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特肥也是大市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王颖 2022/5/17 9:09:21
“特肥氛围起来了。”“特肥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特色经作势头迅猛。”“整个东北都感觉特肥的机会来了。”这是很多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对于东北市场的关键词。因为经作种植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东北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农资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的重视,成为特肥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当传统特肥区域杀成一片红海时,东北特肥市场“热”了起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总播种面积3.57亿

“特肥氛圍起來了。”

“特肥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特色經作勢頭迅猛。”

“整個東北都感覺特肥的機會來了。”

這是很多特肥企業和經銷商對于東北市場的關鍵詞。

因為經作種植規模大、農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東北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農資企業,特別是特肥企業的重視,成為特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當傳統特肥區域殺成一片紅海時,東北特肥市場“熱”了起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東北地區糧食總播種面積3.57億畝(黑龍江2.18億畝,吉林8581.95萬畝,遼寧5315.4萬畝),占全國糧食總播種面積的20.24%;糧食總產量2889.12億斤(黑龍江1573.54億斤,吉林807.84億斤,遼寧507.74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21.15%;合計增產達153億斤(黑龍江65.34億斤,吉林47.24億斤,遼寧40億斤),對全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7.15%。
無論是糧食播種面積還是產量,都占據全國糧食總面積和總產量的五分之一,東北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糧倉”。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東北地區有著中國面積最大的東北平原,有著富饒而封閉的“馬蹄形”,有著3.8億畝的農作物播種面積,讓其一直是農資行業的大市場。
2020年,東北地區農業總產值7332.8億元,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587.1萬噸。

圖片


圖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除糧食作物外,東北還盛產甜菜、花生、花卉、中草藥以及溫帶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寒暖農分異,干濕林牧全,麥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形象地道出了東北農業種植的多元化和區域化特點。
也正是因為豐富的物產和多元的種植結構,東北地區對特肥的需求量超過了300萬噸,成為特肥企業爭相布局的又一熱門大市場。
智研咨詢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東北地區特種肥料需求量為201萬噸,市場規模為103.16億元;2020年特肥行業需求量增長至323.27萬噸,市場規模達到178.04億元。
未來,隨著肥料“減量增效”的繼續推進和特色經濟作物的進一步發展,東北地區的特肥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據智研咨詢預測,預計到2028年,東北地區特肥市場規模將達到268.9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

圖片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特色經作激發特肥需求

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東北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用肥結構以復合肥和摻混肥為主,農資行業對于東北市場的定位一直是大田作物區。
但這并不意味著東北市場只有玉米、大豆、水稻這些大田作物,在東北地區,蔬菜、果樹、甜菜、中草藥、西甜瓜等經濟作物也有一定的種植規模,且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大和集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東北地區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552.38萬畝,其中,遼寧經作種植面積1140.9萬畝,居于三省首位,經作種植正在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大棚蔬菜、大棚櫻桃、大棚葡萄、大棚草莓等設施種植已成規模。

圖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20年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遼寧省2020年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140.9萬畝,比上年增加48.5萬畝。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64.4萬畝,增加24.2萬畝;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488.4萬畝,增加20.1萬畝。全年果園面積537.6萬畝,比上年增加8.4萬畝。
其中,果樹種植主要集中在以大連、營口、丹東、鞍山為代表的遼東半島;蔬菜種植區域的分布,則是從大連、營口一路沿渤海灣向西到錦州、葫蘆島,包括遼中地區的鞍山、沈陽等地。
相較于糧食作物,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效益更高,農戶更舍得在農資上投入,對特肥的認知也在逐漸提高,特肥需求強勁,是遼寧省最主要的特肥市場。

圖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20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黑龍江全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07.63萬畝。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228萬畝,增長3.6%;油料播種63萬畝,下降19.0%;瓜果類播種面積60萬畝,下降5.5%;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77萬畝,增長66.4%。
而根據黑龍江省農業部門的統計數據,黑龍江省特色經濟作物的面積已超過1000萬畝。其中,蔬菜461萬畝,設施蔬菜播種面積145萬畝;鮮食玉米面積201萬畝,產量170萬噸;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0萬畝,產量52萬噸;果樹面積85.6萬畝,產量79萬噸;漢麻種植面積26.85萬畝,其中花葉用3.3萬畝,纖維用23.55萬畝;西甜瓜95萬畝,甜菜、花生、向日葵、籽用南瓜、烤煙、花卉等68萬畝。
雖然兩個部門的統計數據有所出入,但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黑龍江省的作物種植結構正在優化,特色經濟作物已成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格局。
未來,黑龍江省特色經濟作物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根據剛剛發布的《黑龍江省“十四五”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規劃》,到2025年,黑龍江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總面積在1200萬畝以上。
隨著特色經濟作物的持續優化、調整,當地種植戶也開始對特肥產品感興趣,開始關注沖施肥、葉面肥以及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特肥產品等等。

圖片

《黑龍江省“十四五”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規劃圖》

在吉林省,種植結構以玉米、大豆為主,但苜蓿、花生、鮮食玉米、蔬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吉林省蔬菜種植面積189.98萬畝、花生種植面積358.77萬畝、中藥種植面積95.25萬畝、果園面積40.67萬畝、甜菜種植面積1.64萬畝等。
這些附加值高、區域集中且頗具規模的經濟作物,正在改變吉林市場傳統的用肥結構:常規復合肥產品的市場氛圍和份額逐漸被稀釋,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水溶肥、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為代表的新型肥料和特肥產品迎來發展熱潮,并有成為主流之勢!

遼寧:遼南領跑,特肥在果菜區占據半壁江山

地農資圈習慣將遼寧市場分為果區、菜區、糧作區三個市場。
以大連、營口、丹東、鞍山為代表的遼東半島,以櫻桃、蘋果、草莓、藍莓、西瓜、葡萄、油桃等水果種植為主。
以葫蘆島、錦州、朝陽為代表的遼西市場,以及遼中市場的鞍山、沈陽等地,是遼寧省主要的蔬菜種植區。
以鐵嶺為代表的遼北市場,地處玉米黃金帶,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以丹東、盤錦為代表的遼東市場,大面積種植作物為水稻。
在糧作區市場,種植結構較為單一,農資產品以常規產品為主;而在菜區和果區,農資投入較大。據當地經銷商介紹,一個大棚一年下來,從用藥到用肥,投入1萬元左右是很正常的,200-300個大棚就能支撐一個經銷商的生意。農資需求較大,經銷商數量自然也就多了,且彼此間的產品結構相差不大,只是規模有大有小,獨立經營罷了。
特肥市場,主要集中在果區和菜區市場。但因為蔬菜種植茬口較多,遼寧省春秋天氣候適宜,使用特肥較少,只是冬季使用較多特肥,特肥使用周期短更多的特肥企業將目光聚焦在大櫻桃、草莓、葡萄、油桃、藍莓等水果上。
以大連、營口和丹東為代表的遼南市場,成為特肥產品的主戰場!僅大連地區的特肥使用量就在5000噸左右。
遼南的果樹市場,櫻桃應該算是發展勢頭最“猛”的作物了。
遼寧省的櫻桃,主要集中在大連地區種植。因為經濟效益高,大連地區櫻桃種植面積在快速擴張。2020年,大連市櫻桃栽植總面積近33.5萬畝,產量達到25萬噸,其中設施櫻桃8.6萬余畝,產量達7.17萬噸。

圖片


據大連殿龍農資公司曲春媛介紹,大連地區經濟作物設施種植業發展較好,尤其是設施大櫻桃產業,已經走在全國前頭,最早可以櫻桃的供貨期提前到春節前上市,價格高達400多元一斤。露地大櫻桃上市時間可持續到七月中旬,下市最晚,品質好,收購價格高于其它產區,果農在投入上相對其它作物更舍得一些。
據計算,一棵結果櫻桃樹的農資投入在100元左右,一畝地平均栽樹40~50棵,一個生產周期畝投入在4000~5000元。
櫻桃用肥以特肥為主,菌肥、有機肥、中微量元素肥使用也較多。除了秋施肥和月子肥外,從開花期到摘果期的60~70天,基本每10天都要沖施一次肥料,水溶肥用量占據了櫻桃用肥的2/3;秋施肥和月子肥則是氮磷鉀復合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三者配合使用,其中,菌肥、生物有機肥施用較多,一棵樹的施用量能達到10~15斤。
草莓是遼南地區另一個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遼寧草莓主要分布在丹東東港市以及大連莊河市。其中,東港草莓種植面積達17.3萬畝,年產量近27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和出口基地。莊河草莓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量10萬噸,產值20億元。
草莓底肥以生物菌肥為主,復合肥用量較少。以硅谷肥料為例,草莓底肥要施用30-50斤肥料,再搭配3-5袋菌肥/有機肥,再搭配使用中微量元素肥和土壤調理劑,一畝草莓僅底肥的投入就在500-600元。追肥以生根劑(桶肥)為主,大量元素肥料為輔,一個月要追肥3-4次。
除櫻桃、草莓外,油桃、葡萄、西瓜、設施蔬菜的特肥使用量也不小。
終端需求的不斷上升使得全國特肥品牌紛紛揮師進入遼寧市場。在遼寧的果菜區市場,基本每個門店都有自己的水溶肥產品,而且主推品牌都不止一個,農資銷售的六成為特肥產品。
截止目前,遼寧市場已幾乎聚集了所有知名特肥品牌,用當地經銷商的話說:“全國其他市場上見到的特肥品牌,在遼寧市場都能找到。”

黑龍江:特肥機會在經作,也在大田

作為全國作物播種面積和糧食生產總量都位居全國首位的地區黑龍江省農資市場容量自然不用多說,同時特肥規模也不容小覷。
在我們的市場調研中,很多經銷商商表示,特肥在黑龍江有著很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特肥的機會首先表現在經濟作物上。
目前,黑龍江省正在大力發展以蔬菜、鮮食玉米、食用菌、果樹、漢麻(工業用大麻,以下簡稱漢麻)等為代表的特色經濟作物產業,種植規模已超過1000萬畝。
千萬畝種植面積的背后,意味著集中連片的種植趨勢。在黑龍江部分地區,蔬菜、中藥材、水果等特色經濟作物已經出現了規模化、設施化、商品化的趨勢。
目前,黑龍江省在重點打造綏化鮮食玉米黃金產業帶,尚志、勃利、阿城、穆棱、伊春友好、佳木斯郊區等小漿果生產基地,孫吳、青崗、肇州漢麻綜合產業園;已初步形成了哈爾濱、牡丹江、大慶設施蔬菜,哈大、哈黑、哈牡沿線西甜瓜集中連片優勢產區。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經濟作物良好的發展勢頭,禾碩農業開始從水稻向經濟作物轉型。據和碩農業總經理唐春雨介紹,禾碩農業之前約90%的人員和精力是聚焦在水稻作物上,最近幾年拿出很多精力去開發玉米區和經濟作物市場,譬如葡萄、菇娘、人參、平貝、架豆角、西甜瓜、馬鈴薯等。禾碩在這方面,加強經作方面的技術老師和團隊培訓,去年禾碩的銷量已經轉移了15%-20%的營業額到經濟作物板塊。
其次,在糧食作物上,特肥的發展也較為快速。
我們在做市場調研的過程中發現,黑龍江市場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市場,無論是在聚焦經濟作物還是聚焦糧食作物,經銷商都能夠找到推廣特肥的方式。
比如說黑龍江華夏統聯,從2017年開始做特肥, 其推廣的綠速達液體氮肥,不到兩年時間就已成為當地市場的一個千萬級大單品。從2019年開始,華夏統聯將特肥當做重點來推廣。
華夏統聯主要是聚焦水稻作物,發力特肥,通過為農戶提供解決方案與技術指導服務,幫助農戶明顯增產,目前其農藥和特肥銷售占比各一半。主要是聚焦水稻作物推廣特肥。
無獨有偶,科普特也是圍繞水稻去做整個生理周期的產品組合,通過“大品+飛防+植物營養”,打造特肥大單品。
在黑龍江,飛防的快速成熟極大地推動了可無人機噴灑類新型肥料的快速發展,可噴施的葉面肥和增產套餐等市場逐步被打開。比如玉米用肥原先就是底肥、追肥,現在隨著植保無人機的普及,多了一遍穗肥,主要用于防病增產。
目前,黑龍江市場上,大量元素水溶肥體量較大,水稻液體返青肥苗床育苗時所需的生根類沖施肥賣得非常不錯其他有機肥、微生物肥、海藻肥等能夠解決土壤健康問題和品質提升的特肥也在快速發展。
特肥不一定只用在經作上,只要能解決老百姓的痛點與難點問題就有價值,就有市場。“特肥保量在經作,增量在大田”這一事實在黑龍江市場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東北特肥經銷商這樣說

雖然目前東北市場還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大體量特肥品牌,尚未形成品牌的鰲頭效應,但特肥在解決痛點問題上的價值已經凸顯,整個市場都已經感覺到特肥的機會來了。
這其中,不乏有一批優秀的特肥經銷商,率先在市場上推廣特肥,幫助農戶解決種植問題。哈爾濱禾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唐春雨、大連殿龍農資銷售有限公司曲春媛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曲春媛:發揮產業鏈戰略,做農民信任的服務商!

圖片

大連殿龍農資總經理曲春媛

大連殿龍農資銷售有限公司

服務區域:遼寧省大連市

服務作物:以櫻桃為主,大連地區其他作物也做

銷售額:銷售5000萬左右,比往年增長了20%左右

特色:線上線下平行推廣,做全產業鏈經營

觀點:

在特肥推廣上,殿龍農資采用線上線下平行推廣的模式。開展快手直播,線上解答農業管理問題并講解農業技術及肥藥科學使用方法;線下有技術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目前,殿龍農資公司有30多家4S加盟連鎖店分布在大連市各主要經濟作物區,為農民提供放心農資和熱情周到的農技服務,及時掌握市場動態。

此外,殿龍農資還實行全產業鏈經營,聯合科研院所成立大連大櫻桃新技術科研所,引進國際新品種櫻桃苗木,建立百畝大櫻桃新模式栽培示范基地,傳授給農戶栽培管理新技術,幫助果農提高櫻桃品質,提升價值;聯合櫻桃產業協會和國內知名水果商,開展抖音、快手直播帶貨為大連果農銷售櫻桃等水果,幫助果農解決賣果之憂,同時也解決了農資人的賒欠之憂。

未來的特肥發展,一定是節本增效和省力省時。我們可以在這些點上深挖需求,推廣大中微量元素、微生物菌、有機酸類的全營養水溶肥。比如說為了解決因根系和葉片受損影響樹體營養供應及在大櫻桃營養需求快速期養分吸收不足的問題,我們推出的“櫻桃姐姐”營養涂干肥,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饋,需求量逐年增加。

在特肥推廣上,我們不能只把自己定義為生意人,應該定義為幫助農民致富的“領路人”。我們要掌握更多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傳授給周邊農民,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掌握更多農產品市場信息,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幫助,讓農民增產增收,重塑農資人價值,成為一名農民可以信賴的農業服務人。

唐春雨:特肥的價值在于解決問題

圖片

哈爾濱禾碩農業總經理唐春雨

哈爾濱禾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區域:東北市場

經營規模:8000萬,特肥銷售額在1500萬左右

主營特肥品牌:佐田氏、歐格納科、廣東神寶、北京錁鏹等

服務作物: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西甜瓜、西紅柿等經濟作物

核心競爭力: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功夫,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幫助農戶解決問題,降低農戶的投入成本

觀點:

在特肥推廣層面,禾碩農業經過幾年的摸索,有幾點感受:

一是急不得。特肥和所有產品一樣也有產品的推廣周期,我們要遵循這個規律,從新產品實驗示范、觀摩會以點帶面到大面積推廣、售后服務,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時間的支撐,不能拔苗助長,急于上量而忽略基礎動作!

二是神話不得。市場上很多產品都是因為在效果的塑造上過于完美,讓消費者在期待與現實中產生強烈的落差,從而被消費者淘汰出局,所以一定要在大量的田間實驗基礎上趨于理性地對產品效果進行描述,絕不能忽悠、夸大,失去老百姓的口碑!

三是實干與宣傳相結合。

四是聚焦一個賣點打造爆品。針對一個地區的栽培難點提煉產品賣點,一個成功的賣點就可以成就一款爆品!

以上是我們禾碩農業一直在做,2022更要將這些動作做到極致!

特肥未來的發展趨勢、經銷商的機會點和發力點都在于能否解決老百姓的剛性需求!我們作為一線推廣者,一定要挖掘老百姓的栽培痛點與難點,用我們的特肥產品去解決這些問題,聚焦一個問題,而不是讓一個產品成為多面手,這樣的推廣方向更有意義,這也是特肥存在的價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