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红太阳再发调价函,农药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涨价风暴”?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5/4/18 9:00:58
继去年利民股份、兴发、新安、好收成、泰禾国际等多家企业宣布产品调价函之后,2025年以来泰益欣、利民股份、红太阳股份等代表性企业再次发布产品调价函,引发了市场对农药价格走势的广泛关注,农药市场似乎正站在新一轮涨价风暴的边缘。泰益欣、利民、红太阳再发调价函2025年2月5日,春节过后开工的第1天,泰益欣发布重磅涨价通知,鉴于泰益欣公司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其生产的丹箭阿维菌素和孤剑

繼去年利民股份、興發、新安、好收成、泰禾國際等多家企業宣布產品調價函之后,2025年以來泰益欣、利民股份、紅太陽股份等代表性企業再次發布產品調價函,引發了市場對農藥價格走勢的廣泛關注,農藥市場似乎正站在新一輪漲價風暴的邊緣。

泰益欣、利民、紅太陽再發調價函



2025年2月5日,春節過后開工的第1天,泰益欣發布重磅漲價通知,鑒于泰益欣公司對產品品質的不懈追求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其生產的丹箭阿維菌素和孤劍甲維鹽原藥展現出了卓越的穩定性,且在制成制劑后同樣保持了不降解這一特性,有效解決了阿維菌素、甲維鹽易降解的行業難題。然而,泰益欣公司所采用的獨有3K技術和生產工藝顯著增加了生產成本。考慮到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以及成本上升的影響,經過公司內部的深入研究與決策,泰益欣決定對丹箭阿維菌素和孤劍甲維鹽全系列產品價格上調,并將呈持續上漲態勢。 

截至2025年4月13日國內阿維菌素、甲維鹽原藥價格走勢(單位:萬元/噸)

圖片

(數據來源:中農立華原藥)

2025年3月28日,利民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因市場環境變化、需求旺盛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上調代森錳鋅、阿維菌素和甲維鹽原藥及相關制劑的產品售價,漲幅達到5%。

2025年4月10日,利民股份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因近期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多種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公司決定,繼前次上調代森錳鋅、阿維菌素和甲維鹽原藥及相關制劑的產品售價之后,從即日起,上調苯醚甲環唑原藥及相關制劑的產品售價,上調幅度10%;上調代森聯和丙森鋅原藥及相關制劑的產品售價,上調幅度5%。

4月16日,紅太陽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因近期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多種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公司決定,從即日起,上調百草枯42%母藥FAO標準原藥及相關制劑的產品售價,上調幅度5%:上調中間體吡唑酸(K酸)產品售價,上調至22.5萬/噸。

據中農立華原藥顯示,截至4月13日,苯醚甲環唑原藥報價9.7萬元/噸,阿維菌素精粉報價51萬元/噸、甲維鹽原藥報價72萬元/噸,丙森鋅原藥當期價格為3.5萬元每噸。

從上述企業調價函中不難看出,漲價的直接原因主要歸結為4點: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需求旺盛的拉動、原材料成本上升、環保投入增加。

漲價驅動一季度業績迎開門紅



從去年第三季度至今,甲維鹽、阿維菌素、百菌清、代森錳鋅、氯蟲苯甲酰胺、吡唑醚菌酯、敵草快、毒死蜱、烯草酮、吡蚜酮為代表的10余個原藥價格相繼迎來上漲,也為相應的上市公司的業績改善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截至2025年4月13日國內百菌清原藥價格走勢(單位:萬元/噸)

圖片

(數據來源:中農立華原藥)

截至4月17日,有5家農藥上市公司也陸續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他們包括利爾化學、先達股份、泰禾股份、新農股份和利民股份等業績同比出現不同幅度的增加。

利民股份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歸屬凈利潤為1億元—1.2億元。公司表示,業績回暖主要受益于公司主導產品(百菌清、阿維菌素和甲維鹽等)價格上漲和銷售增加帶來的利潤增長。公司產能滿負荷運轉,盈利拐點進一步確認。2025年3月以來,公司代森錳鋅產品因南美、東南亞等地區種植季備貨需求旺盛,產線滿負荷運行,暫停新訂單報價,后續將根據市場動態調整價格策略。同期,阿維菌素、甲維鹽等產品亦處于“零庫存”狀態,產能恢復周期長,短期內供需矛盾難緩解,價格上行趨勢明確。

利爾化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億元至1.55億元,同比增長203%—224%。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氯代吡啶類除草劑等主導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步上揚,其中毒莠定、氟環唑等明星產品的市場供需關系持續優化。

先達股份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萬元到23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部分主要產品(烯草酮)銷量增加和價格上漲拉動業績增長。

新農股份預計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4050萬元—4250萬元,同比增長36.03%—42.75%。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部分主要產品(毒死蜱)銷量增加和價格上漲拉動業績增長。

泰禾股份預計2025年1-3月業績預增,營業收入約8.721億元至9.639億元,同比上升0.63%至11.22%;歸屬凈利潤約7400萬元至8200萬元,同比上升37.69%至52.57%。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部分主要產品(百菌清)銷量增加和價格上漲拉動業績增長。

根據上市公司核心產品價格變化情況,預計仍有一些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出現較大改善,如豐山集團受核心產品(毒死蜱和綠草定)價格上漲,蘇利股份受百菌清和阻燃劑價格上升。

新一輪漲價風暴來臨?



利民股份、泰益欣、紅太陽股份這樣代表企業的價格調整,也是對當前市場變化的積極應對策略,往往也會對整個市場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是否會引發其他企業的跟風漲價呢?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的漲價風暴的形成呢?

業內人士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環保投入增加在短期內難以緩解,這將對農藥企業的成本構成持續壓力。如果企業無法通過內部消化進一步降低成本,漲價可能成為必然選擇。而且,隨著環保政策的持續收緊,更多的企業可能面臨類似的成本增加情況,這可能引發行業內普遍的漲價行為。利民股份、泰益欣、紅太陽股份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它們的調價行為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示范效應和心理影響,可能會引發其他企業的跟進,從而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的價格上升。

在筆者看來,雖然存在推動農藥價格普遍上漲的動力,但農藥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漲價的幅度和范圍。所以是否會形成一輪全面的漲價風暴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農藥市場競爭依然激烈,企業需要在考慮成本的同時,關注市場份額和客戶關系。過度漲價可能會導致市場份額的流失。另一方面,政策因素也對價格走勢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政府部門可能會通過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等手段,對農藥價格進行合理的引導和調控,以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和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總之,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繼續籠罩著全球經濟市場的大背景下,農藥企業還是應在成本控制、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等方面不斷探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實現穩健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