。2021年全国人均有粮484公斤,广西自产粮只有234公斤,广西自产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10:00:02
中国马铃薯主要消费区是东北、西北和西南等经济相对落后、物流相对不便的地区(人均消费80公斤以上),而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马铃薯消费量很低(人均消费不到10公斤)。随着经济和物流发展,马铃薯主食区的物质极大丰富,人均消费量会大大降低;发达地区消费量略有增加但不大。因此,有从业者预测,马铃薯总消费量会持续下降,未来20年我国马铃薯总消费量将从9000万吨逐渐减少到5000万吨左右,同时种植面积也将减少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9:55:45
进入10月中下旬,全国主要冬小麦产区相继开始播种,种药同播也拉开大幕,作为麦田新型省工施药技术主力军的药肥也备受瞩目。 小麦药肥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要说,这几年最受行业关注和竞逐的细分热门品类,一定非药肥莫属。 药肥,被称为农资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并有望成为农资行业下一个破局增长的黄金赛道。不可否认,药肥这个新品类确实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步成为企业、经销商乃至农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9:50:48
全球首个碳关税机制离落地实施仅一步之遥。 2022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临时协议,确定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简称“碳关税”),并于2023年4月公布该机制过渡期实施细则。该细则于2023年10月1日开始生效试行,一直持续到2025年年底。按照计划,过渡期结束后,即2026年1月1日,欧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这也意味着,向欧盟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的供应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9:40:51
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人类生活的便利离不开科技支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科技做支撑。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化已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力。大棚内温湿度可控,补充生长所需光照,智能检测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浓度;大田作物生长状态实时反馈,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调节作物外部环境条件,保证水肥及时供应。针对减肥增效,水肥一体化则可以及时补充作物所需水分养分,减少作物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用量,积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9:35:37
仿佛一夜之间,农资行业的智能制造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近两个月,笔者去的工厂大多是智能工厂:有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的产品全程可追溯模式,有快速响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柔性制造模式,有全链条数字化的智能工厂模式,也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模式,等等。 智能工厂、5G工厂、黑灯工厂……这些新名词让人雀跃又让人怅然若失,令人雀跃的是行业的进步如此之快,我们赶上了行业向高、精、尖发展的好时候;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1/26 9:30:45
金秋喜丰收,遍地玉米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玉米,更是秋天的代表,展现着丰收的成果和人类劳动的价值。作为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其产量更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产业的平稳高效运行。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几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种植玉米。而玉米也一直以超过6亿亩的种植面积稳居我国第一大作物地位。 20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0/29 9:50:57
你要说云南,就不能只说云南。 你要说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散发着幽香的普洱茶,口味醇厚的小粒咖啡,还有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鲜花赏心悦目。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美好生活的点缀必不可少。鲜花就成了平淡生活里的一丝甜蜜,鲜艳的色彩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迷人的香气让人身心舒畅,纷繁复杂的花朵搭配起来更是美不胜收。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云南,挖掘“花都”潜藏的农资机遇。 完善的产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0/29 9:45:01
“厨房必备乃食材,味道辛香扑面来。” 大葱作为生活必备的调味品,很多菜式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中国蔬菜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化肥、农药、土地等价格的快速上涨,大葱的生产成本增加,种植大葱的效益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开始降低。 但是,随着行业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大葱生产和供应基本保持供需平衡。 中国是世界上葱属蔬菜栽培面积和产量较大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9/17 1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