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6峰会】刘春雄:内生式增长,数字化管理!
鄭州大學副教授、營銷數字化研究院院長 劉春雄
這是我第20次參加農化行業的年度峰會
20年前農資行業太落后,正好是發展的機會。
當時當下行業的集中度已經很高了,進入存量增長時代。
行業不增長,頭部在增長,就意味著行業的尾部在消失。
當一個行業集中度很高的時候,沒有戰術性營銷,而是戰略性營銷,戰略性營銷即公司提供的資源、配置等。
未來行業的機會在哪里?——內生式增長,數字化管理。
那么,接下來我從外行的角度來看農業:
1.雨帶北移,極端天氣常態化,農業風險增加;2.受3年疫情影響,農民返鄉增多,土地流轉成本上升;3.資本進入農業受到影響。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土地中等規模經濟成為常態,農業增產變得艱難。但是農民依然要增收,中等規模能實現規?;a,但是很難實現規?;洜I,農業未來的空間在于農民豐產之后,怎么賣出好價錢。
看農資行業:農資進入縮量時代:1.除特肥外,其他農資整體進入縮量時代——行業不大,增長不再;2.服務商屏蔽品牌商——農資品牌溢價難度增大。
農資廠商服務的基本前提:1.服務小農戶意義不大——關注促銷,頻繁換產品;2.超級大農戶可以一對一長期合同化服務;增產訴求越來越難,而且訴求增產難兌現。
農資廠商服務兩大基本方向:方向1—讓中等規模種植戶對接農產品增值大平臺;方向2—通過數字化對中等規模種植戶提供定向服務。
數字化管理就是我今天的演講主題!
農資服務:增產or增值。增產,多打糧,難度大;增收、增值,比別人多賣錢。
案例1:諾普信,正轉型為農產品品牌商增值;案例2:河南大型土地承包戶李杰,直接對接中型農戶,穩定,增值。
內生式增長,要么增產,要么增值。
農資服務:定向數字化服務。
數字化在農資經營中的兩大功能:1.精準“動銷”動作管理;2.定向精準農技服務。
數字化不僅僅是交易,數字化最大的作用是管理。
數字化有效動銷管理:兩大有效“動銷”動作:1、示范田(測產等);2、會銷(動銷會)
數字化動銷增量管理:通過數字化掃碼,確保每次示范田有新增農戶;通過數字化掃碼,確保每次動銷會有新增用戶。
增量農戶:突破農資零售店瓶頸。
鄧巴數字:一個人穩定的社交人數是148人。一般2-3次示范測產和會銷,就很難再邀請到新農戶了。突破的瓶頸,通過數字化裂變,KOC農戶邀請。
案例:某農資廠商要求,凡是老農戶比例超過30%的示范會和動銷會,視為不合格。
中等規模種植戶,如何數字化服務?——分布區“診斷“”,中心化“處方”。
后方:技術專家診斷、處方,并通過數字化與前方人員、農戶互動;
前方:服務人員在農田通過數字化視頻傳輸農田場景。
數字化服務,不是網上銷售。
數字化服務,精準管理動銷,專家針對農田提供在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