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果,新兴品类后来居上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3/9/1 9:09:17
云果,也是云南的高原特色种植品牌之一。2021年,云南省水果面积达 1150.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达 1200.0万吨, 同比增 98 万吨,增 8.9%;农业产值达 505.0 亿元,同比增 40.2 亿元,增 8.7%。以苹果、梨等为代表的温果面积占 38.5%;以柑橘、葡萄等为代表的亚热带水果面积占 28.2%;以芒果、香蕉等为代表的热带水果面积占 33.3%,初步形成三足

云果,也是云南的高原特色種植品牌之一。

2021年,云南省水果面積達 1150.5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產量達 1200.0萬噸, 同比增 98 萬噸,增 8.9%;農業產值達 505.0 億元,同比增 40.2 億元,增 8.7%。

以蘋果、梨等為代表的溫果面積占 38.5%;以柑橘、葡萄等為代表的亞熱帶水果面積占 28.2%;以芒果、香蕉等為代表的熱帶水果面積占 33.3%,初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云南省水果產業種植結構

圖片

其中,紅河州和玉溪市的分別位居前二名。紅河州憑借301.1萬畝的種植面積和348.5萬噸的產量位列榜首;玉溪市種植面積106.0萬畝、 產量132.2 萬噸位列全省第二位。

“行動方案”指出,到2024年,全省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1150萬畝左右,產量、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200萬噸、1450億元分別增加到1500萬噸、1930億元,其中,綠色高效設施小漿果面積達到5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億元。

“對于農資人而言,這么多水果我們更關注的還是藍莓、葡萄、柑橘,這些標準化種植程度高,收益高,投入高的品類。”不少平臺商這樣說。

1

藍莓憑“技術”走俏


2020—2021年云南省藍莓栽培面積(單位:萬畝)及產量(單位:萬噸)

圖片

(數據來源: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據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數據,2021年云南省藍莓栽培面積11.85萬畝,產量4.27萬噸。與2020年相比,栽培面積同比增長20.18%,產量同比增長31.38%。

雖然看著產業不大,但是受重視程度高。“云南藍莓增長速度比較快,蒙自、建水、石屏等優勢產區均是設施種植為主,這幾年價格也好,很多廠商都在關注這個新興品類。”杭州特佩雅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晁平安介紹。

在2月份國產藍莓的空檔期,云南早熟藍莓市場批發價能高達120—150元/公斤,中晚熟藍莓價格也在50元/公斤上下。

藍莓收益高,投入也大,進入門檻也高。

云南優科綠都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馮書瓊表示,由于藍莓技術門檻高,基本都是無土栽培,大棚設施投入是很重要一部分,藍莓10萬元/個(全國很多地方改冬暖式大棚,每個棚投入20多萬元),但每個大棚至少能使用10年,而且可以實現整年供應,可調控上市時間。藍莓種植者的收入也很可觀,保底收入4萬元/年。

“藍莓今年的價格有所下降,主要是種植者增加,產量增多導致。”馮書瓊介紹,她們堅持走服務推動產品的路線,在澄江(2022年澄江藍莓種植面積超1.1萬畝)也服務了一些小型種植戶,做全程的托管工作。

“雖然現在還是昆明最多,未來主要種植區會轉移到紅河”,云南蝸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兆勇預判藍莓種植區將會轉移。

沒想到種植面積并不大的藍莓會吸引那么多廠商的目光!

2

葡萄以“方案”聞名


如果說藍莓算是后起之秀的話,葡萄就早有盛名了。

得益于避雨栽培技術的成功研發,新品種的引進應用,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的不斷完善,葡萄種植效益逐年提高。

但是,云南在葡萄界的地位不可撼動。

2022年云南主要葡萄產區種植面積(單位:萬畝)

圖片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云南的葡萄種植面積約60萬畝,產量100.82萬噸。云南葡萄種植以賓川、建水最為典型。

雖然兩地種植模式不同,賓川散戶種植(種植者多為本地人)紅提、陽光玫瑰為主;建水大戶種植(建水90%的葡萄園是浙江溫州、臺州、金華的人承包種植)夏黑和陽光玫瑰為主。但相同的是,都能實現錯峰上市,搶占3—5月早熟葡萄市場。

由于云南葡萄錯峰上市,地頭價格也相對較高。經濟效益好的農產品,種植者就愿意投入,據賓川經銷商介紹,賓川的葡萄種植者的農資投入較高:農藥1000多元/畝,肥料平均5000元/畝(高的在7000—8000元/畝)。除了澆水就施肥外,基肥也不吝投入。

由于種植經驗豐富,每個經銷商、每個服務葡萄的零售店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種植技術和方案,只要“常規品種能夠解決轉色(提前上市)問題,陽光玫瑰能夠解決提糖增香問題”就會有用戶。也有經銷商說,由于競爭者多,經銷商之間比拼的就是誰的服務更好、組合更全。

3

柑橘憑借“錯峰”居上


云南的柑橘栽培近幾年也異軍突起。

2022年我國柑橘主要出口基地出口量(單位:噸)及出口額(單位:萬美元)

圖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

2022年,中國柑橘類農產品出口基地排名前四的依次是福建、浙江、云南、廣西。

據云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數據,2021年云南柑橘達到202.9萬畝,產量243.8萬噸。

2021年云南省各州市柑橘類“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保有量(單位:個)
圖片

(數據來源:云南省農業農村廳)

云南的柑橘主要分布在大理州賓川(2022年全縣柑桔種植面積10.23萬畝)、華寧(2022年種植柑橘14.03萬畝)、新平(2022年柑橘種植面積15.66萬畝)等地。

為什么同樣種柑橘,云南的柑橘效益相對較好?

很多服務商介紹,云南柑橘的價格還不錯,能錯峰上市應該算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華寧柑橘成熟早、品質優,比我國其他柑橘產區提前40—50天成熟,是云南早熟、特早熟柑橘的代表。

而賓川沃柑卻是以晚熟著稱。賓川云福沃柑基地技術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賓川的沃柑耐運輸、晚熟(每年4—5月成熟),當其他區域的沃柑已經賣出,賓川的沃柑才成熟,這個時間差造就了賓川沃柑的高收益。

大理現代科技負責人張子玉告訴筆者,他們現在的技術可以實現沃柑“更晚下樹”,做到老果、新果共同生長。最晚一批沃柑可以到7—8月采摘,延長留樹保鮮時間的同時也節約了冷庫的費用,讓種植者獲得更高的收益。

云南果蔬的優勢是錯峰和品質。

有企業表示,廠商都要關注新興作物品類,云南果蔬市場未來發展關鍵就是注重品質(包括商品性和內在品質兩方面)提升。

農資經銷商的服務重點可能就是要圍繞著個邏輯,如何保持作物能錯峰上市,無論是更早上市還是更晚上市,都需要有技術的加持。

農資經銷商關注的作物不必太多,但是要吃透關注的每一個作物,不特意去做全程管理,而是解決各個過程中的問題。在很多經銷商的技術重點還在保花、保果上時,一些經銷商已經開始著手拉花、壯花方案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