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江苏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完成立法

作者: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官网 新媒体 2025/1/17 14:00:58
1月14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在尚无上位法支持的情况下,江苏率先在全国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完成的省级立法事项。1月14日下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就本次常委
1月14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是在尚無上位法支持的情況下,江蘇率先在全國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探索完成的省級立法事項1月14日下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池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曹麗虹,就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法規進行解讀并接受記者提問。
圖片

NEWS

關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

夏正芳: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將于3月1日起施行。《決定》共24條,通過法規決定的形式,規范、促進、保障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對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明確總體要求,落實工作責任。明晰農業社會化服務定義,明確了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目標和基本原則;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涉農街道辦事處屬地責任和村(居)民委員會協助要求。(二)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創新服務方式。加強各級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供銷合作社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優勢,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三)強化要素保障,聚焦現實需要。《決定》從用地、用水、用電以及財政、金融、保險、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科技、人才支持等方面作規定。還要求相關部門改善農業生產經營基礎設施,為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造條件。

圖片

回答記者提問

Q


省電臺記者:據了解,今天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是我國省級層面第一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領域的立法,那么《決定》有何亮點和創新之處?

曹麗虹:決定是在尚無上位法支持的情況下,我省率先在全國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探索完成的省級立法事項,主要亮點和創新之處體現在主體培育和支持政策兩個方面。在主體培育方面,從公益性社會化服務、供銷合作社提供社會化服務和經營性社會化服務三個層面,分別明確對社會化服務主體的支持方向。在支持政策方面,在堅持發展農技推廣等公益性服務基礎上,突出支持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社會化服務。決定針對農業社會化服務中亟需解決的難點問題明確支持政策,必將對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Q


人民與權力記者: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明確要求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并將“支持建設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作為下一步的重要改革事項,請問《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在支持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方面做了哪些規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如何推進這項工作?

曹麗虹: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決定》貫徹落實省委部署,明確有條件的地方根據農業社會化服務實際,因地制宜統籌各類資源,支持各類主體建設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小農戶和其他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全過程全鏈條的綜合性服務。下一步工作推進中,將堅持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以縣域為單位、以規劃為引領,依托現有農技推廣服務力量和農業社會化服務資源,因地制宜推進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可單獨建設也可整合設置,分別建成綜合服務中心(農技)、綜合服務中心(農事)或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農事)。其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以公益性為主線、綜合服務中心(農事)以市場化為主線。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也可以選擇區域內具備條件的綜合服務中心(農事)一并建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農事)。我們鼓勵各地探索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和綜合服務中心(農事)配套建設模式。

Q


揚子晚報記者:剛才曹廳長對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闡述,結合《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中明確的“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化、智慧化水平”的要求,我省將如何增強對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智慧化管理?

曹麗虹:《決定》明確,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利用遙感、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和無人機、導航定位終端、作業監測等智能裝備以及各類數據平臺,對農業生產過程、生產環境、服務質量等進行監測,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我們將在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中,重點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配置具備輔助駕駛、北斗定位、作業監測等功能的智能農機裝備。另一方面,支持配置傳感器、高清攝像頭、遙感無人機等苗情、病蟲情、墑情、災情監測智能化設備,對區域內省市縣植保植檢站、耕地環境站已建設運維并符合要求的農情監測智能化裝備,原則上納入綜合服務中心共享使用。

總之,我省將依托“蘇農云”平臺,統籌構建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業農村指揮調度中心,充分利用現有智能化監測設備和網絡攝像頭等資源,實現基于預警信息的應急調度和日常調度功能,為農業防災減災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曹麗虹表示,當前江蘇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達7.4萬多家。通過法規決定的形式,規范、促進、保障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有利于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對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官網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