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病害 双重胁迫!黄淮海夏玉米未来路在何方?
2024/9/10 9:29:03
玉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除了食用外,63%用于饲料,27%用于工业,我国玉米总产量第一,播种面积第一,但玉米的消费缺口仍在2000万吨以上,2023年的全年进口总量为2700多万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尽早实现自给自足,是育种人当前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玉米平均单产偏低,且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商品品质差。黄淮海地区地势平坦,雨量充沛,适合作物生长,产量喜人。但近年来
1、易機收
由機械穗收發展到機械粒收,中長穗、苞葉層數少、苞葉薄、穗軸堅硬、后期灌漿快脫水快,收獲時籽粒含水量不高于25%(28%),成熟后田間站稈15天以上。
2、早熟
鄭單958在山東平均熟期105天,河南為100天左右。
目標:需要比現有主推品種提前5天左右,熟期在95-100天品種。
種質來源:德國、法國等歐洲種質;美國早熟種質 。
3、耐密
目前生產密度為4500株/畝左右。
目標:5000-5500株/畝品種。
鑒定措施:鑒定試驗密度5500-6000株/畝。
4、抗倒伏/倒折
抗倒伏已經成為品種能否大面積推廣的決定因素。唐四平頭選系普遍存在抗倒性較差的現象,缺乏國內優異抗倒遺傳群體;
解決途徑:利用美國瑞德和歐洲抗倒種質。
5、耐高溫、適應環境能力強
花粉量要大、花粉活力要強、具有耐高溫能力;花絲吐絲集中,接受花粉能力強,易受精。孕穗期對環境適應能力好。
6、抗主要病蟲害
具有抗莖基腐病、銹病、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粗縮病等主要病害,以及玉米螟、蚜蟲等主要蟲害。
7、掉穗率低、易脫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