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状况

作者:国科农研院 2023/8/9 10:11:36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仅次于美国,每年种子用量约为1200万吨,市场价值190亿美元。七种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籽)的种子用量约为1000万吨,市场价值为135亿美元。我国的主要作物种子商品化率约为70%,其余种子来自农户上一季的自留种。商品种子的市场份额因商品而异,棉花的市场份额最高为88%,马铃薯种薯的市场份额最低为40%。根据官方报告,中国的水稻和小麦种子实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種子市場,僅次于美國,每年種子用量約為1200萬噸,市場價值190億美元。七種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麥、大豆、棉花、馬鈴薯和油菜籽)的種子用量約為1000萬噸,市場價值為135億美元。我國的主要作物種子商品化率約為70%,其余種子來自農戶上一季的自留種。商品種子的市場份額因商品而異,棉花的市場份額最高為88%,馬鈴薯種薯的市場份額最低為40%。根據官方報告,中國的水稻和小麥種子實現了自給自足,玉米和大豆種子幾乎自給自足。雖然國內蔬菜品種不斷完善,但仍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中國蔬菜種子的15%仍然依賴進口。


農業農村部《2022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2022年種子報告》)顯示,種子使用呈現出不同的趨勢。玉米種子使用量放緩,從2017年的28.65公斤/公頃下降到2021年的26.5公斤/公頃,主要是由于精準種植技術的日益普及;雜交水稻種子從2017年的16.8公斤/公頃增加到2021年的18.2公斤/公頃,主要是由于機械化水稻種植面積的增加。小麥種子產量從2017年的187.4公斤/公頃增加到2021年的214公斤/公頃,主要是由于播種密度增加。


根據農業農村部《2022年種子報告》,截至2021年底,持有有效營業執照的種子企業7668家。其中,從事玉米種子業務的企業數量為1920家;水稻種子1182;小麥種子1356;大豆種子506;棉籽202;油菜籽519;馬鈴薯種薯430;花生種子312;瓜子2638。(注:總數超過7668是因為有些公司同時生產多種種子,例如玉米種子和大豆種子)。


種子市場


2023年3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上發布2023年主要農作物種子供需數據(所有農作物種子的銷售年度為10月至次年9月)。主要信息如下:


? 玉米


由于玉米種子種植面積擴大,2022/23年度(10月至9月)中國雜交玉米種子產量預計為136萬噸,較2021/22年度增加31%。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23年雜交玉米種子面積增加了35%,達到244,000公頃,創過去六年新高。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玉米種子庫存較低。受西北、西南主產區天氣減產影響,2022年全國雜交玉米種子平均產量為5580公斤/公頃,處于近五年中位水平。甘肅省仍然是中國最大的玉米種子生產國,2022/23年度約占玉米種子總面積的48%。


2022/23年度中國玉米種子供應總量預計為165萬噸,其中結轉庫存為29萬噸。農業農村部估計2022/23年雜交玉米種子用量為115萬噸,導致庫存增加至500,000噸。價格方面,預計全國玉米平均銷售價格為人民幣35.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4%。然而,業內人士預計價格將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生產成本較上年上漲20%。

 

? 水稻


由于種植面積擴大,2022/23年度雜交水稻種子產量預計為28萬噸,較2021/22年度增加5%。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23年雜交水稻種子面積增加了25%,達到131,000公頃。13.1萬公頃中,早稻1.61萬公頃,中稻8.4萬公頃,晚稻3.1萬公頃。由于天氣條件惡劣,2022/23年度雜交水稻種子的平均產量為2160公斤/公頃,比上年減少約22%。


2022/23年度雜交水稻種子總供應量估計為33萬噸,2022/23年度雜交水稻種子總需求(國內使用和出口)估計為27萬噸,由于平均種子較高,比2021/22年度增加15%用途和更大的雜交水稻面積。價格方面,雜交水稻種子全國平均銷售價格預計為人民幣78.4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4%。


預計2022/23年常規水稻種子產量為118萬噸,比2021/22年增加24%。農業農村部預計2021/22年常規水稻種子需求量為602,000噸,由于雜交水稻種植規模擴大,較2021/22年減少5%。價格方面,預計全國常規水稻種子平均銷售價格為人民幣10.6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4%。

 

? 大豆


2022/23年度大豆種子產量預計為88萬噸,比2021/22年度增加17%。中國大豆種子供應充足,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貿易


由于占中國種子進口總量近80%的草籽的進口量減少,預計2022/23年度中國種子進口量將比2021/22年度減少25%(見下文草籽進口部分)。由于玉米、小麥、水稻和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市場準入限制,以及中國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中國進口的主糧種子相對較少。蔬菜和草籽是進口種子的前兩位,分別占中國2021/22年度種子進口總量和金額的78%和80%。美國仍然是中國最大的種子供應國,占中國2020/21年度種植種子進口額的28%,其次是智利(11%)、丹麥(10%)、泰國(6%)和日本(5%的)。參見下圖3。


640.png


? 蔬菜種子進口


由于中國對高端和特種蔬菜種子的需求增加,預計2022/23年度中國蔬菜種子進口量為11,500噸,較2021/22年度增長約10%。此外,據行業統計,近三年我國蔬菜面積保持1.5-2%的增長速度,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蔬菜需求。


農業農村部數據估計,中國蔬菜種子年用量為10萬噸,過去五年進口量為9000-10500噸,約占蔬菜種子總用量的10%。


中國蔬菜種子公司越來越多地在海外生產種子,特別是在南美,利用相似的氣候和反季節的優勢,然后將種子再出口到中國。中國主要進口蔬菜種子是番茄、西蘭花、胡蘿卜、洋蔥和菠菜。


按數量計算,意大利、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丹麥供應了2021/22年度中國蔬菜種子進口量的90%。美國雖然占中國蔬菜種子進口量不到1%,但由于單價較高,進口額占中國蔬菜種子進口量的12%,落后于同樣占2%的智利,但占進口額的23%。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22年度從美國進口蔬菜種子的價格為每噸173,984美元,而從智利進口的蔬菜種子價格為每噸314,022美元,而中國所有進口商的平均價格為每噸26690美元。


? 草籽進口


由于國內需求疲軟和庫存高,預計2022/23年草籽(苜蓿、黑麥、羊茅、三葉草、燕麥和肯塔基草)進口量較2021/22年下降35%。盡管價格飆升,但中國2021/22年度草籽進口量并未如預期下降,主要是由于黑麥草種子進口量較高,占中國草籽進口總量的63%。2021/22年黑麥草種子進口量增長30%,但平均進口價格較上年增長59%。特別是,由于產量下降,從美國進口的黑麥草種子價格上漲了80%。


盡管價格較高,但對供應短缺的擔憂和對2020/21年強勁銷售的預期促使進口商囤貨。中國進口商增加了從阿根廷、丹麥和新西蘭的采購,同時減少了從美國的進口。因此,2021/22年度中國從美國的黑麥草種子進口量下降了28%,而從阿根廷、丹麥和新西蘭的進口量分別增加了538%、62%和60%。然而,由于疫情和經濟衰退的影響,2021/22年度草籽(包括飼料種子和草坪種子)的需求疲軟。高進口量已轉化為庫存,這將進一步減少2022/23年度的進口量。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23年前5個月,中國草籽進口量較2021/22年度同期下降65%。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進口量大幅下降,庫存正在減少,預計下半年進口量將出現反彈。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2020年,我國飼料種植面積約為530萬公頃,其中青貯玉米250萬公頃,燕麥草和黑麥草67萬公頃,苜蓿43萬公頃。我國飼草產量將從2020年的7160萬噸增至2025年的9800萬噸。雖然《規劃》目標到20252年將飼草種子(含青貯玉米種子)總體自給率提高到70%,但業界存疑考慮到我國牧草種子育種能力低、生產成本高、耕地面積有限。


640 (1).png


? 出口


預計中國2022/23年度種子出口量為3萬噸,較2021/22年度下降約10%,原因是水稻種子出口量下降,占中國種子出口總量70%以上。2021/22年度,水稻種子占中國種子出口總量的76%,但按價值計算僅占34%。與此同時,2021/22年度蔬菜種子占種子出口總量的12%,而按價值計算則占46%。


預計中國2022/23年度雜交水稻種子出口量為22,000噸,比2021/22年度減少約12%。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中國水稻種子公司和跨國種子公司在其國家的投資,傳統水稻種子進口國可能會減少進口,增加本地生產的水稻種子供應。巴基斯坦、菲律賓和越南是中國水稻種子的最大買家,三國合計占2021/22年度中國水稻種子出口總量的97%。


預計中國2022/23年度蔬菜種子出口量為3900噸,與上年持平。據業內人士透露,出口的蔬菜種子大部分是由外國企業承包的(外國企業委托中國生產商生產指定種子,然后出口給他們),主要包括番茄、生菜、豆類和卷心菜種子。


主要出口蔬菜種子包括番茄、生菜、豆類和卷心菜。越南、荷蘭、意大利、韓國和美國是中國出口蔬菜種子的最大買家,約占2021/22年度中國蔬菜種子出口的55%。



參考信息:

https://www.fas.usda.gov/data/china-planting-seed-2023-annual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