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一体化服务平台,链接产品员工客户
每個經銷商企業都會遭遇瓶頸,是隨波逐流還是開辟新的航向?大家肯定都會選擇后者。當創新無門的時候問問自己:我是誰?我要去哪里?怎么去?和誰一起?動力不足、能力不夠怎么辦?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采訪企業/姜王聯盟
特點/姜王聯盟生姜一體化服務平臺
核心/只做預售和現款
模式要點/圍繞產品、員工、用戶,把技術標準化,員工創客化,用心做好用戶體驗滿意度。
現在的農資市場和其他行業一樣,都由增量時代轉向了存量時代。增量時代站在風口,只要干就有利可賺,存量時代拼的是一米寬一千米深,拼的是客戶服務、客戶的體驗。
為什么很多農資經銷商都在抱怨行業越來越不好干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企業不增長時就全是問題,而增長可解決很多問題。企業做的產品無法復制就無法實現增長。
李文學進入農資行業近20年,從零售開始到現在,每年營業額近千萬元,始終以技術服務為先導來開拓市場,但是干了幾年以后始終由于團隊問題做不大,客戶流動性也大。
由于前邊服務投入成本較大,客戶跑了,自己有時也是心灰意冷。2018年李文學決定二次創業。就要取舍,想明白自己的定位、戰略目標—姜王聯盟生姜一體化服務平臺由此而生,只做預售和現款。
做企業增長無非圍繞三件事情:產品、員工、用戶。
“我們的產品是技術,那我們就把技術標準化,根據作物習性把技術植入進去。把技術當做產品,原來的產品也就是運營配稱了,再把為技術配稱的農資產品統一起來,不被市場所沖擊。搞明白了產品,產品即可解決復制問題。”李文學介紹。
人員方面,李文學表示,他做的事情就是把原來的固有模式打破,重新進行思想,產品,技術標準化統一,實現員工復制,員工創客化,只有圍繞員工業績增長的體系做好,才能實現員工業績的倍增。
對用戶分類,進行取舍。要實現增長就要實現用戶裂變,只有思考用戶如何裂變并找到可針對本公司的方案進行實施。利用粉絲,線上引流線下實體店做服務,從線上到線下都要實現可引流可復制,可裂變,用心做好用戶體驗滿意度,就可實現翻倍增長。
“未來的路如何走,其實很多現在干得比較優秀的人估計應該比我們想得更明白。至于我們要走向哪里呢?五個問題必須想明白:我是誰?我要去哪里?怎么去?和誰一起?動力不足、能力不夠怎么辦?”李文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