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变化的玉米农资市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3/10/29 9:50:57
金秋喜丰收,遍地玉米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玉米,更是秋天的代表,展现着丰收的成果和人类劳动的价值。作为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其产量更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产业的平稳高效运行。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几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种植玉米。而玉米也一直以超过6亿亩的种植面积稳居我国第一大作物地位。 20

金秋喜豐收,遍地玉米黃。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而玉米,更是秋天的代表,展現著豐收的成果和人類勞動的價值。


作為我國第一大作物,玉米不僅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性物資,其產量更關乎我國糧食安全和產業的平穩高效運行。

 

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

 

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幾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種植玉米。而玉米也一直以超過6億畝的種植面積穩居我國第一大作物地位。

 

2015年之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長;2015年我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16年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后,玉米種植面積開始下滑;直至2021年受國家政策鼓勵以及玉米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有所擴張,增長至64986.36萬畝;2022年玉米種植面積64605.00萬畝,產量達27720.3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40%左右。

 

目前,玉米種植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有15個省區,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四川、云南、陜西、安徽等,它們的玉米種植面積之和為59880.09萬畝,占全國玉米總種植面積的92.72%;產量之和為25371.52萬噸,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91.70%。在這些主產區之中,玉米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有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四川、新疆九個省區,它們的產量之和為21155.70萬噸,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76.53%。


12-2.jpg

 

2022年我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達到429.07 公斤/畝,比2003年320.84公斤/畝增加了108.13公斤/畝,這得益于品種改良、栽培管理、科學施肥以及病蟲草害的科學防治。但這與2022年美國玉米單產730公斤/畝還是差了不少。有人計算,如果我們的玉米單產能達到美國的九成,那么總產量將毫無懸念地超越美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增長了10多倍,從2003年種植面積僅約200萬畝,增長到現在的2500萬畝,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甘肅、江蘇、浙江、上海、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其中,糯玉米基本穩定,常年種植面積達1500萬畝以上,品種向多元化發展;甜玉米穩步上升,目前年種植面積600多萬畝,較前幾年有明顯提升,以生產、銷售鮮穗為主;甜加糯玉米是后起之秀,是“潛力股”,年種植面積已達400多萬畝,上升迅速。


12-1.jpg


12-3.jpg

 

除草劑最為突出,殺菌劑潛力最大

 

從全球主要的玉米種植區來看,我國玉米種植技術和產量與歐美國家相比還存有一定差距。


在農藥使用方面,先前大家的目光更多都聚焦在除草劑及殺蟲劑領域的產品。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玉米使用農藥銷售額為69.7億美元,其中玉米使用的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銷售額分別為49.0億美元、14.2億美元和6.5億美元。也就是說,在玉米農藥市場,除草劑的市場地位最為突出,其次為殺蟲劑,兩者市場占比之和接近該市場的90%,而殺菌劑的市場份額僅為10%左右。

 

形成了全面防控體系的除草劑

 

玉米田雜草種類多,與玉米爭水爭肥爭空間,嚴重影響玉米苗的生長發育,最終影響玉米的品質和產量。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種植人工成本的增加,化學藥劑防除已成為玉米雜草治理的主要措施,也是增加玉米產量、節約人工成本的關鍵技術。玉米田使用較多的除草劑有酰胺類除草劑、三氮苯類除草劑、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磺酰脲類除草劑等。

 

截至2023年9月20日,玉米田除草劑共有2045個,其中單劑1057個,二元、三元混配登記產品988個。登記成分主要是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等老品種。傳統上,玉米種植前或苗前使用廣譜除草劑,目前仍占據重要的市場地位,但是近年來新的、專用化產品驅動了玉米田除草劑市場的增長。

 

隨著玉米田除草劑不斷迭代升級,形成了較為全面的防控體系。如玉米田防除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中,有種植前使用的草甘膦、苯草醚等,種植前、苗前使用的乙草胺、二甲吩草胺、異噁唑草酮等,苗前、苗后使用的丙炔氟草胺、磺草酮、硝磺草酮、砜嘧磺隆等,苗后使用的煙嘧磺隆、環磺酮、氟磺隆、苯唑草酮、甲酰氨基嘧磺隆、氟吡草腙等;種植前、苗前、苗后使用的二甲戊靈、莠去津、噻酮磺隆、烯草胺等。

 

“一次用藥投入和2—3次防除的成本可差了不少。”安徽臨泉縣一名玉米種植戶表示。農民越來越認識到一次用藥就達到防治目的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會選擇能達到省時省工、一次性解決草害的產品。

 

統防統治為豐收提供有力支撐

 

造成玉米經濟損失最大的害蟲有根部害蟲和玉米螟。傳統的廣譜性產品領銜玉米用殺蟲劑市場。目前,新煙堿類產品在玉米用殺蟲劑市場處于領先地位,這些產品可用于種子處理、土壤處理、葉面處理。

 

病害也是限制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病害因南北區域差異而各有不同,常見病害有32種之多,嚴重時會造成產量減少10%—20%。曾經,我國種植戶很少有使用殺菌劑的習慣,也沒有感受到病害對玉米產量可能帶來很大影響。現在開發的一些優秀殺菌劑不僅能夠防病而且能夠起到保葉的效果,對玉米的增產增收能發揮很大作用,使得玉米種植戶逐漸開始重視病害的防治,殺菌劑市場潛力漸現。

 

此外,近年來各個玉米主產區陸續開展“一防雙減”“一控雙提(控制病蟲害、提高產量、提升品質)”“一噴多促”等統防統治工作,有助于防治組織和農民群眾調整以往“重蟲害輕病害”的策略,促進了玉米殺菌劑市場的快速發展。當下,統防統治一般將葉面肥、抗逆劑、植調劑、殺菌劑、殺蟲劑等混合一次性對農作物實施噴施作業,減輕玉米中后期病蟲危害,實現促苗壯穩長、促灌漿成熟、促單產提高,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比如,今年入秋以來,黑龍江訥河市進一步加大扶農惠農支持力度,在全市范圍內實施225萬畝玉米大豆“一噴多促”航化噴施作業,8個服務主體每天出動420多架無人機,以每天40萬畝左右的作業面積全力推進。

 

玉米的收購價格是各地肥料市場中產品銷量和價格的風向標。2020年以來玉米價格向好,收益提升,使種植戶種植積極性提高,直接帶動了農資銷售。近兩年玉米種植戶肥料投入量有所增加,同時對高端肥料的需求增加,優質肥料開始占據市場。

 

臨泉科順農資有限公司負責人秦子科表示,“在市場上,高品質的肥料產品是站得住腳的。肥料質量好,效果好,能讓農戶增產,獲得較好的收益。只要農戶認可了效果,就不會在意價格高出來的那一點。”臨泉玉米種植戶孫自堂也表示,一定要選擇肥效好、持效期長的大品牌肥料,這樣后期不脫肥,產量就有保障。

 

因此,經營優質品牌農資產品的經銷商發展迅速。9月中旬筆者參加玉米觀摩會,臨泉縣瑞達農資銷售三寧肥料5000多噸,其化肥部總經理張波表示,未來三年要做成萬噸縣。

 

另外,玉米種肥同播技術已經廣泛被種植戶所接受,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種植習慣。種肥同播,一次性施肥,解決了種植戶習慣撒施、淺施及對用肥量把握不準的問題,達到了精準播種和播肥,實現了化肥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減少了肥料流失對環境的污染。種植戶說:“有條件的一定會選擇種肥同播,省時省工,而且肥料均勻,利用率高,效果好。”

 

 12-4.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