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油瓶子”,大豆油料还需持续提质增产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4/1/21 10:05:54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油料生产大国之一,油料作物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 近年来,我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波动上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仍面临较大挑战。扩种增产大豆油料作物,提高油脂油料自给率,才能保证中国油瓶里多装中国油,端稳端牢中国人的“油瓶子”。 产能稳步提升,但仍需加力 自2009年中央

我國是全球重要的油料生產大國之一,油料作物是僅次于糧食作物的第二大農作物。

 

近年來,我國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單位產量、總產量波動上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但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國食用植物油安全仍面臨較大挑戰。擴種增產大豆油料作物,提高油脂油料自給率,才能保證中國油瓶里多裝中國油,端穩端牢中國人的“油瓶子”。

 

產能穩步提升,但仍需加力

 

自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及“大豆”“油料”之后,這兩個關鍵詞就再也沒有缺席過。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用了較大篇幅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并就此提出多個具體措施與路徑;2023年春播前,國家及時出臺了被稱為“豆十條”的穩定大豆生產一攬子支持政策,打出了補貼、保險、收儲協同發力的一套政策“組合拳”,釋放了積極信號。而近幾年,大豆油料的價格不斷上漲,也極大地提升了種植戶的信心。

 

也因此,以大豆、花生、油菜為代表的油料作物相繼掀起擴種的高潮,播種面積、總產量顯著提升,并連創紀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大豆油料擴種成果鞏固,大豆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達到3.5億畝以上,比上年增加1000多萬畝,圓滿完成擴種任務。其中,大豆面積達1.57億畝,同比增長345.1萬畝,高油高產大豆播種面積2000多萬畝,同比增長500萬畝左右。油料播種面積邁上2億畝臺階,實現連續5年增加。其中,油菜籽播種面積1.1億畝以上,增加700多萬畝,創歷史新高;花生、油葵等油料作物保持穩定發展態勢;油茶新增種植473.65萬畝、低產林改造463.36萬畝。 


14-1.jpg

 

同時2023年大豆油料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大豆產量連續2年創新高。2023年產量達到2084萬噸,比2022年增加56萬噸,連續兩年超2000萬噸,且高油高產大豆增加較多。油料產量五連增,油菜籽、花生、油葵等油料作物總產量超過3700萬噸,比上年增長近100萬噸。其中,油菜籽產量超過1500萬噸,連續7年增產。

 

雖然我國大豆油料產能持續增長,但是仍然跟不上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的速度。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年度油脂市場分析顯示,2022年我國年度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3758.0萬噸。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種油料部分直接使用外)榨得的食用油為1350.3萬噸。由此,可以粗略計算出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只有35.9%。

 

也因此,我國仍需要通過較大數量進口油料油脂才能滿足油脂市場的供應。2023年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也保持著增長的趨勢。2023年1—10月,進口各類食用植物油料9011.2萬噸,同比增19.2%;進口食用植物油842.9萬噸,同比增66.9%。

 

為了端穩中國人的“油瓶子”,仍需加力提升大豆油料的產能。

 

提質增產是提升產能的關鍵

 

穩面積只是前提,關鍵在于把單產提上去,才能跑贏大豆油料高質量發展。

 

目前,大部分大豆油料作物面臨著單產水平低、機械化程度低、種植效益差、專業化和規模化程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種植者種植大豆油料作物積極性不高,也阻礙了我國大豆油料作物繼續擴種。


14-2.jpg

 

以技術創新支撐實現油料作物全面持續高產穩產和優質高效,增加種植者的收益,這才是一個產業持續健康長久發展的根本。

 

新品種、新技術,是增長新動力

 

2023年年初,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兩擴兩提”目標(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品質),并啟動實施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制定印發了大豆單產提升三年行動具體方案,聚焦100個大豆主產縣,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集成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推進單產提升。

 

各地積極響應、快速行動。譬如,山東探索推廣農機作業補助試點項目,支持提高播種質量,其中大豆精細機播、合理增密技術補助150萬畝;四川統籌整合單產提升、產業集群等項目資金5億元,省級財政配套帶狀復合種植專項資金1.55億元,用于支持全省大豆玉米擴面積、提單產;北大荒集團重點推廣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種和大豆根瘤菌接種、衛星導航精密播種等先進適用新技術。

 

2023年大豆單產提升工作成效明顯。據專家測算,在100個縣示范區,大豆種植密度每畝增加800-1000株,畝均增產30斤,單產提升對增產的貢獻率超過70%。特別是重點推廣高油高產大豆品種后,大豆品質明顯提升,大豆品種結構也得到了優化。

 

所以說,優質的品種、高效種管收作業機具、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等是大豆油料提質增產的新動力。

 

這些也是農資人、科研人員的努力方向。近年來,已取得一些新突破,譬如,培育出了中油雜系列、華油雜系列等優質油菜品種,以及一些的高油酸花生品種;研發了能夠解決茬口矛盾、作業效率可達5-8畝/小時的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研發了針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排種器,實現大豆、玉米同時播種,效率提升30%。

 

幫助種植者種得好,以謀求上量的關鍵

 

大豆油料擴種帶來的用肥、用藥是長期而深遠的。企業、經銷商要想在大豆油料作物謀求上量,就要聚焦作物市場,針對不同土壤條件、不同作物、不同時期的需肥、用藥需求,甚至不同種植戶的需求,制定科學的施肥或者用藥方案,以幫助種植者種得好,做好農技下沉服務。

 

譬如,六國化工針對用戶需求提供油菜全程營養解決方案,推出的油菜專用肥和配比適合油菜的肥料銷量均有不錯的增長;三寧與中油所合作,引進專利技術,普及油菜增產技術,在華南、長江流域結合大豆土壤特性、種植習慣,針對性地開發推廣功能性產品;可滿足現代農業的測土配方施肥需求,滿足客戶和農戶產品訂制化需求的西洋針狀肥—巨力駝產品以優異的提質增產效果深受農戶的青睞。

 

再譬如花生區,無論是農藥還是肥料,多是以解決方案來呈現,而且當前市面上絕大多數花生增產方案都是集花生營養補充、病害防治于一體的。鄭氏化工多年來就一直致力于花生高產解決方案的研究,它根據全國花生的生長規律和需肥特點,陸續推出了小胖墩系列、管田系列花生高產解決方案,在河南、遼寧等花生產區深受農戶的認可。

 

同時,經銷商、零售商也要積極向服務商轉型,要開始圍繞作物精耕細作,以“優質產品+技術服務”,讓廣大的種植戶提質增產,有個好收益。譬如,正陽世良農業的莊稼醫院就圍繞花生作物深耕,加快了產品結構的調整,要求花生病蟲草害解決方案的相關技術講解一定要細致入微、通俗易懂,為農戶提供最實用的技術服務。

 

此外,隨著消費者對食用油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種植戶不僅追求產量,還非常注重品質。科學合理的提質增產方案更容易贏得種植者的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