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种植户都贪便宜,未来农资市场可能会变成这样!
由于去年糧食價格不高,種植戶積極性不是很高,今年在購買農資時就有點不愿意投入,舍不得花錢了。假如以后每個人買農資都有貪便宜的心理,那未來的農資市場可能會變成這樣!
1.偷含量的經銷商和廠家越來越多
每年年底農業農村部都會公布全國肥料質量監督抽查情況,我們就拿2023年2024年抽查情況來講,兩年有近80家肥料生產企業被查出有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是:1.有機肥料:有機質含量不足、總養分含量不足、酸堿度(pH)、水分含量和重金屬含量超標;2.復合肥料:總氮、硝態氮、有效磷、鉀等單一養分或總養分含量不足,氯離子、粒度不達標;3.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數不足和雜菌率超標。
為什么肥料抽檢頻繁不合格的原因大多數是含量不足?據行業內部人士爆料,是因為一些大化肥經銷商為了能在當地有價格競爭優勢,會去找一些中小企業加工含量不夠的化肥,為了保證還有效果,讓種植戶看不出來,一般只偷5-10個含量。
但廠家呢!知道這些經銷商在當地有點關系能控制得住場,就開始黑吃黑,在生產的時候會再減少5個含量,就算經銷商最后知道了他也不會吭聲,因為他自己干的就是違法的事兒。
但那些喜歡買低價、愛貪便宜的種植戶可就吃了大虧!
(圖片來源于農業農村部官網)
2.種植戶很難再買到好化肥了
這兩年網上價格戰打得種植戶都分不清產品好賴了,買農資就只知道看誰的口號喊得響,誰的化肥農藥賣的便宜就去找誰買了,什么質量好壞也不重要了。
如果種植戶買農資都用價格來評判一款農資產品的好壞,那他以后很難再買到好產品,因為他這樣做已經為假化肥開了綠燈,讓假化肥有市場且暢通無阻,而那些真正賣好化肥的經銷商,可能因為產品價格高于假化肥價格被罵黑心,而生意慘淡。當正規產品沒有市場,無人問津的時候,這些賣好產品的經銷商或許會逐漸退出市場!
最后,我們想提醒那些還想繼續種地,把種地當成一份事業或投資的種植戶朋友,如果你想高產想把作物管理好,買農資時切勿盲目跟風,去正規農資店購買,跟真正懂技術的經銷商合作,這樣你的收入才會越來越高!好經銷商才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