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分享
2025年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文字实录摘登如下。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韩部长您好,我们注意到,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纳入主要预期目标。请问韩部长,我们如何实现这一
中国网 2025/3/10 9:02:27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的眼中,农业不仅是国家的根基,更是农民生活的希望所在。他深信,要使农业成为真正有奔头的产业,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赚头就是奔头,这是最朴实的道理。”张合成告诉记者,“我们要让农民看到,种粮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鼓起腰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有效的价格、补贴等协同手段,使种粮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均等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10 8:58:0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以其深厚的科研背景和扎实的履职实践,成为黑土地保护的实践者与该领域“代言人”。他深知,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他将自己的科研智慧与政协委员的职责紧密融合,为黑土地保护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我们让科技从实验室走到了田间地头,真正为农民带来了实惠,也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姜明自豪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10 8:54:40
“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农资》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稳步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10 8:53:4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分析说,这一目标蕴含了两层含义:既要实现单产的提升,又要确保这种提升在大面积范围内得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宝聚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一是提升低效田、撂荒田的品质,二是引进高产品种,三是通过提升种植技术来提高产量。在种子方面,李宝聚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制种田种出来的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10 8:50:47
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的眼中,农业不仅是国家的根基,更是关乎亿万民众生计的大事。然而,近年来,“三无”农药、贴牌农药等问题农药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已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利益链,这不仅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严重威胁到农业环境,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24年6月份以来,杨恒俊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种田大户,看到了问题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10 8:48:45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将目光再次聚焦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以及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县域富民产业。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农资》记者就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盐碱地改良策略,以及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对赵皖平进行了采访。《中国农资》记者:去年两会期间,您提出了“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在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您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有了哪些新的思考?赵皖平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3/7 11:59:10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的历史性时刻,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的重要性,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Q《中国农资》记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对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展望未来,农资企业在推动减量增效方面,应当从哪些关键方面发力?宋宝安:在农业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深化推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3/6 16:32:56
科技小院:田间地头的科研创新平台科技小院,这一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第一家以来,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张福锁介绍,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这些科技小院如同一座座桥梁,将高等学府的科研力量与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科技小院是教育、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张福锁表示,“它一头连着高等学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3/6 16:31:07
85后的鲁曼,从企业“白领”的岗位离开,投身农业农村,成为一名致力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农人”。她最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富起来、让乡村‘活’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曼不假思索地回答。2018年,鲁曼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8年来,她很善于从实践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6 16:26:56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来自东北,他深知土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坚信,只有土地好了,农业才能发展,整个产业链才能协同进步。在谈及飞鹤的发展时,冷友斌表示,能带动农民从土地上增值、增收,是飞鹤最值得骄傲的事。飞鹤在黑土地上打造了农、牧、工“一体化”产业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牧业和工业的深度融合,还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冷友斌介绍,未来飞鹤将继续推动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6 16:25:20
“为确保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三农’工作在其中发挥着‘压舱石’和‘战略后院’的作用。不仅如此,‘三农’发展还可以发挥推进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就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农资产品创新方向,以及供销合作社如何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等议题,接受了《中国农资》记者采访。杜志雄首先分析了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亿吨以上水平的原因。
中国农资传媒 2025/3/6 16:21:09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一、202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3/6 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