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霉病进入高发期,危害特别严重,可要注意防治

作者:农业技术中心 2025/2/10 17:04:17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在我国大部分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叶部病害,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后使叶片变黄枯萎干枯,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其它生理功能,导致西红柿大幅度减产。一、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花和果实,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

番茄葉霉病俗稱“黑毛病”,在我國大部分番茄種植區均有發生。是保護地番茄上的重要葉部病害,該病主要侵害葉片。發病后使葉片變黃枯萎干枯,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和其它生理功能,導致西紅柿大幅度減產。

一、發病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莖、花和果實,初期葉片正面出現黃綠色、邊緣不明顯的斑點,葉背面出現灰白色霉層,后霉層變為淡褐至深褐色;濕度大時,葉片表面病斑也可長出霉層。病害常由下部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蔓延,發病嚴重時霉層布滿葉背,葉片卷曲,整株葉片呈黃褐色干枯。嫩莖和果柄上也可產生相似的病斑,花器發病易脫落。果實發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圓形或不規則斑塊,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初期癥狀

圖片

中期癥狀

圖片

后期癥狀

圖片

放大后癥狀

圖片

葉背癥狀

二、病原

病原菌 (Fulvia fulva(Cooke)Cif.),為半知菌亞門褐孢霉屬真菌,異名為黃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從氣孔伸出,稍有分枝,初無色,后呈褐色,有1-10個隔膜,大部分細胞上部偏向一側膨大。其上產生分生孢子,產孢細胞單芽生或多芽生,合軸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鏈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圓柱形或橢圓形,初無色,單孢,后變為褐色,中間長出隔膜,形成2個細胞,分生孢子大小為14~38μmx5~9μm。

圖片

病原菌形態

病菌生長發育溫度為9℃~34℃,最適溫度是20~25℃。在最適溫度且濕度較大(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僅需10天到半月就可普遍發病。 

三、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在病殘體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上或潛伏在種皮內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從病殘體上越冬的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以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另外,播種帶菌的種子也可引起初侵染。該病有多次再侵染,病菌萌發后,從寄主葉背面的氣孔侵入,菌絲在細胞間蔓延,并產生吸器伸入細胞內吸取水分和養分,形成病斑。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斑上又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不斷再侵染。病菌也可從萼片、花梗的氣孔侵入,并能進入子房,潛伏在種皮上。

四、發病原因

該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發病最適氣候條件為溫度20~25℃,相對濕度95%以上。利于病菌侵染;連陰雨天,棚內通風不良,棚內濕度大、光照弱、發病重,偏施氮肥,長勢過旺,發病重。

圖片


五、防治方法

1、選擇抗葉霉病強的一些品種,目前市場上抗葉霉病的品種很多,比較好的有中研988、硬粉8號、浙粉702、佳粉17、中雜7號、沈粉3號等許多品種。可根據不同栽培季節和栽培方式選擇適合當地市場的品種。

2、種子消毒。種子在播種前,可先用55℃溫水浸種20分鐘,并不斷攪拌,再用30℃溫水浸種3~5小時,撈出后沖洗干凈后,再用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按照1:300比例進行拌種,晾干后催芽,可殺死種子所帶的病菌。

3、高溫燜棚。選擇晴天中午時間,當棚溫達到35℃以上時,給予兩個小時左右的高溫處理,然后及時通風降溫,對病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4、實行輪作:對于發病比較嚴重的地塊,可與非茄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也可有效減輕發病。

5、清潔田園:番茄在移栽前要清理干凈前茬的老殘病枝葉,田間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帶出棚外深埋或燒毀。

6、加強田間管理:定植時,一定要覆蓋地膜,澆水要用膜下暗灌或膜下滴灌,以減少田間空氣濕度。及時整枝打杈,增施P、K肥,避免植株過旺生長。保持田間通風透光。

7、藥劑防治。葉霉病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加強管理措施。一旦田間感染葉霉病,很難進行根除。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選擇以下藥劑進行預防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5.7-53.6克/畝,兌水30升,對全株進行均勻噴霧;

250克/升嘧菌酯懸浮劑75-90毫升/畝,兌水40~50公斤,連續噴藥防治;

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20-140克/畝,兌水30~50公斤,均勻噴霧;

10%氟硅唑水乳劑40-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對全株葉片上下均勻噴霧。

一般每7天噴1次,以上幾種藥劑交替使用,定期防治。

發病嚴重時,可選用以下藥劑或配方進行防治:

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0-30毫升/畝,用水量30~80升,對全株莖葉進行均勻噴霧;

55%多抗·丙森鋅可濕性粉劑150-200克/畝,用水量50公斤,對全株葉片進行均勻噴霧;

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20-3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400克/升克菌·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

30%春雷·霜霉威水劑90-150毫升/畝,兌水30~60公斤,全株均勻噴霧

視病情,一般每隔7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因為霉菌都在葉背面,所以噴藥時注意噴葉背面。打藥時間要早,打藥要均勻,

陰雨天氣,也可用40%百菌清煙霧劑進行熏蒸,每畝250~300克,傍晚開始熏煙,第二天通風換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