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陈捷教授团队揭示生防木霉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分子机理
高毒有機磷農藥盡管已被普遍禁止使用,但中、低毒有機磷農藥在農業(yè)生產中仍被廣泛使用,目前針對中低毒農藥對環(huán)境和人畜污染存在的潛在風險缺乏關注[1。敵敵畏(2,2-dichlorovinyldimethyl phosphate),作為一種至今仍然在大量使用的中等毒性有機磷廣譜殺蟲劑,不適當使用可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尤其對水產養(yǎng)殖,如魚類、海產品等毒性較高,對蜜蜂劇毒。因此,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環(huán)境中的敵敵畏殘留具有重要應用價值。陳捷教授團隊博士生孫佳楠同學為第一作者最近在國際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Top期刊發(fā)表最新研究成果 (Sun J, Karuppiah V, Li Y, Sivakumar P, Kumaran S, Chen J. Role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T23 on the resistance and degradation of dichlorvos Chemosphere 290 (2022) 133173),即生防微生物深綠木霉T23中發(fā)現(xiàn)細胞色素P450基因家簇具有降解敵敵畏及其中間生物的功能。
孫佳楠同學在深綠木霉T23中發(fā)現(xiàn)有機磷農藥水解酶基因TaPon1-like之后,進一步在深綠木霉T23基因組中克隆到降解和耐受敵敵畏降解相關的39個細胞色素P450基因,這些基因編碼的細胞色素P450蛋白分布于21個集團下的29個家族,其中與初級代謝相關的細胞色素P450基因有4個,與次級代謝相關的細胞色素P450基因有14個,與外源性物質代謝相關的P450基因有21個。通過熒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與外源性物質代謝相關的P450基因在敵敵畏誘導0 h、2 h、6 h、24 h和48 h后,21個基因的表達變化呈7種表達模式;在100 μg/mL、300 μg/mL、500 μg/mL和1000 μg/mL敵敵畏誘導24 h后,TaCyp548、TaCyp620、TaCyp52、TaCyp528和TaCyp504家族下的8個細胞色素P450基因的相對表達量較對照組至少上調表達1倍以上。同時發(fā)現(xiàn)TaCyp548-2屬于脂肪酸代謝的ω-羥化酶,可將敵敵畏降解中間產物2,2-二氯乙醇進一步轉化為終產物2,2-二氯乙醇醋酸酯TaCyp548-2,并能正調控乙酸、丙酸、異丁酸和二丁酸等低分子有機酸的形成,證明了這些小分子有機酸可促進敵敵畏降解中間產物2,2-二氯乙醇的進一步轉化。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1.13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