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这遍药有多重要?很多农民不知道
小麥進入返青期拔節期,
小麥的根莖部病害也將開始侵染。
農戶往往忽視這一遍藥的重要性,
造成后期產量的損失。
返青期科學合理的用藥,
是防治小麥根莖部病害的最后有利時機,
也是提高小麥產量的關鍵節點。
那么如何做好返青期的管理呢?
小麥返青、拔節期
當小麥麥苗新葉(春生一葉)長到1-2cm時小麥近入返青拔節期,這個時期是決定畝穗數和小花分化、退化的關鍵時期,也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小麥返青、拔節期如何管理,小麥返青、拔節期管理要點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01返青期小麥管理的目標
促弱苗,防撇頭,提高成穗率;控旺苗,防倒伏;壯苗先控后促,使其穩健生長。而返青期控制倒伏又是小麥栽培的一項關鍵技術。
02拔節期管理的主攻目標
促使莖葉健壯生長,使其根系發達,進一步穩定穗數,增加粒數。待節定長,第三節開始伸長時,每畝追施5千克尿素,施后澆水。旱地小麥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待節定長,第三節開始伸長時,每畝追施5公斤尿素,施后澆水。旱地小麥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為促進小麥的早返青、年后分蘗,使其穩健生長,保證蘗壯、穗足,同時爭取后期大穗,管理上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治小麥紋枯病
第一次用藥時間掌握在2月中旬,用50%咪鮮胺猛鹽10克+430克/升戊唑醇或20%三唑酮60~80克兌水30千克,對準小麥莖基部噴霧,15天一次,連噴兩次,對防治紋枯病效果明顯,同時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旺長作用。
2、防治小麥吸漿蟲
近幾年,吸漿蟲在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應及早做好測報和防治,以大大壓低小麥吸漿蟲基數。當小麥吸漿幼蟲在地表活動時,每畝用40%甲基異硫磷乳油150~200毫升兌適量水,拌細土25千克制成毒土,順麥壟均勻撒施,然后淺鋤,使藥劑翻入土中,再澆水。也可以每畝用3%甲基異硫磷顆粒劑1.5~2千克拌細土20千克均勻撒施于土表。或者噴施5%啶蟲咪40~50毫升兌15--30千克水均勻噴施。
3、化學除草
麥田一般采用化學除草方法,其用工少、效益高,噴藥時間應控制在返青后至拔節前,拔節后禁止用藥。一般選擇在中午11-14點噴藥,要求溫度10℃以上。噴藥應噴全、噴勻,嚴禁重噴、漏噴。
4、追肥
返青肥要因苗追施。對于冬前長勢較弱、遲播生長慢、脫肥的麥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溫回升時搶墑追施,返青肥對于促進麥苗由弱轉壯、增加畝穗數有重要作用。但對于苗數較多、偏旺且未脫肥的麥田,則可不施返青肥。該類麥田的追肥可推遲到起身時(3月上旬),以控制無效分蘗,達到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畝穗數的目的。
5、澆返青水
澆返青水要看地、看苗靈活掌握。若冬前未澆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時比較干旱的麥田,則可適當早澆返青水,但水量不宜過大,更不能大水漫灌。若冬水澆灌適時,麥苗生長健壯的麥田,則可適當晚澆返青水;晚播麥若墑情較好,也應晚澆返青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返青。澆返青水的具體時間一般為2月下旬-3月上中旬。
6、麥田控旺
是否進行控旺,因品種和長勢而異。長勢較弱、生長緩慢的麥田控旺要看后期長勢酌情開展。對于播種量大、年后長勢快的是控旺的好時機。對麥田進行控旺,是為了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防止后期倒伏。
以上就是小麥返青、拔節期如何管理,小麥返青、拔節期管理要點的相關知識,小麥返青至拔節期是小麥以營養生長為主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的重要時期,是決定小麥單位面積穗數和穗粒數的關鍵時期,也是調控小麥群體的后時期,因此農民伯伯要注意加強相關的病蟲害管理,從而為小麥高產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