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思考‖济麦22为何被誉为划时代品种?

作者:种业商务网 2024/12/30 10:26:58
小麦,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活了世界上40%的人口,提供了人类所需热能和蛋白质的20%。近年来,随着气候复杂多变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急需稳定性好、多抗广适、耐逆、品质优的小麦品种越来越迫切。其实,在小麦界,济麦22被誉为划时代的品种一点也不为过。它是我国适应性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用作亲本和研究材料最多的小麦品种之一,年最大推广面积3877万亩,连续10多年全国种植面积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超

小麥,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養活了世界上40%的人口,提供了人類所需熱能和蛋白質的20%。近年來,隨著氣候復雜多變及生產方式的改變,生產急需穩定性好、多抗廣適、耐逆、品質優的小麥品種越來越迫切。

圖片

其實,在小麥界,濟麥22被譽為劃時代的品種一點也不為過。它是我國適應性最廣、年推廣面積最大、用作親本和研究材料最多的小麥品種之一,年最大推廣面積3877萬畝,連續10多年全國種植面積第一,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5億畝。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1994年用935024作母本、935106作父本,經過5年系譜選育于1999年選育而成。國審麥2006018號;魯農審2006050號;皖引麥201001號;津審麥2010005號;豫引麥2011006號。

生物學特性:濟麥22為半冬性品種,中晚熟,成熟期比對照石4185晚1天,生育期239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起身拔節偏晚,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緊湊,旗葉深綠、上舉,長相清秀,穗層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飽滿,半角質。平均畝穗數40.4萬穗,穗粒數36.6粒,千粒重40.4克。莖稈彈性好,較抗倒伏。有早衰現象,熟相一般。

品質特點:2005-2006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濟麥22籽粒蛋白質(14%濕基)13.2%、濕面筋(14%濕基)35.2%、沉淀值(14%濕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時間4.0分鐘、穩定時間3.3分鐘。

抗性特點:2006年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濟麥22中抗至中感小麥條銹病,中抗小麥白粉病,感小麥葉銹病、小麥赤霉病和小麥紋枯病,中感至感小麥稈銹病。

產量表現:在2003-2005年山東省小麥品種中高肥組區域試驗中,濟麥22兩年平均畝產537.04千克,比對照魯麥14號增產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7.24千克,比對照濟麥19增產4.05%。

2004~2005年度濟麥22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7.06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5.03%(顯著);2005~2006年度濟麥22參加續試,平均畝產519.1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4.30%(顯著)。2005~2006年度濟麥22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6.9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2.05%。



圖片


安徽?。海ㄍ钜?01001)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色。株型半緊湊,旗葉挺舉,莖桿有蠟粉。分蘗力強,成穗較多,穗層整齊。抗寒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平均每畝有效穗數44.4萬,穗粒數35.1,千粒重42.0克,容重797克/升,長芒、長方型穗,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株高83厘米,熟與對照同期,熟相較好。 

抗性鑒定結果:2009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高抗條銹病和白粉病,高感葉銹病,赤霉病和紋枯病。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10g/L,粗蛋白(干基) 含量13.57%,濕面筋含量28.7%,吸水61.5mL/100g,面團形成時間3.2min,穩定時間3.0min,評價值51。

產量表現:在淮北半冬性組試驗,三次重復,平均畝產588.0公斤,比對照皖麥50增產13.5%,差異極顯著。8點匯總,7點增產,1點減產,一組第1位。



圖片


河南?。?豫引麥2011006號)

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種,平均全生育期231.4天,比對照周麥18晚熟0.4天。幼苗半匍匐,苗勢較壯,葉色深綠,冬前分蘗力強,冬季抗寒性較強;春季起身拔節快,兩極分化快,苗腳利索;株型半緊湊,臘質層厚,葉片寬短、上沖,2010、2011年兩年平均株高66.8-82cm, 莖稈彈性較好,抗倒性好;長方型穗、穗較大,碼密,結實性好,落黃好,受倒春寒影響小,灌漿速度慢;籽粒角質、飽滿度好,黑胚率低,容重高,籽粒商品外觀好。白粉病免疫,中感條銹病,高感赤霉病。成產三要素為:畝穗數43.3萬,穗粒數34.3粒,千粒重43.2g。2010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試:容重828g/L,粗蛋白(干基)14.6%,濕面筋33.4%,降落數值366s,沉淀值73.0mL,吸水量62.5%,形成時間3.2min,穩定時間2.7min,烘焙品質評分值63.2,出粉率69.7%。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度參加省冬Ⅱ組引種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475.3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4.5%;2010~2011年度參加省冬Ⅱ組引種試驗,11點匯總,10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49.2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3.0%。



圖片


天津:(津審麥2010005)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冬性,中晚熟。幼苗半匍匐,分蘗力、成穗率中等,株高69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硬質,平均畝穗數33.0萬,穗粒數33.4粒,千粒重45.4克。2009年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99.6%,死莖率0.4%。2010年抗寒鑒定結果:凍害級別5,越冬莖97.6%,死莖率2.4%。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感白粉?。⊿),高感葉銹?。℉S),中抗條銹病(MR)。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00克/升,粗蛋白質14.27%。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54.07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6.15公斤/畝)增產9.11%,增產極顯著,四個試點增產點率75%,居16個品種第五位。2008~2009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77.11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11.12公斤/畝)增產16.05%,五個試點增產點率60%,居11個參試品種第一位。2009~2010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50.91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6.35公斤/畝)增產8.30 %,四個試點增產。

圖片
圖片
圖片

業內多位育種老師總結其優點時表示,濟麥22親本的高配合力,其在適應性,補償性,自我調節和把控能力及優良性狀的善于傳遞等特點,成就了濟麥22的不平凡。

具體表現在:

1、適應性好,適種范圍廣。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山西、河北和天津等多個省份種植,均表現出色,并成為多地主推品種;

2、抗逆能力強。植株高度適合,莖稈彈性好,抗倒能力強;對環境(氣溫、光照、土壤水分養分、群體結構、植株光合能力和養分儲備及分配等)的不敏感,自身協調性好,開花散粉好,穗子完整,結實率高和產量高而穩定的的特點!抗后期干熱風能力較好,籽粒飽滿。

3、產量高。分蘗能力強,畝成穗數多。

4、品質優。蛋白質(14%濕基)13.2%、濕面筋(14%濕基)35.2%、沉淀值(14%濕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時間4.0分鐘、穩定時間3.3分鐘,是加工饅頭和面條的優質品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