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缠绕果树造成枝条枯死的莬丝子?
湖南益陽市赫山區優享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劉總發來2幅圖片(圖1、圖2),反映他種的6株黃金李樹上,長著一種黃色的藤狀物,很脆,但是纏在樹上就好像長到樹里面似的。他們在割草時把下面割斷了,誰知道它還是長得好好的,沒有根它照樣長。從來就沒有見過,問是什么東西,有什么辦法可以消滅它嗎?
圖1 從黃金李樹上扯下的菟絲子
圖2 菟絲子近距離
我查閱資料,調查后確認,這是一種危害荔枝、龍眼、李樹、柑橘、沙田柚、茶、油茶、油桐、楊柳等多種果樹和林木等作物的莬絲子,又稱黃絲藤,是旋花科寄生植物。以藤莖纏繞寄主植物,導致枝條縊縮,并形成吸盤,吸取寄主體內營養物質和水分,迅速生長許多分枝,繼續纏繞并覆蓋寄主植物樹冠,造成枝條枯死,光合作用減弱,新梢不能抽生,產量減少,樹勢被削弱,最后枯死。
(1)生長規律
莬絲子為一年生寄生性草本植物,以種子在土壤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發芽,莖尖在空中呈左旋,遇雜草或果樹等的枝條即攀纏其上。一般寄生1~2年生枝條,有時也可2~3根或多根莖作繩索狀自我纏繞向上生長再行分開。以藤莖在寄主枝干處向上攀緣纏繞,被纏的枝條產生縊痕,藤莖在縊痕處形成吸盤,吸取樹體的營養物質,藤莖生長迅速,不斷分枝攀纏果株,并彼此交織覆蓋整個樹冠。南方溫暖濕潤的夏季適合南方莬絲子生長。花期6—9月,果期7—10月。在冬季,莬絲子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假干枯狀,但不被凍死,等到翌年春天又恢復生機。莬絲子的傳播速度驚人,在二三年內,成片的果園即可被侵害。
(2)防治方法
人工清除。特別是要在莬絲子開花結果前徹底清除,清除時務必要將吸盤和纏繞的藤莖徹底剝離枝條。對清除下來的藤莖集中燒毀。掌握在菟絲子種子萌發期前進行中耕除草,將種子深埋在3厘米以下的土壤中,使其難以萌芽出土。嚴禁將菟絲子的藤莖拋撒到果樹上。
局部修剪。局部發生的局部修剪。修剪后如末端分枝仍較密,可短截至刀柄或鋤頭把大小的枝段,然后刮掉樹上殘存的菟絲子吸器,待新長出的果樹枝條老熟時全面檢查內膛骨干枝面,如有新的菟絲子芽長出,可對準芽叢噴灑乙烯利350~400倍液,但不要噴到新梢上,以免引起徒長。
物理防治。用黃泥漿去除,即用水將黃泥調成稀糊狀,用自制的水噴筒(用竹子制成的水槍)將泥漿噴射到果樹上,使泥漿均勻粘貼在樹干及莬絲子的表面,然后將干細沙撒在泥漿上面,經暴曬,細沙、泥漿曬至超過40℃,不斷從莬絲子藤條上吸取水分,使其脫水死亡,如此連續有2~3個晴天,即可曬死莬絲子。
生物防治。用炭疽菌生物制劑(濃度為每毫升水含孢子1000~1500個),每畝1.5~3千克,在下午4時左右對準樹上的菟絲子噴灑。雨天或雨后陰天噴灑作用更好,噴藥后10天左右菟絲子死亡。
化學防治。對菟絲子發生較普遍的果園和高大的果株,一般于5—10月,用48%(質量分數,后同)仲丁靈乳油600~800倍液+0.3%~0.5%硫酸銨,對準莬絲子噴霧1~2次。要注意,果樹新梢嫩葉期、開花結果期不能噴藥,以免產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