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据看产业】从数据看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变化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2/27 9:43:47
我国是马铃薯的优势种植区域也是马铃薯种植的主产国近年来马铃薯产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数据是反应变化最直接的手段我们通过数据一览马铃薯产业的变化增长:从靠面积扩张到靠单产增长经历了大面积扩张之后,主流种植户基本趋于稳定,不再大面积开疆拓土,而是围绕增产做文章。从种植面积上来看,从2017年后整体是有所下降的;而从产量上看,即便是种植面积萎缩,马铃薯的产量几乎是一路上升的。很多企业都根据不同区域制定政策,


我國是馬鈴薯的優勢種植區域

也是馬鈴薯種植的主產國

近年來

馬鈴薯產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數據是反應變化最直接的手段

我們通過數據一覽馬鈴薯產業的變化




增長:從靠面積擴張到靠單產增長


2ebbddbd56bb668f15770d98e97cd16.png

經歷了大面積擴張之后,主流種植戶基本趨于穩定,不再大面積開疆拓土,而是圍繞增產做文章。
從種植面積上來看,從2017年后整體是有所下降的;而從產量上看,即便是種植面積萎縮,馬鈴薯的產量幾乎是一路上升的。
很多企業都根據不同區域制定政策,并研發出了適合當地的解決方案,在重點區域投入人力物力,提供本土服務支持,為薯農高產保駕護航。
隨著品種、農資投入品、種植技術、規模化種植的不斷迭代與提升,對馬鈴薯的生產效率和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也使得我國馬鈴薯的單產也一再提升。

e59be7c6c210f8f89e615a8a490482b.png

業界認為,我國馬鈴薯產業從“靠面積增長”發展到“靠單產增長”,標志著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種植區域:從北往南重心南移


我國馬鈴薯的種植區域格局已成:北方一作區、西南混作區、中原間作區和南方冬作區,大體而言,4個區域分別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50%、37%、8%和5%。
也有數據顯示,目前北方一作區僅占全國馬鈴薯生產的三分之一,西南混作區種植面積在增加。

292fa95d11072eb7b46db36cbca1d12.png

每一個種植區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資源稟賦。一作區有規模化、機械化優勢,西南混作區等產區則注重錯季生產和市場供應。(南方冬作區氣候條件較好,同時可利用冬閑田種植,復種指數高,接近消費市場,運輸成本低,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馬鈴薯基本上已經實現周年供應,基本可以滿足消費需求。

95f276ab8ffec612e9e40e5426411e1.png

近年來,馬鈴薯種植區域“重心南移”趨勢明顯。
筆者私下了解到,其實有一部分專業的種植者已經開始去廣東、云南、河南等地擴種了。定期往返南北種植,北方的種植季節結束了,就去南方繼續開始。
這種候鳥式種植遷移并不罕見,遷移期間,將優質的種植經驗和管理經驗傳播、融合,給產業帶來更大的收益和價值。


商品薯:未來將從高產量向高質量邁進


無論南北,目前的馬鈴薯產業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馬鈴薯的供應總量大于消費總量,價格上的踩踏就在所難免
我們的調研團隊在內蒙古調研的時候也發現,北方一作物的種植成本較高,以烏蘭察布為例,當地水澆地馬鈴薯的平均成本在2700—2800元/畝,其中種植大戶的成本可以達到3300—3600元/畝。
一方面,高昂的成本之下,并沒有相匹配的利潤。
艾格農業數據顯示,2024年和2023年相比,馬鈴薯種植的單位面積產值下降不多,但是單位面積利潤以及成本利潤率都是斷崖式下滑。

82300fc18b1a15cc09a9dd6d7e52744.png

雖然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種植馬鈴薯的成本利潤率大幅度下降,但是相對于其他作物而言,收益依然是較高的。 
另一方面,是產業的分化。
行業存在參差,不僅僅是種植區域的分化明顯,種植者的分化也很明顯。專業化服務商憑借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還能維持收益甚至贏得增量;一般種植戶和經銷商卻面臨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這種分化現象也將加速馬鈴薯產業的洗牌,淘汰一批投機者。
種植者都樂觀地認為,從長遠看,產業一定是向好的,期待產業恢復理性。
在部分種植者只是簡單地追求提升產量的時候,部分種植者已經開始卷品質了。
品質決定收益,品質依然是馬鈴薯收益的護城河,很多種植者都會這樣說。

但是如何平衡品質和產量的關系?

如何提升品質?

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是行業人共同需要探討、解開的命題。

和作者討論:請加微信13213227081

圖片


圖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