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哪些作物能帮农资人赚钱?
據云南統計局數據,2024年,云南省農業產值4023.68億元,同比增長5.1%。不僅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高原特色農業種植結構也已形成。
糧作穩定增產,
馬鈴薯玉米值得關注
糧食仍然是云南種植業發展的基礎,云南糧食作物的關鍵詞是“穩定增產”。據云南省人民政府數據,2024年,云南全省糧食總產量1993.5萬噸,比上年增加19.5萬噸,增長1%,創下歷史新高。
2024年云南主要糧食作物品類產量(單位:萬噸)及同比變化(單位:%)
(數據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糧食作物的種植主要集中在曲靖市、紅河州、昭通市、文山州、大理州、保山市六個州市,其余如楚雄州、臨滄市、普洱市也有分布。
2023年云南主要糧食作物種植地區種植面積(單位:萬畝)及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各州市人民政府、國家統計局調查隊)
根據調研與數據,玉米和馬鈴薯是云南大田中較有發展潛力的兩種作物。
在調研中,有從業者提出,云南玉米種植面積約有1600萬畝。同時,在數據報告中提到的四種糧食作物中,玉米也是產量最大、增速最快,唯一一個近五年來產量保持持續增長的作物。
此外,隨著近年來馬鈴薯主糧化的號召,云南的馬鈴薯種植也逐漸向好發展,主要分布在昭通市、德宏州、臨滄市和普洱市,從前些年的零散種植,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的種植帶。其中,昭通市被譽為“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全市65%的人口從事馬鈴薯種植行業,2024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37萬畝、產量達350萬噸。
特色更“特”才是經作出路
云南是經濟作物大省,經過多年發展,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已經形成了更加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轉型陣痛。
云菜:市場擠壓,供大于求
2023年,云南蔬菜種植面積突破2000萬畝,2024年,產量突破3000萬噸。雖然近五年來面積、產量持續增加,但增速明顯放緩。
2019—2023年云南蔬菜種植面積(單位:萬畝)及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統計局等)
從生產規模來看,據云南省統計局發布的歷年《云南統計年鑒》:紅河州、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的蔬菜產量常年穩居全省前5位,云南50%以上的蔬菜產自這五個州市。
2023年云南蔬菜主產區蔬菜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云南統計年鑒、各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雖然種植面積和產量仍在增長,但在走訪中,不少農資人認為,云南蔬菜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云南泓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耀杰表示,近年來西北產區的崛起,還有山東、河南等傳統蔬菜輸出省的發展,都對云南蔬菜產業形成了擠壓。云南云農添福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子貴也提出,云南蔬菜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不景氣,市場反饋不理想。
這些因素反映到農資使用上,一方面會導致種植戶的投入積極性下降,不利于農資產品的銷售,這也是不少當地從業者面臨的共同問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農資人從中找到了機會點,譬如向下游延伸,幫助種植戶做銷售;再譬如幫助種植戶做“短平快”種植,全年多次上市,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云果:做精品才有未來
2021年,云南水果產量突破1000萬噸,隨后便一直保持著穩健增長,紅河州、玉溪市、大理州這三個州市水果產量穩居省內前三。其中,紅河州的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2024年達到383.9萬噸,州內的金平縣、建水縣、河口縣、蒙自市均為水果種植大縣。
2019—2024年云南水果產量(單位:萬噸)及增速(單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事實上,雖然產量可觀,但“云果”未來發展的出路,并不在產量的盲目提升,也不在熱門水果的跟風種植,而是要以豐富的品種和優良的品質贏得市場的青睞。
譬如以藍莓、樹莓、草莓為代表的小漿果,以砂糖橘為代表的柑橘,以牛油果、芒果為代表的熱帶水果,已經成為種植戶與農資人的破局焦點。
近兩年又以藍莓尤為熱門。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2024年全省藍莓種植面積24.9萬畝,產量17.1萬噸,初步估算行業產值約170億元。因此,不少人將藍莓稱為云南經作未來的希望。此外,前段時間云南牛油果也在社交網絡上爆火,孟連縣的牛油果種植面積超12萬畝,已經形成了品牌優勢。
新作物的種植,自然會出現新痛點,譬如云南蝸牛生物總經理郭兆勇提出,藍莓種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保果難、促早難、產量低,特肥的應用很有必要。
再如新興作物牛油果,高溫高濕情況下根腐病、炭疽病、瘡痂病高發,帶病苗木還可能造成病毒病。
云花:政策扶植下的垂直賽道
云南花卉是“最接近天花板”的作物。
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初步統計,2024年云南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195萬畝左右,包含鮮切花、盆栽植物和食用與藥用花卉。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達206億枝,均位居全球第一。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花卉市場,交易規模在國內以及亞洲均居第一位。
昆明斗南花拍中心
在花卉中,鮮切花的農資投入品使用最多。據云南安喜農業總經理尤斌介紹,云南鮮切花種植的農資畝投入能達到1—2萬元;還有從業者認為,做精細化的全程管理,畝投入能達到4萬元,營養和植保的投入占比達到7:3。如果按35萬畝的種植面積來算,這就是一個百億規模的農資市場。
在管理上,尤斌認為玫瑰花是所有作物中最為精細的種類,對技術服務的要求很高。尤其是云南雨季和秋冬季節的冷凝水,都會導致灰霉病高發,還有許多高發的抗性小蟲,都是農資人要重點關注服務的。
云南鮮切花的種植群體也在逐漸分化。
一方面,大型種植公司、專業種植團隊的投入越來越大,譬如尤斌介紹,要建設一個搭載智能化控溫控濕系統的高端溫室大棚,前期投入能達到30萬元以上,這部分種植者也更加重視花卉的品質,在選擇農資產品時會更加謹慎。
另一方,中小散戶的需求也很明確,就是增產,很多土栽玫瑰的種植戶一年要采摘4次以上才有的賺。因此,他們更加追求產量,對營養的需求量更大。
云南花卉發展多年,為什么這兩年顯得尤為火熱?據從業者介紹,主要得益于國家扶持和收益穩定兩方面。
2020—2023年,云南溫室花卉迎來了一波快速發展,國家的政策傾斜支持,吸引了許多資金和企業進入,建設了不少溫室花卉種植園區,小戶散戶也可以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用上高端設備,智能化種植。收益方面,重點服務花卉、聚焦玫瑰的玉溪安玉誠總經理譚中安介紹,全年整體看來,無論是規模化大棚還是土栽的散戶,還是能掙錢的,因此投入積極性也比較高。
特色作物潛能逐漸釋放
除了蔬菜、水果、花卉三大類,云南還有不少特色作物,如咖啡、茶葉、堅果、中藥材和煙草,都釋放了不小的農資需求。
劉千里:15136174181(同微信)
陳福妮:18738184152(同微信)
張 博:17525916029(同微信)
梁 源:1874251626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