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抗高温品种,是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的育种目标→

作者:种业商务网 2025/1/14 16:20:19
据统计,全球气温每升高1℃,玉米产量就会减少7.4%,超过水稻(减少3.2%)的减产幅度。当高温胁迫与开花期同时发生时,这种影响将被放大。有大量研究涉及高温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包括开花模式、花粉活力、授粉和受精以及早期种子发育。花前和花后高温胁迫都会破坏开花模式,削弱生殖器官的生育能力。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花前高温胁迫主要影响器官形态,而花后高温胁迫主要影响器官的结实率和产量。雄穗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雌

據統計,全球氣溫每升高1℃,玉米產量就會減少7.4%,超過水稻(減少3.2%)的減產幅度。當高溫脅迫與開花期同時發生時,這種影響將被放大。有大量研究涉及高溫脅迫對玉米的影響,包括開花模式、花粉活力、授粉和受精以及早期種子發育?;ㄇ昂突ê蟾邷孛{迫都會破壞開花模式,削弱生殖器官的生育能力。但兩者的區別在于,花前高溫脅迫主要影響器官形態,而花后高溫脅迫主要影響器官的結實率和產量。

雄穗對溫度的敏感性高于雌穗,表現在雄穗的器官溫度幾乎與氣溫相等。然而,與雌穗相比,雄穗似乎更容易受到不利條件的影響,尤其是高溫脅迫,因為雄穗直接暴露在外部環境中,而雌穗則處于上部葉片的遮蔽和苞葉的保護之下。在形態學層面上,高溫脅迫不僅會減少雄穗分枝數,還會顯著減少小穗數,從而進一步影響花粉脫落量,最終導致嚴重減產。

圖1S展示了耐熱玉米品種ZD958在不同生長階段(主要是開花前)受到高溫脅迫后雄穗分枝和小穗數量的相對減少情況,耐熱品種ZD958與熱敏感品種XY335控溫和高溫處理后雄穗表型特征,以及控溫和高溫脅迫下玉米穎片開放及花藥裂開孔對比。綜上所述,玉米生長發育的V12-VT期熱脅迫顯著降低了雄穗大小和花藥開裂面積,使花粉難以分散,甚至雄穗敗育。

圖1S.高溫脅迫對玉米雄穗形態的影響。
(A)高溫脅迫下玉米雄穗表型受損;(B、C)不同時期高溫脅迫處理下,玉米雄穗分枝數和小穗數相對減少的百分比;
(D)高溫脅迫對玉米雄穗發育的影響(耐熱ZD958;熱敏感XY335);(E)Qi319在CK(32/22°C)和高溫脅迫(38/28°C)下穎片開放比較圖像;(F)XY335在CK(30°C)和高溫脅迫(40°C)下花藥裂開孔的比較圖像。
備注:圖1S(A)、(B)、(C)、(E)、(F)引自論文Heat stress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in maize: unveiling the most pivotal factors and the greatest opportunities;(D)引自論文Maize (Zea mays L.) responses to heat stress: Mechanisms that disrupt the development and hormone balance of tassels and pollen.

徐州試驗地播種時間在5月底,自播種后徐州地區氣候條件較往年復雜多變。主要表現在7月上旬陰雨寡照,日平均氣溫較往年低2℃左右;中下旬迅速轉入高溫伏旱,尤其是下旬日平均氣溫較往年高出4℃左右;8月初持續高溫,較往年高出2.5℃左右。此時期正是玉米發育的V10-VT階段,對高溫、干旱脅迫高度敏感。

下圖展示的種質包括育種家常用系及育種中間材料,從圖中自交系雄穗的表型可以看出,不同血緣類型自交系在高溫熱害脅迫下雄穗表型差異較顯著。5003、8112、478及7922的雄穗發育較正常,但散粉困難(圖1)。Z58改良類雄穗分枝及小穗數量均顯著減少,屬于雄穗發育異常;昌7-2、昌7-2改良系的雄穗發育較正常,也可以正常散粉(圖2);DK母本類與DK父本類雄穗分枝及小穗數量均顯著減少,屬于雄穗發育異常(圖3)。4CV、4CV/C7-2及4CV/Iodent雄穗發育較正常,散粉能力較昌7系差,NSS雄穗發育異常(圖4)。78599選系中的D299及X178雄穗發育較正常,也可正常散粉,97922及78698選系發育較正常,但散粉能力較78599選系差(圖5)。X系、黃旅雄穗發育較正常,但散粉困難,X系、黃旅融入熱源后雄穗發育較正常,也可正常散粉(圖6)。其他在高溫熱害環境下雄穗表型較正常的種質還有H/Suwan1、P25(PB類)、3336/P類、LH196((B73/A632)/(B73/H93))(圖7)。

在極端高溫天氣下,不同血緣類型自交系雄穗耐熱性差異顯著,總體上父本類較母本類更耐高溫,PB類耐高溫較為突出,國內Reid聚集了美雜選的優良基因,因此具備了一定的耐熱性;Z58改良系耐熱性較差;DK母本類與父本類對于高溫環境都非常敏感;父本類C7-2及改良系、4CV及改良系都具備一定的耐熱能力;PB群及溫熱改良系表現出較出色的耐熱性。

此前多位老師在南北學院發表過玉米種質高溫熱害相關的文章,孫琦在《高溫熱害下玉米種質資源花粉活力及結實率的鑒定》一文中得出,玉米雜種優勢群的花粉活力依次為PB群>黃改>PA>外來種質>旅大紅骨>過期國外自交系>國外雜交種選系;何代元在《2023年黃淮海夏玉米高溫影響的探討》一文中指出,NSS與SS庫群中國外的遺傳成分的耐高溫能力較差,黃改系與SS加一定量的PB種質耐高溫能力較好,Z58改良系的耐高溫表現不同;孫志考在《關于黃淮海耐熱性表型的簡單鑒定方法》一文中表明,根據相對結實率結果,自交系Z58為中間型,C7-2為較耐熱型,PH6WC為熱敏感型,PH4CV為較耐熱型。

最后引用趙洪軍老師的一句話:選育抗高溫品種,是未來100年內育種人難以改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Mcnellie J P , Chen J , Li X ,et al.Genetic Mapping of Foliar and Tassel Heat Stress Tolerance in Maize[J].Crop Science,2018.
[2] 唐文峰.黃改系在黃淮海玉米育種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農業科技,2021,(05):5-8.
[3] Jing S ,Huiqin W ,Hao R , et al. Maize (Zea mays L.) responses to heat stress: mechanisms that disrupt the development and hormone balance of tassels and pollen.[J].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2023.
[4] Xuanlong L ,Qian Y ,Fen M , et al. Heat stress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in maize: unveiling the most pivotal factors and the biggest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24.

來源:南北學苑  孫東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