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分享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传统农业也逐渐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经营效率持续提高。其中,数字技术在病虫害测报领域也得到了应用与实践,成为数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虫害测报一直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环。频发的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粮食安全。所以早发现、早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基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2/19 9:40:42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10/23 10:35:05
一直以来,进口肥料凭借稳定的品质、优质的效果和良好的口碑牢牢占据国内肥料市场大半江山。特别是高端进口肥,更是国内肥料企业的标杆,成为大代理商和经销商趋之若鹜的“摇钱树”。 蛋糕谁都想吃,好产品也总是被争相模仿! 随着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假洋鬼子”横生,进口肥市场遭压缩,经销商需求大却不敢贸然进货,如何找到真正的进口肥料成为他们的最大诉求。 实际上,在国内代理进口产品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10/23 10:25:03
智慧农业,一个拥有千亿级市场的农业蓝海洼地。 有人说未来十年是智慧农业爆发的十年,有人说智慧农业噱头十足但难以落地,有人说智慧农业将在农业生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有人说看智慧农业就像雾里看花,始终看不清楚未来。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农业正在向4.0时代迈进,智慧农业的大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都需要智慧农业做关键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10/23 10:20:34
2022年已经过去的上半年,是极为不平凡的特殊时期,农资价格上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洪涝干旱灾害造成晚播难收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使今年的农资行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头顶。 行情低迷,就要聚焦,聚焦什么?行业洗牌,就是要优者生存、强者生存,如何生存。“现代农业”肩负着国计民生和商业运营的双重使命,注定了其发展的独特之处。看“量”还要看“质”,读“形”更要读“势”。从消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9/4 10:25:40
化肥秋季销售是六国化工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重要节点,8月8日上午,六国生态农业公司召开化肥秋销动员部署大会,要求凝聚一切力量,做到“坚定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导向,建设两支队伍”,同时在内外业开展“大干六十天”活动,决战决胜秋销。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徐均生到会讲话。六国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胜前做市场形势分析讲话,并提出工作要求。六国化工常务副总经理、六国生态农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建红做工作部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9/4 10:20:46
不是所有的机会都能让我们淘金。在农业的发展历程上,要着眼于长期价值和未来趋势发展,要走得对路子,跟得上步子,转得了弯子,使得出新法子。作为粮食安全的国家队、现代农业的“龙头骨干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排头兵”、云南省先进制造业的“标杆企业”—云天化,已然踏上新时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需要什么,农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云天化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9/4 10:15:25
近年,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量成为农药企业追捧的对象,市场容量高达300亿元。 巨大的市场容量让植物生长调节剂成了行业的香饽饽,但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着极高的应用技术门槛,是典型的双刃剑,用不好“轻则药害,重则减产”成为很多企业不敢涉足该领域的最大障碍。 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氏化工”)深耕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十多年,凭借强大的科研势力,在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8/14 10:00:09
农业的本质需要长期主义,没有一个想赚快钱的人能够在农业行业里真正待下去。 何谓长期主义?如果认为就是长期做一件事,这种理解就太肤浅了。真正的长期主义,是不变的原则,是永不动摇的信念,而在农业中是长期的价值体现。 长期主义难以定义,也更难实践。长期主义追求的是不变,而行动则需要随机应变,这种“双线模型”,简单说就是,永远去做最重要的那件事。在农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无疑是让作物长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7/10 10:30:29
理想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这是一个不断被证明的话题。 在农业这个领域,很多从业者都是满腹情怀,满怀着“为农业做些事儿,为农民做些事情”的抱负进入行业的。 海南得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道福就是这样满怀推动农业发展的理想进入农资行业的。 今年是林道福创业成立得福农业的第22年,得福农业销售业绩已经保持连续21年增长。 所有人应该都关心一个问题:他靠什么来保持持续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6/16 12:10:24
七彩云南,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农业一直都生机盎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十万余种植物在此落地为家,也让高原特色农业成为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蓬勃发展。自2011年云南省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来,云南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锻造了当地农业的四张名片:丰富多样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四季飘香强竞争。它们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潜力和卖点,也是云南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文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5/26 10:50:16
国内特肥行业的竞争大环境,近些年也开始了内卷。拼价格、拼营销、拼规模、拼工艺、拼模式……后进入市场竞争大潮的企业,如果没有特别的优势,想要卷赢着实艰难。 如何卷赢?这是给所有已进入或准备进入特肥赛道企业的一道必答题。 “我感觉现在是拼资源的时代,没资源就没什么机会。当下的农资行业比较内卷,没点真材实料的东西,特别容易被卷死。要么你就逃离市场,要么你就参与进去,然后卷赢。想赢得市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5/15 10:40:16
肥料行业的支点是什么?如果答案只有一个,那一定是科技。近日,广东省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名单正式发布,芭田股份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完成的“糖蜜发酵废液制备系列有机碳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再次彰显出芭田股份在核心科技方面的创新实力。 潜心攻关五年,解决四大关键技术问题 据了解,此次获奖的项目主要围绕发酵工业废水(糖蜜酒精发酵、氨基酸发酵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5/15 10:35:22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11:15:08
近两年,小而美的河南农药企业迅速崛起,河南蓝润银田植物保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蓝润银田”)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股份制改革和兼并重组等时代浪潮,凭借优势专利产品氯溴异氰尿酸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逐渐引起业内重视。近期,《农资与市场》传媒一行走进河南蓝润银田,与总经理李剑峰针对当下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思路探讨交流。 依托优势,对产品持续精益求精 优势产品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3/12 19:25:31
随着国家减肥增效政策的实施,特肥在国内火热发展起来,一大批特肥企业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他们凭借着灵活的经营理念、高品质差异化的产品以及完善的技术服务在市场上大放异彩,上海昊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昊元农业)便是其中一员。在进入特肥行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先后在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等地完成市场布局,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不二之选。2022年2月中旬,新年刚过,《农资与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3/12 19:21:31
作物根部病虫害一直是困扰种植者的头号难题,由于防治观念的落后和规律性总结的缺失,高毒农药、劣质肥料、滥用药等问题已导致土壤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局部区域病虫害、土壤酸碱化已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危及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而健康的土壤是生命的源泉,是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山东青州鑫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邦生物”)是一家行业潜力型黑马企业,它从种植户和作物的痛点出发,专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3/10 15:49:25
目前国内生物农药蓬勃发展,年产量为12万吨,防治面积达2670万公顷,约占农药市场份额的5%。从登记上来看,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超过90种,登记产品约3000个,约占我国登记农药总数的11%—13%。可见生物农药已经成为国内发展绿色农业的主力军。 近两年,一款名叫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成分成为生物农药菌剂领域研究的热点,备受关注。 我们采访了国内首家登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企业四川百事东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1/11/9 9:57:44
10月25日,华南农业大学廖宗文教授、刘可星副教授通过ZOOM直播的方式带领“发展中国家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生产施用及示范培训班”的27名发展中国家的学员到芭田公司松岗基地考察调研。芭田技术带头人陈彬、核心技术人才、高级农艺师王宗抗、品牌部经理周嘉芸陪同考察并与培训班的学员做线上交流。 据了解,“发展中国家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生产施用及示范培训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旨
王慧 2021/11/9 9:51:17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1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印发实施,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土壤盐碱、酸化、绿苔、红锈等多种问题备受行业关注,土壤改良任重道远。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
根力多 2021/11/20 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