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同后,2022年钾肥能否突出重围?
回顧2021年,國內鉀肥價格創近10年以來的新高。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伴隨著國際鉀肥價格的飆升和國內貨源的緊缺,國內鉀肥價格一路瘋漲。除了2021年8月份出現小幅回落,其余時間一直維持高位運行態勢。進入2022年,國內鉀肥市場將有何表現?
低庫存、高價位是主基調
國內氯化鉀市場從2019年開始呈現下行走勢,加上2019年鉀肥海運大合同未簽訂,因此2020年的大合同價格備受關注。直至2020年4月30日,中國簽訂了當年第一份鉀肥海運大合同。隨著保稅區貨源陸續通關,國內鉀肥供應量大增,價格下滑,甚至跌破大合同進口成本價。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加工型硫酸鉀走勢好轉對進口氯化鉀的需求形成一定支撐,國內氯化鉀價格持續推漲。
2021年,國內鉀肥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國內港口庫存總量基本維持在250萬噸左右,較2020年港口庫存總量減少了100萬噸。自2021年2月開始,在全球經濟復蘇、糧價上漲、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下,國際鉀肥市場漲勢迅猛。2021年7月底,巴西大顆粒鉀肥到貨價高達650美元/噸。國際鉀肥高價帶動國內鉀肥價格一路上漲。以2021年62%白晶、粉港口自提價為例,5月底在2770元/噸,6月份—7月份一路飆升,最高至4200元/噸,8月份緩慢回落,9月份降至3750元/噸,10月份止跌反彈,此后價格基本維持在4050元/噸左右。
鹽湖調價,大合同仍無消息
進入2022年,鉀肥大合同談判消息仍無,國際鉀肥價格仍然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國內氯化鉀市場保持穩中小幅上行走勢。
需求方面,隨著國內冬儲的推進,下游復合肥裝置開工率陸續恢復,原料采購仍然謹慎,以少量按需補貨為主。國儲鉀肥競拍仍在繼續,競拍貨源多以俄紅鉀以及少量結塊白鉀為主。
供應方面,港口庫存量下降明顯,暫未有大量貨源補充,可售量仍顯緊張,貨源多集中在大型進口商手中。邊貿方面,雖然口岸陸續解封,但對俄報關尚未傳出放開的消息,貨源依舊緊俏,可售量不足,多在等待運輸恢復。國產鉀方面,青海鹽湖股份氯化鉀產量依然不足。硫酸鉀方面,開工率依舊保持低位,目前未出現比較利好的支撐。
北京豐澤晟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桂生告訴記者,近期南方市場鉀肥出貨較少,貨源比較緊缺,國儲競拍陸續放貨中。煙臺萬眾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剛也透露,現階段,市場上可售進口鉀貨源較少,社會庫存量仍然較低。
根據最新消息,青海鹽湖股份氯化鉀出臺1月份新政策,價格全面上調300元/噸,基準產品60%晶最新到站價在3490元/噸。在這輪漲價的刺激下,下游備貨情緒有所提升,鹽湖對外放貨量也有所增加。王剛表示,這一消息的傳出對于國內鉀肥市場有一定利好,下游采購和備貨的積極性有所提高。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鹽湖氯化鉀此次大幅度調價在意料之中。因為此前鹽湖氯化鉀出廠價一直低于市場價格,此次調價理順了正常的價格關系,縮小了與市場價格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二級市場貿易商的利潤。
短期內大幅下跌可能性小
對于2022年鉀肥行情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元旦小長假前,國內鉀肥市場小幅上行,部分業內人士觀望心態較重。在國產鉀價格上行的帶動下,進口鉀市場價格或將進一步走高。國內硫酸鉀市場在短期內或將維持低迷、倒掛的行情。
浙江大洋生物相關負責人稱,雖然國際鉀肥價格維持高位,但是國內需求冷清,臨近春節貿易商需回籠資金,有意讓步銷售,以至于鉀肥價格松動。目前,鉀肥大合同談判尚無消息,但受國際貨源偏緊及白俄羅斯鉀肥受制裁事件影響,國內氯化鉀行情在短期內或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態勢,后期需重點關注大合同談判情況。他認為,待大合同簽訂后,國內鉀肥市場或有打破現有局勢的可能。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化肥價格受糧食價格影響較大。目前來看,在國際高糧價的帶動下,2022年的化肥需求總量也將隨之增加,供應緊張局面或持續一段時間,這或將支撐國際鉀肥價格維持堅挺走勢。他認為,國內鉀肥半數依賴進口,價格很大程度上受國際鉀肥行情影響,再加上國際疫情反復,預計短期內國內鉀肥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下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