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植保作业飞手:他们让农药肥料坐上“飞的”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連日來,溫州高溫紅色預警頻頻。隨著高溫持續“上強度”,鹿城田間地頭的工作熱度也逐漸攀升——一群植保作業飛手在其間忙碌不停,他們讓農藥肥料坐上“飛的”,為種植大戶追肥打藥送上“涼”策,助力水稻穩產豐收。
李鑫(左)正在跟同事調試植保無人機
下午3點半,在鹿城區藤橋鎮雅漾村的農田內,藤橋農事服務中心的植保作業飛手李鑫正跟同事一起調配藥劑。隨后,他們用身側的抽水泵將藥劑灌入植保無人機內,“飛防”的前期準備工作才算告一段落。一旁給抽水泵供電的發電機隆隆作響,不斷散發著熱氣,不過十來分鐘,李鑫身上的短袖就被汗水打濕了一半。
測試植保無人機的噴灑情況
“一個夏天下來,整個人都黑了兩個度。”李鑫告訴記者,眼下正是“晚稻”撒底肥、追肥、除草的高峰期,農戶的需求量比較大,每日夜間3點,他們便已扛著無人機下田,工作到10點左右回單位“躲會太陽”,等到下午3點30分左右再出來繼續為水稻追肥打藥。“除了防曬帽、防暑藥品和飲用水等防暑用品外,現場還有兩名飛手交替作業,確保準時準點安全地完成‘飛防’工作,為農戶節省時間和精力。”李鑫說。
植保無人機在田間作業
說話間,李鑫便已通過手機設定好植保無人機的飛行參數。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無人機開始緩緩地上升,沿著既定路線實施“飛防”作業。“高溫天氣對無人機的耐高溫性能也提出了挑戰。”李鑫跟記者介紹,“像我們現在用的這臺植保無人機,它的槳葉就已經升級為耐高溫的高性能槳葉,在高溫天氣下的載重量從70斤提升到了100斤左右。”
植保無人機“飛防”中(嘉豪 攝)
“以撒肥料為例,人工一天可能最多撒完10畝,如今有了‘防曬版’的植保無人機,一天200畝地不在話下,工作效率翻了20倍有余。”一旁正在指導“飛防”作業的藤橋農事服務中心經理沈曉朝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村民自己開展防治,一畝地成本在15元以上;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后,平均每畝成本也就10元左右,而且霧液噴灑更為均勻,效率更高。
如今,選擇使用植保無人機的農戶越來越多。藤橋農事服務中心內的這支植保無人機小隊,在4名常備隊員的基礎上,還培養了4名儲備飛手,以備不時之需。“現在越來越多的種植大戶看到了機械化的優勢,我們的訂單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僅這半個月,就已為3000余畝稻田提供無人機追肥打藥服務,未來3天也是訂單滿滿,農戶基本都要提前三四天來預約‘飛防’服務。”沈曉朝表示。
來源:潮新聞
原標題:高溫下的植保作業飛手:他們讓農藥肥料坐上“飛的”
鹿城 章溫曦 張嘉豪 記者 戚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