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果蔬发展大会】赵丹:西南市场主要作物布局与变化
《農資與市場》傳媒編輯部負責人 趙丹
這幾天,有機構測評出爐,列舉出2023十大艱難行業,依照艱難程度排列,依次是:民營房地產、生豬養殖、焦炭、園林工程、化學原料、普通鋼鐵、文娛用品、教育、照明電工、消費電子。
其實,行業的艱難主要是行業中企業的艱難。農化行業21家上市肥企半年報出爐,僅1家實現營收凈利雙漲!27家上市農藥企業,8家企業歸母凈利增長,其他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當低垂的果實沒有了,當盈利變得困難了,行業增量的路徑在哪里?
我認為,篩選,大于培養。我們篩選好市場和作物,從區域市場發力,仍然有增量和盈利的空間存在。
西南市場特色經作種植及需求情況
西南市場,一直是經營者的熱土!
經作密集,自然好的資源、好的產品、好的政策都為之傾斜。
2022年四川省主要作物種植面積(單位:萬畝)及產量(單位:萬噸)
作物 | 種植面積 | 產量 |
糧食 | 9695.2 | 2510.5 |
油料作物 | 2533.5 | 2533.5 |
中草藥 | 238.5 | —— |
茶葉 | 600 | 39.3 |
園林水果 | 1285萬畝(柑橘近700萬畝) | 1238.4 |
(數據來源:2022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四川省水果主要分布在五大優勢水果產業帶:盆地200萬畝晚熟柑橘產業帶、川中丘陵60萬畝檸檬產業帶、攀西80萬畝晚熟芒果產業帶、龍門山脈70萬畝優質獼猴桃產業帶、川南60萬畝晚熟荔枝龍眼產業帶。以及甜櫻桃、枇杷、石榴、蘋果、梨、桃、葡葡、奶油果等八大特色水果區(安寧河流域100萬畝)。
年化肥施用折純量200萬噸左右。2022年,四川全省有機肥推廣面積達5285萬畝,四川全省商品有機肥施用量每年已達200萬噸左右。
貴州除了糧作之外,經作也比較發達。
據了解,貴州辣椒、刺梨、藍莓、李子等種植面積保持全國第一。獼猴桃、百香果位居全國前三。
2022年貴州主要特色作物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2年云南省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萬噸)增長速度
(數據來源:2022年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4—2022年西南特肥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及市場需求(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智妍咨詢及公開資料整理)
在經作比較發達,種植比較成熟的西南地區,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但滿足該需求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渠道的集約化,淘汰速度更快,以作物為靶標的或者說技術需求的迫切性會更強。
農資的機會在于特色作物解決方案的打造。用作物的雙延伸,來撬動農資的銷售。
云南特色作物分布地圖及增量機會
我們也一直關注云南,連著三年聚焦云南,做云南的調研專題。
我們發現,在云南做得好的,能獲得增量的,無一不是深度聚焦作物,服務作物的。
云南農資市場的兩個特點
農資經營者眾多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云南的農資經營企業還是比較多的。
從企查查我們可以看到,云南省目前續存農資經營企業40909家,其中,昆明、曲靖、紅河、大理都有4000家以上的農資經銷商企業。而大理賓川縣目前在業的農資經營企業有1892家。
從業者增加,內卷加速,傳統銷售渠道的銷量下降,農資新渠道和新業態的多元化發展在加速。
截至2023年8月云南省農資經營企業狀況(單位: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也有人說,從來沒有什么大環境行不行,只有自己行不行。要想持續在區域市場領航,就需要抓住變化中的機會,打造自己的競爭力!
特色作物眾多,需求旺盛
蓬勃的作物,旺盛的需求,是云南市場能做大的基本條件。
我們做了云南各區域主要作物的統計,發現各區域都有自己突出的特色作物。
2024年,被云南省重點規劃的作物有:糧食、茶葉、鮮切花、蔬菜、食用菌、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煙葉、甘蔗、天然橡膠等。
我們要在作物服務的精細化和深度化里找機會,向自己要增長。看現在的種植情況,讓我們知道要做什么。看未來,讓我們知道方向在哪里。
增量機會和路徑
找到種植變化的規律
沒有永遠成功的企業,只有順應時代的企業。
云南省常年、冬春和夏秋三大優勢產區蔬菜播種情況
(數據來源:行業統計)
可能總的種植面積不一定增加,但是種植的區域或者種植的品種發生了變化。
譬如,嵩明的葉菜原來是“四大金剛”為主,油麥菜、意大利生菜、黃白菜、上海青,去年開始香菜(供東南亞)的種植開始抬頭。
元謀的蔬菜種植原來是以番茄為優勢蔬菜,現在變成以黃瓜+番茄+菜豆等蔬菜種植,5萬多畝的黃瓜產業成了元謀最有“錢途”的蔬菜產業。
葡萄由賓川、建水、彌勒向西昌等地轉移;藍莓由昆明向紅河州轉移。開遠、彌勒、建水成為石榴異地種植的新戰場……
無論經營還是決策,我們首先要讀懂市場,找到種植變化的規律,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獲得增長。
聚焦作物、探索作物
是云南市場能做大的必要條件。
我們常說,存量時代的增量路徑就是:賣給更多的客戶、賣更多給客戶、賣給更好的客戶。
當前,我們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深刻變革,已從從產品需求向服務需求轉變。
就像一個大平臺商說的,“做好一個市場,要先了解當地種植的底層邏輯,解決作物的連作障礙和栽培技術的提升,而非單純的用肥、用藥。”
而聚焦作物、探索作物的目的,就是最終鎖定優質用戶。
只有深度探索作物,在作物上有自己的發言權,就可以引得企業親自下場,為經銷商代言。在重點區域,有的企業甚至派出5人以上團隊長駐,協助經銷商推廣、服務。
關注的作物不必太多,關鍵是吃透作物;不一定特意去做全程管理,而是解決關鍵節點的關鍵問題。有些經銷商的技術重點還在保花保果上,有一些經銷商已經開始著手做拉花、壯花方案了。
找到真需求
要知道,客戶需求的不是低價,而是錢花得值!
越接近收益的環節越不吝于投入。
以葡萄為例,在賓川,幾乎每家零售店都有自己的核心種植方案和核心用戶,將經銷商品牌做得大于產品品牌。
葡萄種植戶最注重的是什么:成本、品種、行情以及如何打造高品質商品果(賣高價)。
只要解決種植難點就有市場!
種植難點是什么?常規葡萄品種幾乎沒有難點。
常規品種需要的就是打破作物自身生長規律,提前轉色,提前上市。
陽光玫瑰的種植難點在于提糖、增香。
品牌引領行業發展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解決方案式的產品及服務品牌正在大行其道。
找到新的農資增量亮點
新的農資增量亮點在于新的優勢作物:花卉、藍莓、柑橘等。
2016—2022年云南鮮花種植面積(單位:萬畝)及產值(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云南省統計局)
2020—2021年云南省藍莓栽培面積(單位:萬畝)及產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2022年紅河州種植藍莓4.2萬畝、產量2.2萬噸,分別占云南省的35%、49%。
2020—2021年云南柑橘種植情況
(數據來源: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花卉憑品質出圈,柑橘借錯峰突起,藍莓因技術走俏。目前這三種產品的種植、投入積極性都較高,收益也不錯。若你是大企業,自然可以全面布局;若你是中小企業,就可以考慮重點布局。
廠商都在積極尋找新的市場定位和增量亮點,重新分析、經營顧客,看懂他們每一個環節里的需求,找到增長機會。
云南農資市場的特點就是:農資經營者眾多,特色經作眾多,需求旺盛。而增量的機會和路徑就在于:找到種植變化規律,找到新的增量亮點,深度探索、聚焦作物,找到真需求,就能贏得市場。
選對賽道,做好細節,在比較成熟的區域,比較成熟的時期盈利的秘密都在精細化和深度化的作物服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