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大会】 李春雨:阳光玫瑰调节剂及水肥应用技术优化
河北省葡萄與葡萄酒學會副秘書長 李春雨
陽光玫瑰調節劑及水肥應用技術
陽光玫瑰調節劑應用,一是滿足商品果生產需要,二是降低管理難度及人力需求;
在具體應用方面,調節劑主要功效,集中在“壯、拉、保、促、膨、控”,即壯大花蕾、促進花序分離、促進花芽分化、保果及膨大、控制新梢旺長;
在水肥應用方面,為進一步提升果實發育質量及品質,有必要在生產上進行三大改進:
陽光玫瑰幼果發育期,在有效控梢前提下,加大水分及速效氮肥供應,完全可保證幼果膨大質量。但采用高氮膨果法的園區,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硝態氮殘留,保證后期上糖質量;
種子發育期是果實養分積累最集中期,直接決定果實是否空心,必須強化水肥供應;
在陽光玫瑰果實二次發育初期,應首先強化氮肥供應,以提振樹勢。快速提糖階段,每次用肥,都添加功能氨基酸及鈣,在加速糖分積累同時,可明顯提升果實硬度和風味。
壯大花序:
使用調節劑壯大花序,避免花序退化,主要集中在三葉一心期;
花序退化核心原因:溫度太高(低)、濕度太低、樹勢太差、根系太弱;
三葉一心期使用噻苯隆壯大花序,是避免“跑花”最簡單措施,但是一定強調樹勢。任何促進型的調節劑發揮效果都是以養分供應充足為前提:1.5PPM噻苯隆,10毫升噻苯隆兌水15-16斤;
三葉一心期使用噻苯隆處理,同時具備壯大花序、控旺、增粗新梢的功能;
使用細胞分裂素必須搭配蕓薹素及氨基酸共同使用;
樹勢弱的園區謹慎使用噻苯隆,需及時使用小肽氨基酸強化樹勢,換用2%芐氨基嘌呤800-1000倍壯大花序;
使用后花序異常強大以至壓制新梢生長及時減低負載(雙花剪成單花、大花疏成小花)。
新梢生長期控梢:
新梢生長期控梢,是促進花蕾發育、促進花序分離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五葉一心期前,新梢長度20公分以內,使用甲哌嗡全樹噴霧,對未來花序分離沒有不良影響,具體用量98%甲哌嗡1500倍;
控梢最佳時期,是花序上一節(第四節)節間長度接近香煙長(8公分左右)。此時花序已經開始分離,如枝條具備徒長跡象,使用98%甲哌嗡1200倍,只噴梢頭;
調環酸鈣用于控旺,全樹噴霧下對花序分離影響有限,有效劑量0.2-0.3克/升水;
干旱地帶陽光玫瑰,除非花序極弱,輕易不要在花序分離期摘心;
促進花序分離:
陽光玫瑰花序分離自七葉一心期開始,花序分離期也是花蕾發育高峰期,務必在促進花序分離同時,注重提升花蕾質量;
花上留兩到三葉摘心,是最簡單的促進花序分離的手段,但會嚴重降低幼果發育期養分供應;
促進花序分離,在六葉一心期以后,提升園內濕度、控旺后強化氮肥供應、使用海藻類肥料,均可促進花序分離;
花序分離初期也是促根的最佳時期,除營造有利于根系生長環境外,可使用2%吲哚乙酸·誘抗素(畝用50克);
“碧氨海”方案是最簡單的促進花序分離的手段,碧益5000倍+氨基酸+海藻精,在花序分離初期使用一次,臨近開花再用一次;
在七葉一心期,即第一次使用“碧氨海”方案時,添加噻苯隆,可極大提升花蕾質量,具體劑量10毫升0.1%噻苯隆兌水17-18斤;
提前疏花會影響花序分離,疏花最早在花序基本分離后進行,最好在零星見花時開始。
花前保果:
花前保果核心目的一則提升坐果能力,延遲花后落粒;二則增大果粒;
花前保果最好在花前一周內進行,宜早不宜晚,在見信始花時開始蘸藥或者噴花序;
花前處理的核心,是1-1.5PPM噻苯隆,10毫升0.1%噻苯隆兌水15-20斤。園內溫度高則使用低濃度,溫度低需加大濃度;
使用噻苯隆類細胞分裂素,一定搭配氨基酸、蕓薹素。如此期花序分離較差,添加碧益5000倍。強調,盲目加大碧益用量,會導致花序上部支梗過度分離;
零星見花后,必須盡快落實如下工作:完成疏花并進行藥劑處理、結果枝摘心并使用甲哌嗡控旺(98%含量1200倍)、花前有機肥前置(畝用有機肥1噸+復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
新梢生長期水肥管理:
新梢生長期也是春季根系生長高峰期,根系自萌芽后開始生長,自花序分離期進入生長高峰,花期前后是根系活性最旺盛期,然后隨地溫提升,根系活性開始下降;
春季根系生長質量對葉片面積、花序發育質量、來年花量影響巨大。影響根系生長的環境因素,主要是地溫、土壤透氣性、土壤濕度;
在新梢生長期,一則通過覆蓋地膜等措施有效提升地溫,尤其是5BB、3309M、SO4砧木的園區;二則穩定土壤濕度六成左右;三則保證土壤透氣性;
新梢生長期切忌頻繁水肥,近幾年經驗,大量元素肥料施用過早,功能性肥料多次施用導致土壤濕度持續偏高,會顯著抑制新根生長;
萌芽后施用氨基酸類肥料以提升樹勢;花序分離期根據具體長勢選用平衡型或高氮型肥料搭配海藻類肥料以滿足生長養分需要,還可促進根系生長及花序分離;臨近開花施用平衡型肥料搭配鈣鎂肥。
幼果發育期管理之保果膨大處理:
日本始終強調保果最佳時間是滿花72小時以后。根據葡萄果實細胞分裂規律,滿花后5-6天進行保果處理效果最佳;
在田間生產中,最早可在滿花后進行保果。如采用花前處理,最好在滿花后,果面完全干凈后進行保果;
陽光玫瑰僵果多,和保果早有直接關系。如果采用花前處理,花后一般不會落粒,最好待果粒轉綠后再進行保果;
目前市場對陽光玫瑰商品果的品質要求,更多集中在大果、圓粒、細梗、硬肉、果面閃亮等方面。為更好滿足市場要求,自2018年起,在劉俊會長帶領下,連續五年針對各種設施栽培的陽光玫瑰進行花果處理實驗,現就最為穩定、最迎合果商要求的方案加以匯報:
整體原則,保果以噻苯隆為主,突出圓粒、大果及細梗;膨大以氯吡脲為主,避免空心過重及果粒偏軟;根據樹勢調整處理劑濃度,避免僵果風險;添加最優質氨基酸及海藻,降低調節劑副作用;
根據上市時間和實際產量,選擇性添加3.6%GA4+7·6-BA,對后期糖分積累速度加以影響。
保果、膨大藥劑配比:
保果:花后果面干凈
15PPM赤霉酸+2-3PPM噻苯隆
預膨大:保果后果粒、穗軸完全轉綠
2PPM噻苯隆
膨大:保果后12-15天,果粒直徑0.8公分
25PPM赤霉酸+4-5PPM氯吡脲
保果最好控制在三批以內(20%+50%+30%),依次加大處理濃度(5%),如果還有零星未開花,直接“爆炸果處理”;
蘸藥時一定注重園內溫度及濕度,蘸藥前先吊噴增加空氣濕度,蘸藥后大水大肥,蘸藥后四小時溫度25℃左右最佳;
每次藥劑處理,最好添加氨基酸、海藻精,蕓薹素或碧益要求淺色、透明;
保果及膨大處理額外添加2000倍3.6%GA4+7·6-BA;
樹勢弱的園區不建議進行二次膨大。
調節劑應用微調:
花后如穗軸分離較差,可在保果處理,或預膨大處理中添加2000倍3.6%GA4+7·6-BA;
保果后12-15天,臨近膨大,果粒直徑應在1公分左右。膨大處理后五天左右,果粒直徑應超過1.5公分。如果果粒明顯偏小,一是盡快分析膨果差的原因并針對性解決,二是膨大處理后五天進行二次膨大;
為降低僵果或后期上糖風險,二次膨大避免使用噻苯隆成分,8公斤水添加1克20%赤霉酸+20-30毫升0.1%氯吡脲(根據果梗)+4毫升3.6%GA4+7·6-BA;
二次膨大后五至七天,可使用3.6%GA4+7·6-BA2000倍,搭配氨基酸、海藻類肥料,再次噴穗處理。
幼果發育期管理之水肥要求:
幼果發育期土壤濕度維持7成左右,過低影響果實發育,過高降低土壤透氣性影響根系吸收;
空氣濕度偏低,是對果實膨大最為不利的環境因素,果園吊噴裝置在幼果發育期至關重要,尤其是傍晚進行,提升夜間空氣濕度;
在保果前一天,如已經進行摘心及控旺,每畝滴灌碳銨10公斤,一則提升園內濕度,二則提前供氮;
根據土壤實際濕度,安排追肥頻率。北方大部分園區,基本五天左右一次水肥,幼果發育期追肥6-7次;
追求果實品質的園區,每次蘸藥后用高氮型水溶肥,每畝單次用量4-5公斤。其余三次使用平衡型水溶肥,每畝單次用量4-5公斤。此期至少安排2-3次鈣鎂肥及氨基酸水溶肥;
追求大果粒的園區,幼果發育期,每次蘸藥后使用平衡型水溶肥4公斤+10-15公斤速效氮肥+氨基酸功能肥;其余時期使用平衡水溶肥4-5公斤+鈣肥2-3升。
高氮膨果法核心技術:
為提升果實膨大質量,最簡易措施就是在有效控梢前提下,加大幼果發育期速效氮肥供應;
幼果發育期時間短暫,采取措施加速氮肥肥效以促進膨果,降低樹體硝態氮殘留以便于后期上糖,是高氮膨果法的核心要求;
在具體操作上,蘸藥后每次使用速效氮肥,最好搭配氨基酸類功能肥,其中丙氨酸等成分,可提高葉片光合,加速氮肥轉化,提升見效速度。針對幼果發育,可使果粒迅速轉綠、降低僵果風險、增加膨果速度;
為避免硝態氮殘留,一則加大氨基酸用量,促進氮肥光合轉化;二則幼果發育期及種子發育期后半期葉面噴施嘌呤類細胞分裂素提高葉片功能;三則在種子發育初期及軟果后滴灌吡唑醚菌酯(畝用300-400克)促進硝態氮轉化。
幼果發育期管理之控梢、疏果:
在保果后果粒完全轉綠后,盡快進行疏果,至少完成打單層。疏果完成的早晚,對果實膨大影響巨大,最好在保果后一周完成;
幼果發育期控梢,不僅是協調梢果矛盾,對于采用高氮膨果刺激法的園區,控梢質量還直接影響后期氣灼。如人工跟不上,可使用調節劑,50%矮壯素500倍,搭配2%6-芐氨基嘌呤800倍+氨基酸,只噴梢頭,避免藥液觸及果穗。如使用調環酸鈣可降低要求;
臨近開花成葉摘心后,在膨果處理前,再次成葉摘心,在果穗之上(枝條第三節及第四節)必須需一到兩個副梢,對降低日灼效果明顯。副梢可采用0+0+4+4+1+1+1+1+1原則。
果實二次發育期管理要點:
果實二次發育期分兩個階段:果實二次膨大階段、果實提糖成熟階段;
果實膨大期,果實體積最大可增加40%左右,但要求良好的吸收根系、良好的葉功能、較高的濕度,此期避免提前使用磷鉀肥,追施1-2次氨態氮肥+平衡肥,是避免軟果、提升二次膨大質量的關鍵;
果實成熟期,逐漸降低濕度和氮素供應,但單純補充磷鉀肥只會加速果粒軟化,不利于糖度提升;
果實快速提糖期,用肥以低氮中磷高鉀為主,每次均需添加鈣肥,使用螯合鈣增加果實脆度效果最為明顯。強化葉面肥維持葉功能(以氨基酸為主);
延遲采收的園區,只要果尚未采摘,糖度達標后,繼續使用平衡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