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柑橘产业的现在和未来!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王波 2023/5/24 8:45:53
疫情解封,国泰民安。去冬今春的柑橘行情,也如这三年的疫情,一扫阴霾,价格来了一个两级跳,给低迷中的从业者来了一剂强心针。于是柑橘这个话题的热度又起来了——最近不少种植户都在问“今年这样的行情能持续多久?”作为一名行业的参与者、一名唯物主义者,这样的话题我虽然乐意听到各界大咖分享,但我是不太敢有明确回答的。因为内心深处我是希望行业越来越好,果农挣得越来越多。我怕这种美好的愿望让我的判断出现感情偏差。

疫情解封,國泰民安。

去冬今春的柑橘行情,也如這三年的疫情,一掃陰霾,價格來了一個兩級跳,給低迷中的從業者來了一劑強心針。于是柑橘這個話題的熱度又起來了——最近不少種植戶都在問“今年這樣的行情能持續多久?”

作為一名行業的參與者、一名唯物主義者,這樣的話題我雖然樂意聽到各界大咖分享,但我是不太敢有明確回答的。因為內心深處我是希望行業越來越好,果農掙得越來越多。我怕這種美好的愿望讓我的判斷出現感情偏差。
縱觀柑橘行業最近十幾二十年的發展,行業一直是往前發展的,面積增加、品種迭代、配套產業完善,這些都支撐了柑橘產業的不斷向好,這是大前提。每年價格行情走勢,終歸還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比如像今年眉山柑橘價格的上升,就跟全國其他種植區同時期柑橘產量下降有關。這是有跡可循但不好定論的,這中間有一個自然因素的變量在里面。
所以,回過頭來講,與其探究行情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實際上除了給自己增加一些莫名的信心之外并不是本質問題,何不探究一下如何抓住行情呢?行情怎么走自有它背后的市場規律,我們每一個種植者作為行業的一員,怎樣在行情中避險和獲利才是最關鍵的。
我始終相信,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可以成功的,更何況種個柑橘呢。

圖片

對于像眉山市東坡區、丹棱、彭山、青神以及成都市蒲江縣這樣的老果區而言,大多以散戶居多,種植面積不大,特點是精耕細作、種植技術自成體系,往往是出精品果的地方,價格自然會高一些。
最近十來年,除了2018年的凍害導致眉山柑橘種植戶出現受災虧損之外,幾乎很少聽到這些老果區散戶虧損的報道。個人覺得,對于這些老果區散戶,只要品質有保障,在當季多關注全國柑橘上市的各種報道,多比多問,同期賣個相對好的價錢并不是難事。
而對行情更為敏感、種植面積總量占比更大的規模種植者而言,首先要考慮的一個變量是國家現在對于耕地紅線的政策。目前四川不少柑橘園,特別是新果區,都是前幾年發展起來的,占用耕地的現象不在少數。
當地政府怎么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對于這些柑橘園來說,無異于一把達摩劍懸在頭上。有些地方政府采用糧經復合種植的方式,更多是一種無奈和臨時之舉;有些地方政府采用“限新退舊”的方式只做減法,也就是新果園絕對不發展、老果園發展不好的給予補償退出,在當地反而讓已建果園變成了稀缺資源,轉讓價有較大攀升;有些地方政府采用高額補償的方式集中騰退,但效果寥寥。
所以,目前四川發展新果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未來五年內每年四川市場的柑橘供應量將趨于基本穩定。對于我們已經建成的規模果園而言,競爭已經是存量競爭了。說白了,就是比拼成本、品質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規模業主的“技術”、“管理”與其“規模”的匹配度,就是在行情中能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了。
老板們要尋求一個可控的平衡。既要想辦法在行情中賣到好價錢,也要想辦法控制成本,更要控制系統性風險較少極端情況出現。
想賣好價錢,基礎在于品質。我相信通過這么多年的市場洗禮,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共識。

圖片

重點聊聊控制成本。請注意,這個成本的控制不是減少某項農資投入或者降低消費水平,不是單純追求某一種投入品的降低,而是系統性成本。當前規模業主種植柑橘最大的成本差異幾乎可以說就是“人工”。如何合理用工,不只是一道管理學問題,而是要綜合技術規范、執行力、人工管理等多個方面。
從我個人走訪上百個園區來看,控制人工成本就是要提高人工有效性——每支出一份人工所做的工作對于柑橘全周期的效果。也就是每一道技術動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就拿一道紅蜘蛛藥來講,假設100元的藥需要20元的人工,如果一道藥沒有起效,浪費的可不只是這120元,包括重打的費用以及延誤物候期帶來的后續損失等等,這部分花銷就是無效成本。
這也是我之前一直說的“走彎路的成本才是最貴的。”在這方面,我個人認為,尋求全程專業技術的支撐是有效手段,不要吝嗇幾個咨詢費。多說一句,有些朋友問我,托管怎么看?我是覺得責權利不對等的事兒一般不長久。
最后說說控制風險。實際上,柑橘種植說到底是露天工廠,面臨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雙重考驗。前兩年因為市場行情相對低位,不少種植戶有在新品種上嘗試突破的想法,嘗試是沒有錯的,但押寶就有錯了。特別是大園區,用園區成敗進行豪賭,個人是不太贊同的。回望這幾年的柑橘新品種,不是沒有掙錢的,但是還是太少了。
有位成功的柑橘種植戶朋友曾經分享過他對于園區品種分配的觀點:60%的品種是非常成熟,基本能確保穩定收益的;30%的品種是技術成熟但有一定市場博弈性的,能拉高園區收益上限的;10%的品種是潛力品種,多嘗試幾個也沒有關系,成敗不影響當年的收益。具體數字不一定按這個來,但思路我覺得是對的。
無論怎樣,我是希望行業越來越好,果農掙得越來越多。所有的分享,也只是一家之言。只有真正潛下去的,才能發現是否有風浪。
作者:四川省眉山益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波 15828433736)

圖片

關注四川柑橘產業,關注2023年6月12(報到)-13日,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一年一度川渝柑橘產業盛會——2023川渝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


本次會議以“品質制勝.橘領未來”為主題,行業專家、大咖、農資服務商、規模種植者等柑橘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將齊聚四川眉山,一起探討川渝柑橘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從品質出發,從底層邏輯出發,持續打響四川柑橘品牌,種出更高品質柑橘,引領產業更好發展!


目前,冠名、協辦、特別贊助、展位企業等招商工作仍正在火熱進行中,名額有限,參與從速。


會議咨詢:

范老師13837121259

王老師13783651097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