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防早霜促早熟技术意见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 2022/9/7 11:20:22
当前,东北地区水稻进入抽穗灌浆期,玉米进入灌浆蜡熟期,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是产量形成和粒重增加的关键时期。8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光照正常,降水10—50毫米,气温偏低2—4℃,各作物灌浆速度有所减缓,可能增大后期遭遇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风险。为促进水稻、玉米、大豆安全成熟,提出以“两防一促”为重点的技术意见。防早霜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气温变化和霜冻实时监测情况,适时发布早霜预警信

當前,東北地區水稻進入抽穗灌漿期,玉米進入灌漿蠟熟期,大豆進入結莢鼓粒期,是產量形成和粒重增加的關鍵時期。8月下旬以來,東北地區大部光照正常,降水10—50毫米,氣溫偏低2—4℃,各作物灌漿速度有所減緩,可能增大后期遭遇障礙型冷害和延遲型冷害風險。為促進水稻、玉米、大豆安全成熟,提出以“兩防一促”為重點的技術意見。

圖片

防早霜


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氣溫變化和霜凍實時監測情況,適時發布早霜預警信息。及早做好各項物資和技術準備,有條件的可使用智能型防霜凍煙霧發生器,霜凍發生時自動產生大量煙霧并釋放熱量達到防凍效果。9月中旬有輕霜時提前噴施抗寒制劑,水稻可灌一次淺水減輕危害,大豆可葉面噴施蕓苔素內酯等增強植株抗寒性。也可通過人工熏煙防霜,在地塊的上風口,放置秸稈、樹葉、雜草等并點燃,慢慢熏燒,使地面籠罩一層煙霧,提高局部環境溫度,有效減輕早霜影響。

圖片

防病蟲


加強監測預警,抓住晴好天氣進行噴藥防治。水稻孕穗末期和齊穗期防治水稻穗頸瘟,抽穗后15天防治水稻粒瘟和枝梗瘟;玉米重點關注大斑病、粘蟲、草地螟等;大豆重點防治食心蟲。病蟲防治可與噴施葉面肥、調節劑同時作業,實現防病、防蟲、減災、提質、增產的多重效果。

圖片

促早熟


水稻采用干濕間歇灌溉、適當增施粒肥等水肥調節措施,使生殖生長敏感期盡可能避開低溫,減少空殼率;后期稻田不宜過早斷水,盡量保持根系活力,延長灌漿時間。玉米通過一噴多促、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等,促進光合產物積累,可適時晚收,充分利用玉米后熟作用,增加粒重,貪青晚熟的可在收獲前10天噴脫水劑,加速籽粒脫水。大豆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補充養分,增強植株抗逆、抗寒能力,同時適當增施鉬酸銨、硼砂等微肥,噴施時間以下午4點后為宜。此外,通過拔凈田間大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也可促進大豆后期發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