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正在快速发展的增量大市场!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增量大市場!
據估計,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按出廠價計算在20億至30億美元之間。其中,略高于一半(57%)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用于谷類作物,另有20%用于油料作物和豆類,其余用于果蔬及草皮和觀賞植物。
據了解,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內約有370余家企業,約80多億元人民幣銷售額,以原藥銷售為主。行業人士預估,未來植調劑制劑市場將高達30億-50億,在農藥的整體占比重將大大提升,或將達到10%以上。
據相關研究機構預計,2017至2023年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銷售規模有望實現年均7%的增幅,未來增長的重點就是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而近年來,隨著苯肽胺酸、調環酸鈣、冠菌素、尿囊素、谷維菌素、糠氨基嘌呤、二氫卟吩鐵等一大批新品種的涌現,調節劑也成為近年來市場布局的熱點。
當下,農資經銷商和農民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逐步認識到植調劑的巨大作用,那么什么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呢?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行業現狀、特征和發展方向是怎樣的?這個品類又存在哪些誤區,有哪些優秀的代表性企業值得關注?請收藏轉發此文。
植物生長調節劑,四兩撥千斤!
植物生長調節劑,其定義為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在較低濃度下對植物生長發育表現出促進或抑制作用的一類有機物質。植物激素是天然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根據功能可分為植物生長促進劑(生長素類、赤霉素類、細胞分裂素類等)、植物生長抑制劑(脫落酸等)、植物生長延緩劑(矮壯素、多效唑、吡啶醇等)。
目前已發現具有調控植物生長和發育功能的植物激素按其生理效應分類有生長素類、赤霉素類、乙烯類、細胞分裂素類、脫落酸類等五大類,而具有五大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綜合功能的蕓苔素內酯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植物生理學會”命名為世界第六大類植物激素。近來發現的植物激素還有油菜素甾醇、多胺、水楊酸類和茉莉酸等。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品類,對產品在作物上的應用技術要求非常高。
正因為如此,想把植調劑這個品類做好,就只能專注做植調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最大特點在于具有濃度效應,不同的作物、不同器官對同一藥劑敏感性不同,使用時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操作,其次具有時間效應、在不同的時間節點用,所起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同。
對于植調劑品類來說,新開發化合物是非常難的,強化植調劑產品的混配、復配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植調劑領域真正具備優勢的并不是證件、也不是含量,而是產品在作物上的應用技術。而且就植調劑來說,一個產品再好,也不是萬金油產品,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各種田間經驗證明,植調劑是把雙刃劍,對應用技術要求很高,一旦亂用,后果不堪設想。
國內植調劑的市場特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當前我國國內植調劑行業存在五大特點:
第一、國內植調劑多以原藥生產和原藥出口企業為主,制劑生產及銷售企業較少,行業尚未達到充分競爭的狀態;
第二、行業政策壁壘對潛在進入者有較強的阻隔作用;
第三、產品的應用特性對推廣的技術、服務要求較高,因此推廣成本也較高;
第四、行業尚處于導入期、產品應用范圍廣,容易形成差異化,同質化競爭較小;
第五、產品替換成本高,因此用戶粘性較強。
這就是國內植調劑行業的現狀,那么,植調劑行業未來該如何良性發展?
第一:從源頭創制調節劑新產品;
第二:研發能夠解決生產問題的重大新產品;
第三:研發提高工效、服務規模化種植的新制劑;
第四:依托種植大戶引領作物化控集成技術;
第五:加強產品應用技術和作物技術服務;
第六:強化植調劑混配、復配產品的研發與技術應用。
為植調劑正名,別再抹黑植調劑了
這里先說一下跟植調劑相關的四個事件。
一、2011年江蘇鎮江西瓜炸裂事件。(對植調劑不太理解的群體,認為是使用了植物激素或膨大素,這個實際上是由于施肥的不合理或過度施肥,或者雨水過多造成的炸裂或裂果現象,并非植調劑的問題)
二、2011年海南乙烯利催熟香蕉事件。(香蕉須經過乙烯催熟才能食用,乙烯是內源調節劑,是植物體內本身就有的,乙烯是低毒性等級,毒性比食用鹽還低,植物使用乙烯利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
三、空心草莓事件。(之前有報道稱使用氯吡脲造成草莓空心,對人體有害。事實上,氯吡脲毒性比我們食用鹽的毒性還要低,使用氯吡脲也不會造成草莓空心,影響草莓空心的因素有很多:品種、水分和肥料的供應、過度成熟和使用膨大劑。氯吡脲使用不當,會造成畸形果,所以大家對空心草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四、避孕葡萄事件。(大家常說的避孕葡萄,其實是葡萄的無核化處理,其實就是用了植物的內源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霉酸,用了赤霉酸以后,就基本沒核了,植物體內本身就有赤霉酸,葡萄的無核化處理對人體的健康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除了這幾個被人們誤解的案例,植調劑還存在六大行業誤區。
誤區一: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素;(植調劑既不等同于植物激素,更與動物激素無關)
誤區二: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大;(談毒性離不開劑量和殘留,實際上常用的植調劑均為微毒或低毒,大部分毒性比食鹽還低。)
誤區三: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物品質差;(恰恰相反正確使用植調劑,不但不會影響品質,還會增加作物品質。)
誤區四:所有植物生長調節劑=高效;(效果與原藥純度、活性、靶標作物、施藥方式、天氣等多因素有關)
誤區五:植物生長調節劑=肥料;(植調劑本身不具備任何肥料功能,只有調節功能)
誤區六: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能和其他農藥混用。(植調劑具有很強的混配性,且安全性高,增效作用明顯,還有助于解除藥害、恢復長勢等功能。)
植調劑在農業生產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正確認識植調劑,多科普植調劑,別再抹黑植調劑了。
植調劑領域,應該關注那些代表性企業?
四川國光:國光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及制劑登記產品最多的企業,植調劑龍頭企業,通過收購鶴壁全豐進一步充實公司的產品矩陣,并擴充銷售渠道,實現對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的進一步整合。收購鶴壁全豐后,公司將有“國光”、“雙豐”、“浩之大”、“全豐”四個農業作物品牌和“國光園林”一個非農作物品牌,擁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件111個(其中30個調節劑原藥證件)占全國調節劑登記的9%,目前主要銷售植調劑品類:甲哌鎓、萘乙酸、多效唑等。而且國光最值得行業學習的是產品在作物上的應用技術,研究的比較透。
四川蘭月:蘭月前身為四川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植物生長調節劑研究中心,在葡萄和柑橘應用技術上做得非常不錯,主要銷售的植調劑品類:多效唑、萘乙酸、蕓苔素內酯、氯吡脲、赤霉酸、烯效唑、芐氨基嘌呤。
成都新朝陽: 2021年9月23日,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獲批98%冠菌素原藥、0.006%冠菌素可溶液劑農藥登記證, COR-冠菌素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全球第一個實現產業化的茉莉酸類信號分子調控劑,冠菌素信號分子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眾多生理過程的調控,在促進轉色增糖,低溫種子萌發,作物抗逆抗病抗蟲增產有寬廣的應用前景。主要優勢植調劑品類:冠菌素和蕓苔素內酯。
全豐生物:全豐生物20多年來,一直專注植調劑領域,是植調劑的代表品牌企業,原藥和制劑的登記證合計80余件,排全國第三位,植調劑原藥優勢明顯,優勢品類:調環酸鈣、多效唑、乙烯利、矮壯素(國內最大生產和出口,有定價權)。目前正在打造施必達-調環酸鈣大單品,在調環酸鈣作物應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這也是四川國光收購全豐生物的原因所在。
鄭氏化工:鄭氏化工是老牌植調劑品牌企業,原藥優勢明顯。優勢品類:復硝酚鈉、胺鮮酯、蕓苔素內酯。正在布局調環酸鈣;當前正在發力的方向:提升植調劑產品性價比,開發作物精準靶標功能性產品,如著色、生根、抗寒抗逆類產品。
江西威敵:聚焦28-高蕓苔素內酯1個系列,從多而全到少而精、小而美轉型的行業典范。國內作物精準調控的倡領者,通過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構筑競爭壁壘。28-高蕓苔素內酯作為江西威敵國內獨家產品,是以植物源原料進行合成,直到2014年才實現工業化生產,原藥純度達到98%以上,在原藥和制劑的技術上均做到行業領先。目前,威敵擁有28-高蕓苔、益泉、果好邁三大28-高蕓苔產品。
南京百特生物:南京百特是原創專利化合物二氫卟吩鐵專利發明持有者,二氫卟吩鐵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修飾的天然植物免疫誘抗劑,是世界上率先從葉綠素機理方向開發的新產品;在多種作物上施用后具有明顯的抗逆、增產、提質等作用。市場上,農資經銷商也非常關注這個新的植調劑品類。而且南京百特公司開發了的二氫卟吩鐵+S-誘抗素、二氫卟吩鐵+赤霉酸A4A7、二氫卟吩鐵+28-高蕓苔素、二氫卟吩鐵+氯吡脲、二氫卟吩鐵+氯化膽堿等系列產品也正在登記下證中。
此外,像江蘇龍燈、四川潤爾、江蘇中旗、浙江世佳、佛山盈輝、愛利思達、江西新瑞豐、云大高科、江蘇鹽城利民、陜西上格之路、陜西美邦、江蘇劍牌、河南中威、河南遠見等企業也都非常值得關注。當然,市場上優秀的植調劑企業,遠不止這幾家,還有哪些優秀的植調劑企業,它們的差異化優勢在哪里,歡迎在文末留言區補充。
(植調劑市場交流:劉千里:15136174181,本文僅供參考和交流,如有不當之處,請朋友們在留言區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