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钾肥市场可期
關稅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每逢年末,我國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部分進出口商品(涉及化肥)的關稅稅率進行調整,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相應的時間對外發布公告,以明確來年我國關稅的調整方案。
2023年的年末也不例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2023年12月20日發布了關于2024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公告,明確2024年1月1日起,對尿素、復合肥、磷酸氫銨 3 種化肥的配額稅率繼續實施1%的暫定稅率,對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進口繼續執行“零”關稅。
很顯然,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力地表明了2024年國家對重要肥料品種尤其是鉀肥的重視,對國內化肥保供和糧食安全的重視,為2024年的化肥進出口營造了好的政策環境,為良性運轉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將繼續加強我國化肥資源供應能力,有助于降低肥料企業的經營成本,支持企業更好地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2024年鉀肥進口繼續執行“零”關稅
鉀肥實施1%的暫定稅率是2022年底就發布的政策。
2022年12月2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2023年將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從2023年1月1日起,對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實施零關稅,尿素、復合肥、磷酸氫銨3 種化肥的配額稅率繼續實施1%的暫定稅率。
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2023年12月20日發布了關于2024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及相關規定,從2024年1月1日起,對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進行調整,對1010項商品(不含關稅配額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繼續對小麥等 8 類商品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稅率不變。其中,對尿素、復合肥、磷酸氫銨 3 種化肥的配額稅率繼續實施1%的暫定稅率,對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進口繼續執行“零”關稅。
對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進口繼續執行“零”關稅,更多的還是傳遞國家對唯一依賴進口的重要肥料鉀肥的重視以及對于糧食安全的重視的強烈信號。表明國家還是意在繼續緩解國內鉀肥供應不足問題,進一步發揮國儲、淡儲調控市場的能力,并降低國內鉀肥施用成本。
業內人士透露,對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進口繼續執行“零”關稅,對于面臨著成本倒掛問題的國內鉀肥進口商來說,稅率調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進口商的經營成本,創造了寬松的進口環境。但對國內鉀肥生產企業來說,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影響國內生產企業價格的主要因素還是現貨市場的價格。
2023年1-11月中國進口鉀肥創歷史新高
相比往年,2023年我國肥料進出口量超千萬噸,在鉀肥進口上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中國累計出口各種大量元素肥料(含氯化銨、硝酸鉀和動植物有機肥料)2917.4萬噸,同比增幅為30.7%;出口金額91.41億美元,同比降幅為12.7%。累計進口各種肥料1168.1萬噸,同比增幅為41.4%;累計進口金額50.83億美元,同比增幅為12.6%。
其中,2023年1—11月中國進口氯化鉀累計進口量為1029.1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幅為40.84%,進口量達到歷史同期新高,其中,2023年11月,中國氯化鉀的進口量在114.2萬噸,較10月環比增幅為5.63%。
從進口量的增長率來看,在2月、5月以及8月中國進口的氯化鉀月度量增幅并不明顯,但2023年其他月份的進口量均明顯大于2022年同月份的進口量。在2023年進口成本較低以及國產氯化鉀生產量略有減少的雙重影響下,中國加大了氯化鉀的進口量來保證國內貨源的供應充足。
從進口國別來看,俄羅斯目前進口量占比最大,達到了29.22%,而白俄羅斯的進口占比在28.64%,加拿大進口量占比在13.9%,但老撾的進口量增幅較為明顯,排到進口量的第四名,2023年1—11月來自老撾的氯化鉀貨源總量達到了147.56萬噸,因此國外鉀肥貨源反哺國內的成效較為明顯,且2024年老撾鉀肥仍計劃繼續擴充,將有更多的鉀肥貨源反哺國內市場,保證國內鉀肥的供應量。
2024年春季鉀肥價格將維持在合理區間
縱觀2023年國內氯化鉀的整體供需基本是平衡的,價格方面,氯化鉀經歷了一個“過山車式”的過程。那么,2023年我國鉀肥行業整體發展有哪些特點? 2024年春季中國鉀肥行情又將如何走?
在2023年12月14日舉辦的2023(第十六屆)中國化肥100強評選發布暨中國化肥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周月分享的《2023年中國鉀肥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及2024年預測》報告中給出了預判。
周月指出,2023年我國鉀肥行業發展有4大特點:1.產能平穩,產量下滑;2.價格跌后小幅反彈;3.進口庫存增幅較大;4.表觀消費明顯增長。2023年1—10月鉀肥產量為400.7萬噸,同比下降15.6%;表觀消費量為930.3萬噸,同比增長6.7%。
周月表示,近3年,全球氯化鉀產能快速增長,2023年產量和開工率均較2022年有所提高。國際肥料協會預計,全球鉀肥產能將長期持續增長,預計到2027年,將從2022年的6400萬噸增長到7000萬噸,年增速超過2.2%。預計2024年全球鉀肥需求也將逐步恢復,繼續增長。國內方面,在國家保供穩價政策的指引下,國內鉀肥行情進入第四季度以來略顯疲軟,預計后期價格上行缺乏有力支撐。總的來說,在國內生產保底支撐、進口環境寬松和國內儲備高位的大背景下,預計春節前后和2024年春季國內鉀肥供需將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價格將維持在合理區間,不會出現大漲大跌。
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港口62%白晶、粉氯化鉀自提價是2950元/噸,還遠未達到年初時的價格高點,青海50%粉硫酸鉀到站價3500元/噸,基本都處于合理區間內。
而據卓創資訊分析,為保障國內糧食安全,國家糧食價格相對堅挺,有助提升終端農戶用肥積極性。另外,化肥保供政策繼續深化、優化,尤其是在進口途徑不斷改善的情況下,國內鉀肥供應量仍會保持相對高位。但同時,由于新舊貨源共存于市場,商家競價、出貨現象仍會存在,故市場價格重心或下移。所以,2024年中國鉀肥市場仍將處在沖高回落后的修復周期中,市場價格走勢可大致概括為“穩—跌—彈—盤”的局面。預計,2024年一季度仍將是年內鉀肥價格高點。以港口62%白鉀為例,1月價格峰值預計在2850元/噸左右;低值或徘徊在2350元/噸附近,時間或在7月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