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農資與市場傳媒將在甘肅·武威舉辦以“掘金新菜‘藍’”為主題的“2025西北(甘肅)鹽堿地改良與冷涼蔬菜高產發展大會”。
農資與市場團隊從3月底開始陸續走進甘肅市場一線調研。在走訪過程中,洋蔥成為眾多農資人頻繁提及的焦點作物。
洋蔥究竟為何備受矚目?其背后又蘊藏著怎樣的市場機遇?
作為中國洋蔥產業的重要戰略基地,甘肅憑借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在全國洋蔥產業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
酒泉、張掖、嘉峪關等地構成了核心種植區域,年均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左右,總產量高達約160萬噸。
據中國蔬菜協會發布的洋蔥產業地圖顯示,在全國18個種植面積超2萬畝的主產區中,甘肅省獨占6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在甘肅洋蔥產業領域,“高投入、高產出、高收益”已成為顯著標簽。
“甘肅洋蔥種植用藥用肥水平比較高。”甘肅瑞美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海濤介紹,洋蔥種植從苗期開始就需要不斷用肥用藥,高水平總投資(水、肥、藥、地租、人工等)7000—8000元/畝,一般水平也需要6000元左右,其中農藥每畝1000元左右(8—10遍)、肥料每畝也需要1000元以上,產量一般6—8噸。
按照2024年洋蔥價格2400元/噸計算,收益是非常可觀的(當然,市場價格波動會對收益產生一定影響)。
“甘肅洋蔥技術成熟,種植戶舍得投入。”甘肅瑞坤源現代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瑞杰也表示,以往種植戶用底肥,現在直接滴灌,水溶肥發展迅速。另外,大基地對于作物關鍵節點的把握,病蟲害的預防把握都十分準確,而且舍得用農資。譬如優馬1毫米,每噸三四萬,他就敢用。
而洋蔥的價格也連續多年的走高,2024年洋蔥價格曲線呈現罕見的“兩頭翹”形態(除了6—8月處于常年平均價格水平外,上半年和下半年其他時間價格均明顯高于往年同期),上半年出口紅利與下半年氣候沖擊形成雙重推手,將種植收益鎖定在高位區間。
“盡管成本壓力大,但農戶積極性依然高!”姚海濤表示,洋蔥的高回報也吸引大量農資企業和服務商深耕技術升級。
氣候變化催生新戰場。
譬如,近兩年河西生態在好轉,每年雨水不斷增加,甘肅洋蔥遭遇前所未有的霜霉疫病挑戰。經銷商反映,以往甘肅天氣干旱,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大家沒有防治經驗。以至于導致發生嚴重,防治困難。
近兩年,有關洋蔥這一作物,登記擴張最多的也正是針對洋蔥霜霉病,譬如吡唑醚菌酯、烯酰·霜脲氰等都是近兩年新增登記洋蔥霜霉病。
因此,姚海濤認為,在此背景下,殺菌劑市場在甘肅洋蔥種植領域潛力巨大,有望成為農資企業新的增長點。
洋蔥老產區根腐病發生也是比較嚴重的。
姚海濤表示,根腐病的發生比較復雜,可能是真菌、細菌、線蟲等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蟲害造成的。
一般防治起來,殺菌的、殺蟲的,生物的、化學的農戶都在用。
而且土傳病害防治用藥劑量、種類、成本等差別非常大。譬如亮盾在河南一畝地100毫升,在甘肅300的、500的都有用的。
另外,噻霉酮、可殺得3000系列等產品,以及很多促根類產品在市場也都有應用。
“土傳病害的防治難度是非常大的,需要系統解決方案,甚至全生育期的解決方案。”姚海濤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改善土壤環境。譬如腐植酸、氨基酸等特肥產品調酸降堿,改善土壤環境,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微生態,關鍵節點做好了,作物扎根了,土壤對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可能就會小一些。
洋蔥種植還面臨著水資源限制的挑戰。洋蔥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甘肅水資源相對匱乏。
甘肅部分區域因水資源限制曾明令禁止洋蔥種植,不過2024年部分區域(如金昌)政策有所放寬,經銷商向筆者介紹,“但要求1畝洋蔥配套1畝小麥”,以平衡水資源分配與糧食安全。
如何突破“水瓶頸”仍然是洋蔥種植的關鍵所在?但也因此,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節水技術,以及對應水溶肥產品在甘肅有廣闊市場空間。
(文章是基于市場調研,以及公開的數據撰寫。有新的見解、觀點,歡迎與作者交流:胡晶晶,15093113647)
會議報名咨詢:
竇 博:15936253789
胡晶晶:15093113647
馮 巖:15890113071
梁 源:187425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