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企加速资源整合布局!转基因商业化落地、 优秀储备企业有望获益
從年初的一號文件開始,到年末的三農工作會議,2023年注定是國內種業飛速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國內種業振興取得多項成果:多家種企沖刺上市、頭部種企資源整合、″國家隊″入局和生物育種產業化落地。
展望新的一年,國內相關頭部企業布局有望繼續加速,種業多強競爭的局面或逐漸形成。此外,隨著轉基因品種審定的落地,生物育種產業化也將正式拉開帷幕,隆平高科(000998.SZ)、大北農(002385.SZ)、登海種業(002041.SZ)、中種集團等企業有望優先受益。
″隨著轉基因商業化落地,擁有優秀轉基因技術儲備的企業就有可能進一步在商業價值上領先,更有望優先受益。″有專家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另有機構認為,預計轉基因放開五年后(即2028年),我國轉基因玉米滲透率將達到90%,擁有儲備品種優勢和轉基因先發優勢的龍頭種企有望迎來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資本青睞,種企加速資源整合布局
《一號文件》拉開了2023年種業振興列車飛馳的序幕。
資源整合、兼并重組是今年種業之路的一大亮點。以隆平高科為例,隆平高科在今年公告籌劃現金收購隆平發展7.14%股份并對其實施控股,而在此前,公司公告擬收購福建科力種業51%股權和宣晟種業51%股權,種企并購重組動作加速。
此外,″國家隊″也相繼入局,國投集團注資40億元成立國投種業布局生物育種產業,擬10.94億元收購豐樂種業20%股份并取得控股權,四川、河南等14個省份相繼組建種業集團等。
種企兼并重組的背后,今年的種企集中度也有望進一步實現提升。事實上,我國種企一直面臨小、散、多等局面,″目前國內種企資源整合正在加速,國內種企可能迎來更多優秀種企競爭的局面,在這個風口下,甚至有可能誕生出種企巨頭。其實兼并重組是種業發展的一個必經過程,競爭下才能推陳出新,種子市場現在已經從‘量’變為從‘質’的競爭,優質的品種才是種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業內人士表示。
兼并重組也的確是種企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諸如孟山都、先正達、德國KWS公司等為首的大型跨國種子企業,在經過兼并重組后其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優勢也日益顯現,優秀的標的整合是種企向育、繁、推一體化方向發展的關鍵一步,有助于提高中國種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統大型種企加碼資源整合布局的同時,也有企業沖刺資本市場,如康樂種業、先正達等。″種企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更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從今年來看,不僅國家隊入局種業,現在資本市場也開始逐漸青睞種企。″某種企人士認為。
轉基因元年開啟? 優秀儲備企業有望獲益
12月20日的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則拉開了2024年種業的新征程,種業振興將仍是2024年的主題。
會議指出,要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有機構認為:種子作為″農業芯片″,是當前和未來農業科技攻關的核心。在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及種業振興行動加速推進背景下,預計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將持續深入推進,農作物及畜禽種業企業將獲得政策的強力支持。
展望2024年,轉基因產業化成了繞不開的重點,在今年末51個轉基因品種審定落地的情況下,轉基因產業化或也將正式拉開序幕。″相關轉基因品種審定的落地,能夠讓轉基因品種后續能夠有序合法的示范推廣,轉基因的商業化進程也將加速,這對于種子行業來說算得上關鍵的一步。″有專家向記者表示。
轉基因產業化序幕的逐漸拉開,更有望促使擁有優秀儲備的企業優先獲益。據此前的品種審定通過來看,隆平高科子公司聯創種業、巡天農業、惠民農業旗下共計8款轉基因玉米品種通過審定,登海種業(002041.SZ)的登海605D和登海 533D也通過審定。此外,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也有4個轉基因玉米品種通過審定。轉基因大豆方面,大北農則有多個品種通過審定,其中包括脈育526、脈育503、脈育511、脈育511、脈育579、脈育565等。
前述專家認為,″生物育種未來還將作為一個重點方向來進行攻堅,其對于糧食的提質增產能帶來巨大的影響。而擁有性轉占比較高的公司在轉基因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將優先享受紅利。″
從性狀收費方面來看,優秀儲備種企也有望享受更多紅利。此前有種企表示:農民每畝增加收入200元以上基礎上,收取10%-15%的費用(每畝20-25元),轉基因技術創造出的價值,大部分留給農民,少部分由性狀公司和種子公司共同分享,其中 40%由性狀公司獲得,剩余60%在種業企業、經銷商、零售商之間分配。
有券商研報指出,首批品種審定正式落地,我國種業將迎來嶄新時期,行業開啟規模擴容和格局優化。預計具備先發優勢的性狀公司即將進入業績兌現期;率先獲得轉基因審定品種的龍頭玉米種子公司,將迎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