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果蔬发展大会】 邹凌博士:科技赋能助力农资服务转型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3/9/26 16:11:0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赫尔辛基大学博士邹凌 中国农资服务的现状服务主要还是以买卖关系存在,农资公司主要聚焦于产品的营销方法和渠道。针对不同产品的使用建议主要还是以经验为主。以化肥使用量为例:墨尔本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资产品品消费国,在仅占世界9%的耕地上使用了全球30%以上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分析2000—2019年中国各省化肥使用量变化情况发

圖片 1.jpg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赫爾辛基大學博士鄒凌 

中國農資服務的現狀

  1. 服務主要還是以買賣關系存在,農資公司主要聚焦于產品的營銷方法和渠道。

  2. 針對不同產品的使用建議主要還是以經驗為主。

  3. 以化肥使用量為例:墨爾本大學和浙江大學聯合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資產品品消費國,在僅占世界9%的耕地上使用了全球30%以上的化肥和農藥。

通過分析2000—2019年中國各省化肥使用量變化情況發現,19年來化肥使用下降的僅有上海、青海、江蘇、山東、貴州5個省份,下降幅度分別為22.59%、13.86%、8.94%、4.76%和0.02 % 。

農資服務轉型的驅動力—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性”其最常見的定義出自布倫特蘭委員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農業生產的成本上升, 加重了農戶的負擔。環境污染、污染土壤、污染水環境、污染食品、大量消耗了不可再生資源。

圖片 2.jpg 

食品安全問題突出,例如:鎘大米,研究證明,水稻會將鎘誤當作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到植物體內,最終富集于大米內,進入食物鏈。

農資服務向科技密集型轉型的驅動力

生物技術產業加快新品種的推出,大規模的種苗快繁。工業化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物質基礎(農業的設施化、機械化)。信息化為現代農技知識的傳播提供了極為快速的平臺。農資服務轉型的驅動力—各種差異所帶來的個性化服務。土壤種類的空間差異體現在在云南土壤主要有兩種:Oxysols、Ultisols。

云南土壤質地的空間差異

圖片 3.jpg

無土基質種類的差異

圖片 4.jpg 

圖片 5.jpg 

圖片 6.jpg 

土壤pH范圍5.5—7.5 適合大多數植物。

土壤EC值對施肥的影響

EC值代表導電率,間接反應土壤中的鹽分含量,化肥的本質就是不同的鹽。不同的植物對土壤中不同的EC值耐受程度存在差異。

圖片 7.jpg

不同作物種類對營養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例:滿天星對鈣元素的需求非常大,土壤中必須含有3.5 mmol/L以上的鈣,反之,過量的鈣會阻塞藍莓的篩管。藍莓植物在高 pH 值 (7.0) 或高鈣土壤(>2,000 磅/英畝)中不能很好地生長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結果)。

不同土壤中元素平衡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不同營養元素離子之間存在拮抗作用,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對施肥配方進行調整。

圖片 8.jpg 

土壤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一個復雜的多孔介質。其不僅包括固體土粒,也包括粒間孔隙,而水和土壤空氣就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孔隙相當于人體中的血管,只有通過它才能把養料與水分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作物根系。一個孔性良好的土壤才能保證作物住得好、喝得足、呼吸通暢,也就是既能透水通氣,又能保水保肥。同時,作物的根系也只能生長在孔隙中,土壤中的孔隙狀況直接支配著作物根系的生長狀況,而根系是作物生長好壞的根本。

圖片 9.jpg

土壤板結的本質在于土壤的孔隙度變小。土壤中鈣離子在陽離子的比例最好能夠達到65-80%。

夏季高溫植物莖稈細、花頭小(特別是在溫室條件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光合作用收到抑制,積累的干物質少;積溫高,植物生長周期縮短;如果栽培介質中EC過高,特別容易出現葉子焦邊的現象,因此夏季灌溉工作液的EC對于相同作物而言應相對較低,在冬季時,配制應相對較高。    空氣中的農藥傳播與分布,是農藥登記中評估農藥安全性的重要考察指標之一。農藥蒸氣壓是衡量農藥揮發難易的重要物理量,常見農藥的蒸氣壓在1.333×103帕~1.333×10—6帕之間,蒸氣壓愈高越易揮發。不同農藥蒸汽壓和空氣蒸汽壓差決定打藥的時機和有效性。

科技賦能助力農資服務—營養咨詢服務

圖片 10.jpg 

如表格中所示,灌溉原水中,銨態氮,硝態氮可以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氮元素;同時,該水源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鉀、鈣、鎂、硫、磷,還富含鐵、錳、硼等微量元素。您一定需要把這些營養元素利用起來,長期可以為您降低價格不菲的化肥使用成本,還可以減少土壤鹽化的風險,實現綠色環保。

我們的檢測方法能精確地量化植物可利用的各種營養元素和其它理化性質。對實測值與目標值(某特定植物生長所需的最優營養條件)比較可讓種植者及時做出精確、針對性的調整。適時的調整可以避免由于營養元素比例失調所造成的營養元素間的拮抗作用,促進協同促進作用以提高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利用效率。

藍莓無土栽培的配方(個例)

圖片 11.jpg

通海某種植者的深井水鈣離子達到了3.6 mmol/L,因此配方中不含鈣肥。

土壤栽培種植者應用結果顯示,以切花月季為例,經過定期對灌溉水、土壤分析后給予施肥配方建議,化肥使用成本平均可以下降40-50%,從每年每畝6400-7000元下降至3500-4000元。

無土栽培以及尾水回收應用結果

圖片 12.jpg 

通過長期對基質、尾水,灌溉用水、植物長勢的數學建模和關聯性分析,在云天化寶峰切花月季無土栽培基地1-5號棚的應用,尾水回收使用達到95%以上,基于2023年1至6月的成本統計,在485畝的實際種植面積,總共化肥投入成本為26萬元,最少的一個月只使用了2萬元的化肥。

目前無土栽培技術在云南已覆蓋月季、藍莓、康乃馨、草莓、番茄、黃瓜、繡球、非洲菊、蘋果、柑橘、滿天星、辣椒,同時還在研發其它各種類作物的模型和技術,讓我們期待更多作物的數據庫。

中國的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其中,無土栽培行業也入迅速發展階段,據相關機構預測,2018—2023年無土栽培行業年復合增長率21.5%,業市場規模(按種植面積計)將達到16561.3億元。

圖片 13.jpg

綜上,中國的農業生產體系在與其它產業交集以后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資本的注入,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讓農業的邁入了科技密集型的高科技行業;由從前的“天決定”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的行業走向了由數據科學提供導向的數據化現代農業;農資提供商必須向能夠提供一攬子個性化、特異化有科技支撐的服務商轉型。

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讓中國農業真正邁向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讓我們攜手開拓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的新維度,共同探索增長的新路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