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鲁曼: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助力农机智能化普及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内容团队 2025/3/6 16:26:56
85后的鲁曼,从企业“白领”的岗位离开,投身农业农村,成为一名致力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农人”。她最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富起来、让乡村‘活’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曼不假思索地回答。2018年,鲁曼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8年来,她很善于从实践
圖片

85后的魯曼,從企業“白領”的崗位離開,投身農業農村,成為一名致力于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農人”。她最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選擇回鄉創業?


“因為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民富起來、讓鄉村‘活’起來?!比珖舜蟠?,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高作鎮陳甲村黨總支書記、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曼不假思索地回答。


2018年,魯曼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8年來,她很善于從實踐中發現問題。隨著履職腳步的不斷深入,對于為農服務、為民發聲,魯曼常學常新、常思常進。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爸腔坜r業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農業生產方式?!濒斅嬖V記者,“在這個過程中,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集現代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機械工程于一體,讓農機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了高效、精準和自動化操作?!?/p>


魯曼介紹,在她的合作社里,智能化農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農機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還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負擔。同時,由于智能化農機的精準作業,減少了能源消耗,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智能化農機的特點非常鮮明,高度集成化、高效精準化、遠程可控性、可升級性,以及高度智能化?!濒斅砣鐢导艺?,“這些特點的應用,使得我們的農業產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生產成本也降低了,這對于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高農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AI技術引發行業變革,為農機發展開辟廣闊空間,推動AI賦能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數字實踐,不斷引入智慧化農業設備,以科技賦能,實現農業種植的播、種、管、收“數字化”“自主化”,使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有“智”更有“質”,實現全世界范圍的“彎道超車”已成為可能。但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在推廣過程中,也面臨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政策導向模糊,缺乏長期穩定的支持;以及政策執行不力,影響政策效果等問題。


基于此,魯曼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中國農資傳媒
,贊108


一是完善以突出產品應用、鼓勵智能化發展為重點的政策支持體系。建議完善相應的扶持政策,如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以鼓勵農機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要充分發揮購機補貼、現代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智能化農機裝備與技術集成示范等項目的政策效益,大力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使用先進適用、綠色智能農業機械,對于設施農業、智能化、新能源、農業機器人等裝備和技術薄弱的領域,經試驗示范充分的,給予重點支持,推動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應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二是構建以企業應用為主導,產學研用一體化推進的聯合攻關體系。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多個環節,但距離大面積產業化應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建議大力支持智能農機企業發展,完善智能農機裝備技術研發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利用產學研合作和國際交流機會,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提升中國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國際競爭力。抓住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的新機遇,大力推動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有利于農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管理邁進。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從“小切口”形成突破,聚焦智能播種機、智能插秧機、大型智能高端聯合收獲機械等急需的農業機械。


三是營造以標準化為基礎的發展環境,打造一批懂技術、能管理、善實操的人才。一方面,加強對縣鎮農機技術推廣人員智能農機知識更新培訓,特別是對農機智能化新技術的運營原理、管理機制和田間實操等方面,要做好知識和技能儲備,在智能裝備企業和農業生產主體應用之間架好橋梁。另一方面,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民的素質和接受程度也對農機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


四是建設一批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以縣為單位統籌規劃布局、完善功能定位、規范建設標準,高質量建設一批綜合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實現農技服務和農事服務功能的合理配置,為小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集成式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農技推廣應用、農情監測與應急調度、農業智能化管理等農業綜合服務。


編制 | 心   怡

審校 | 劉   穎

監制 | 陸   璐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