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花生大会||周曙东教授:以品牌战略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南京農業大學電子商務與品牌研究中心 周曙東教授
政策背景與產業機遇
根據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國正著力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其中特別強調挖掘花生擴種潛力。這一潛力主要體現在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單產水平的提高兩方面。文件同時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倡導"大農業觀"和"大食物觀"。
大農業觀強調以生產為導向,注重農業資源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突破傳統耕地限制,統籌各類國土資源,并延伸至全產業鏈環節。大食物觀則以消費需求為導向,追求食物多樣性和營養均衡,推動居民膳食結構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在此背景下,農業農村部實施的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已將82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新一批培育計劃,為花生產業品牌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
品牌建設的關鍵要素
農產品品牌建設包含多個核心要素:首先是品牌名稱,通常采用"地名+產品名稱"的形式;其次是商標,作為區分商品來源的標志受商標法保護;第三是品牌標志,通過視覺元素傳遞品牌信息;第四是品牌標準,通過標準化提升產品質量,發展專用花生品種;第五是品牌故事,如茅臺酒的巴拿馬金獎故事等;第六是品牌廣告語,需要簡潔有力;第七是品牌證書,包括地理標志認證等;最后是品牌價值評估,量化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的價值。
在花生品質指標方面,需關注工藝品質、貯藏加工品質、營養品質和安全指標,具體包括果形、種皮顏色、油酸/亞油酸比例、蛋白質含量等。通過標準建設,可以發展高油酸花生、烘焙專用花生、花生醬專用花生等特色產品。
品牌建設實施策略
農產品品牌建設需要系統化的策略:首先是品牌策劃,團隊需包含懂農業的專業人員,明確產品定位和市場分析;其次是品牌標志設計;第三是品牌實施,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需地方政府牽頭,協調各方關系,制定標準,打造產業鏈;第四是品牌運營,解決機構、人員和經費問題;第五是品牌授權與監管,處理好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系;第六是品牌證書申請;第七是品牌宣傳,創新宣傳方式;最后是品牌維護,防止假冒偽劣產品。
品牌管理的木桶效應
品牌建設成效取決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據木桶效應理論,品牌管理的短板將制約整體效果。因此,需要系統解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包括策劃、實施、運營、宣傳、維護等各個方面。只有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花生產業品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