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区调研——他们在担忧什么?痛点是什么?最关注什么?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马铃薯会地推小组 2021/3/25 8:53:01
马铃薯种植户在担忧什么?经营过程中痛点都有什么?他们更加关注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笔者整理了农资与市场传媒“马铃薯地推调研小组”与西大华特“薯人薯事”团队部分调研内容。担忧:未来马铃薯行情进入3月,云南马铃薯开始逐渐上市,开始还能卖到每斤8毛左右,后来开始持续走低。根据卓创资讯的报道,当前云南“丽薯6号”箱装大货收购均价0.41元/斤,较上周四均价下滑0.19元/斤,跌幅31.67%;当前北方库存

馬鈴薯種植戶在擔憂什么?


經營過程中痛點都有什么?


他們更加關注什么?


針對這幾個問題,筆者整理了農資與市場傳媒“馬鈴薯地推調研小組”與西大華特“薯人薯事”團隊部分調研內容。

圖片

擔憂:未來馬鈴薯行情

進入3月,云南馬鈴薯開始逐漸上市,開始還能賣到每斤8毛左右,后來開始持續走低。

根據卓創資訊的報道,當前云南“麗薯6號”箱裝大貨收購均價0.41元/斤,較上周四均價下滑0.19元/斤,跌幅31.67%;當前北方庫存薯華北地區“希森6號”150克以上均價0.51元/斤,環比上周四下滑0.13元/斤,跌幅20.31%。

禾佳薯業王海東表示,關鍵是沒有人收,一些窖藏馬鈴薯的已經開始以淀粉薯拋售,這部分肯定是要賠錢的。

都讓我們不由地為2021年馬鈴薯行情擔憂。

很多行業內的人士也不是十分看好。赤峰種植大戶司國興老板表示,雖然比去年種植的面積少了2000畝,但3000畝的種植面積還是有點多了,應該更少才好。

至于2021年種植面積,張家口鑫杰盛張鐵淼表示,“根據合作客戶反應,種植面積增加的多,減少的少,一些輪作的沒有地的少種一些。從心底里大家還是都想多種一點,以前也都賠過錢,這兩年都掙錢了,都想好好發揮

王海東表示,由于玉米價格持續走高,而且還有部分政府補貼,現在是烏蒙、榆林、通遼等一些區域面積馬鈴薯種植面積有所減少,轉向種植玉米;此外,還有一作區部分區域受休耕,退耕還草等政策影響,不能再種植馬鈴薯;而且他們合作客戶也有推掉部分種薯的情況,但是就我國整體上來說,面積應該還是有所增加,因為南方、中部區域馬鈴薯種植面積在增加。

圖片

痛點:成本不斷增加

近幾年,馬鈴薯商品薯以及種薯生產的成本都在不斷上升

其中,人工成本的上升幾乎是整個農業都面臨的問題。據了解,在沽源窖藏使用人工,農村少的80元/天,現在一般100-120元/天,縣城周邊要150元/天;而馬鈴薯收獲時,工人不好找而且尤其得貴,男工貴的時候能達到500元/天,女工350元/天。

而在和大豐格瑞得團隊交流的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強調人工成本上升,而且人工匱乏。比如,組培階段,微型薯繁育等等各個階段也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以組培階段為例,他們需要是非常專業的工人,不是一來就可以上手,必須經過一定的培訓,比如高溫滅菌器滅菌多長時間,酒精該怎么擦,換氣怎么換,設備要求特別高。痛點一是專業性強,二就是培養好了,工人又十分不穩定,因為每年過年各大種薯公司都在招組培工人。

此外,各種生產成本也在不斷。比如,種薯價格,原來種薯1000多每噸,現在種薯每噸3000元,甚至4000元每噸。再譬如,農資成本也在不斷上升。

康保縣種植戶李強每年每畝投入3500元左右,農藥200元,經銷商每年地理觀察之后給出方案,每年基本7-8次藥;肥料500斤,基肥+中耕+5-6次追肥;地租每畝每年300元;最主要的是人工費用,收獲的時候比較費人工。

圖片

關注點:新品種、土壤健康、品質、商品薯銷售

關注點1:新品種

近幾年,品種變化越來越快,北方一作區商品薯主要品種V7(有人說,占70%以上),主要是薯型好,銷路好;其次是希森6號,還有一些雪川紅,226等。加工薯品種變化以麥肯1號、大西洋等為主,種植加工薯主要是做訂單農業,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張家口鑫杰盛張鐵淼表示,他更加關注新品種,到底哪個新品種能夠火起來,哪一個品種更能讓市場接受。這兩年,品種更新速度非常快,在新品種新技術方面走在了前面,張鐵淼嘗到了甜頭,也更加關注新品種。

V7為例,這個品種管理相對于老品種復雜一些。雖然是中熟品種,但薯塊快速膨脹期較晚,關鍵期在8月底和9月初,所以V7這個品種不要提前撤肥。因此劉光雷建議在葉面肥上多下點功夫,用氨基酸類葉面肥,適量的緩釋氮肥的效果也不錯。此外,V7對于多種中微量元素敏感,因此在種植管理過程中種植戶要注意補充。

此外,張鐵淼反映,這兩年馬鈴薯種植密度不斷加大,株距已經由原來的22-23厘米減少到20厘米以內,原來荷蘭十五種薯350斤/畝,現在種植V7每畝至少400斤,有的增加到了440斤,有的甚至增加到了480斤,也是種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關注點2:種薯質量

沒有各種病毒和病害的干擾,脫毒種薯可以充分表現原品種特性,增產十分顯著,一般增產30%-50%,甚至翻番;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商品薯率,極大地避免了種植感病種薯易引起的腐爛、尖頭、龜裂、畸形、瘡疤等現象,顯著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種薯質量是所有種植戶關注的重點。禾佳薯業王海東表示,他們以加工薯種薯為主,客戶都是長年合作的,他們基本上隨時回訪種薯生長情況。

大豐格瑞得、久恩農業、雪川等種薯公司的種薯幾乎都在年前就被搶購一空,種植戶和經銷商表示,這些大種薯公司的種薯預訂慢了就會搶不到。

但是,目前大企業種薯供不應求,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也就促生了種薯市場的亂,而且很多小種薯企業的種薯質量沒有保證。

關注點3土壤健康

粉痂病、瘡痂病等土傳病害在馬鈴薯種植區域發生嚴重(不同區域,主要病害不同。比如,在張北、沽源等地粉痂病為主,東北以瘡痂病為主)。

這兩種病害造成馬鈴薯表觀不好,直接影響商品薯商品性,可以讓商品薯價格冰火兩重天

目前針對這種病的預防,通過特定農藥和水肥管理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病后治療上手段很少,甚至已然成為世界性難題

也因此,馬鈴薯從業者對于土壤環境健康的關注度前所未有。

沽源種植戶劉建平表示,十分重視土壤健康,基地是自己租的,一次至少十年,是要長期種植的,養好土壤是很重要的。

魚蛋白、海藻酸、礦源黃腐酸鉀、復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劑等特種肥料也都逐漸進入薯圈,這些肥料對于土壤環境的改善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很多經營者表示,這些產品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種植戶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有些產品用了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會降低種植戶使用新產品的欲望。

土傳病害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加強輪作,但是老產區很多種植戶的土地輪作已經倒騰不過來了。康保縣種植戶李強和種蔬菜的鄰居朋友合作,堅持每年相互換地種植。

關注點4:品質

不管行情多么的不好,都還有人掙錢。

為什么?幾乎所有從業者都會說是,“種的好呀!現在都是以質論價。”

品質好的馬鈴薯出貨快、價格好,這幾年馬鈴薯品質的優勢更加的突出。

對于種植戶來說,如何種好是關鍵。

經銷商為種植戶提供過硬的技術服務+效果顯著的產品,種植戶做好從種薯質量、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各個管理環節,都是為了在達到一定產量的同時,盡量提升馬鈴薯的品質。

關注點5:商品薯銷售

當問到,最關注什么時?圍場彩俠農資趙學偉毫不猶豫地說,“商品薯銷售。”

如果誰能解決商品薯銷售的問題,那他肯定能成為薯圈的明星。

而當采訪種植戶,如何看待商品薯銷售呢?“秋天收獲時,就幾乎在地頭銷售完。劉建平表示,自己是專業的種植戶,不懂市場行情,也從不賭行情,只要是價格能夠掙錢,一般就會及時的出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