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时期,防好梨树黑星病!
梨樹黑星病,又稱瘡痂病,常導致梨樹葉片過早脫落。既為害梨樹芽鱗、嫩梢、葉片,又為害果實,使梨樹長勢、產量和質量受到極大影響。一般種植梨樹的地方,該病都可發生,只是為害程度不同。在防治上從冬、春季著手,在梨樹開花后到果實成熟前分期進行防治。
梨黑星病—發病莖
梨黑星病—葉柄變黑
梨黑星病—病梢葉片初變紅
梨黑星病—發病葉片
梨黑星病—發病株
梨黑星病—果實病斑
梨黑星病—表面木栓化、開裂
黑星病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最突出病癥是感病部位易產生黑色霉狀層,氣候干燥時,病斑為綠色,無霉層。梨樹幼芽被為害,芽鱗片毛茸較多,后期表面產生霉層。嚴重時,芽鱗開裂,枯死,輕者次年春萌生“霧芽梢”,后期病部凹陷、開裂呈現潰瘍斑。
黑星病是梨樹常見的病害,若是疏忽損失很大。該病的傳病途徑,主要是在芽鱗片內越冬,第二年春后芽鱗內的病菌快速衍繁,成為發病傳病基點;其次是有的病菌也隱藏在梨園的落葉之上,新繁殖的病孢子,借助風雨向四周傳播,越是離帶病幼芽越近的葉片和果實,越易深受其害,特別是遇到多雨的年份,則會反復遭受為害;再次是環境條件的影響,地勢較低、排水不暢、蔭蔽較大的梨園,發病程度最重。
為此,根據發病規律,要把握好兩個關鍵時期的防治。
首先,要創造防病環境。一是冬春抓緊整枝,將病枝病葉帶出果園外燒毀,降低病源機率。二是冬季科學配施基肥,增施有機質含量比較高、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配施硫酸鉀復合肥,既可增強抗病樹體,又可增加含糖量,提高甜度。每畝可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公斤,每棵成年梨樹配施硫酸鉀復合肥0.5~0.75公斤。三是結合冬季深翻土壤改善排水條件,降低田間地下水位。
其次,要分期及時防除。在梨樹生育期間,應從梨花凋謝后就開始交替施用不同農藥。一可選62.25%腈菌唑·錳鋅600倍液或1∶2~2.5∶240波爾多液預防;二可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三可選用25%腈菌唑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苯醚甲環唑乳油2000~2500倍液;四可選用55%氟硅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五可選用43%戊唑醇懸浮劑3000~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