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初审

作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4/20 14:04:15
关于上海市七届三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要求,现将上海市七届二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日(自2024年4月10日至2024年5月9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异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说

關于上海市七屆三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



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要求,現將上海市七屆二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0日(自2024年4月10日至2024年5月9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可向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反映,并提供書面說明材料,包括異議內容、異議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異議單位書面說明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李茂柏(郵編:201103,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吳中路628號,電話:021-64052246)。

附件:1. 上海市七屆三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目錄

2. 上海市七屆三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2024年4月10日

圖片

圖片

附件2


上海市七屆三次農作物品種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1

品種名稱:弘優36

申 請 者:上海弘輝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上海弘輝種業有限公司、張潔、莊軍、胡杰、顧春軍、張睿佳

品種來源:弘2A×R336

特征特性: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8.0天,比對照花優14早熟5.0天。該品種株型緊湊,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弱,成穗率中等,穗粒數較多,粒型中等,熟期轉色好。株高106.4厘米,穗長17.0厘米,畝有效穗17.2萬,每穗總粒數185.5粒,結實率88.4%,千粒重26.1克。稻瘟病綜合指數4.2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評價為抗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9.6%,堊白粒率14%,堊白度2.8%,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8.5%,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T/T 593-2021)標準優質二等食用粳稻品種品質規定要求。

產量表現:2021年參加市雜交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742.4千克, 比對照花優14增產0.8%,增產不顯著;2022年續試,平均畝產700.0千克,比對照增產7.6%,增產極顯著。2023年參加市雜交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14.5千克,比對照增產1.4%,增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作小苗機插栽培,5月中下旬播種,畝用種量2.0~2.5千克,畝基本苗4~6萬。2. 肥料運籌上以控氮增磷鉀為原則,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大田每畝施純氮18~20千克,N:P:K之比力爭達1:0.5:0.75。3. 合理水漿管理,好氣灌溉,增加間歇脫水時間,改善根系的生長環境,做到青稈活熟。4. 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2

品種名稱:嘉優12號

申 請 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嘉興市登豐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嘉興市登豐種業有限公司、高榮村、張呈祥、蘇燁琴、李柏、陸金根

品種來源:嘉89A×嘉恢12號

特征特性: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61.6天,比對照花優14早熟1.4天。該品種株型緊湊,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穗粒數較多,粒型較大,二次枝梗聚集,灌漿速度快,熟期轉色好。株高108.2厘米,穗長18.9厘米,平均每畝有效穗16.3萬,每穗總粒數197.2粒,結實率89.6%,千粒重30.7克??沟剐暂^強,稻瘟病綜合指數4.2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為抗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6.6%,堊白粒率7%,堊白度1.0%,透明度1級,堿消值7.0,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9%,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T/T 593-2021)標準優質二等食用粳稻品種品質規定要求。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雜交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688.2千克,比對照花優14增產5.8%,增產極顯著;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835.3千克,比對照增產13.0%,增產極顯著。2023年參加市雜交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0.4千克,比對照增產9.4%,增產極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5月中下旬播種,畝用種量1.5~2.0千克,畝基本苗3~5萬。2. 肥料運籌上以控氮增磷鉀為原則,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大田每畝施純氮20千克,N:P:K之比力爭達1:0.5:0.75。3. 合理水漿管理,好氣灌溉,增加間歇脫水時間,改善根系的生長環境,做到青稈活熟。4. 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3

品種名稱:滬旱香軟61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王飛名、張安寧、李奧、熊立仲、羅利軍

品種來源:滬旱3號/秀水123//蘇香粳100///水原300粒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0.4天,比對照秀水134早熟9.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穗型較小,結實率較高,粒型較大,熟期轉色較好,抗倒性好。株高99.8厘米,穗長14.9厘米,畝有效穗25.1萬,每穗總粒數136.9粒,結實率91.7%,千粒重26.5克??剐裕旱疚敛【C合指數4.7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評價為抗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2.0%,堊白粒率5%,堊白度1.0%,透明度2級,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9.1%。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9.8千克,比對照秀水134增產2.0%,增產不顯著;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747.4千克,比對照增產1.9%,增產不顯著。2023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04.4千克,比對照增產3.1%,增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作機插栽培,建議5月上、中旬播種,每畝用種量3~3.5千克;直播宜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播種,每畝用種量4~4.5千克,稀播勻播。2. 需肥水平中等,一般畝施純氮18千克,氮、磷、鉀用量比例為1:0.3:0.5。3. 合理水分管理,分蘗期薄水勤灌,抽穗揚花期深水串灌,灌漿成熟期干濕交替。4. 根據病蟲預報,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4

品種名稱:滬軟玉2號

申 請 者:中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中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劉偉、何水華、王怡、張真雨、楊勇、李洪彬、朱邦輝、徐潔芬、王君

品種來源:武科粳7375/7134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48.2天,比對照秀水134早熟12.1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淺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穗型中等,結實率高,粒型較大,熟期轉色較好,抗倒性好。株高98.2厘米,穗長15.2厘米,每畝有效穗22.7萬,每穗總粒數143.5粒,結實率94.8%,千粒重26.5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4.7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為高抗。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1.1%,堊白粒率4%,堊白度0.6%,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9.3%。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54.7千克,比對照秀水134增產9.5%,增產極顯著;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754.7千克,比對照增產2.9%,增產顯著。2023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7.4千克,比對照秀水134增產0.6%,增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一般5月中下旬播種,6月中旬移栽,基本苗在6~8萬。2. 每畝施純氮16~18千克,基蘗肥占60~70%,穗肥占30~40%。3. 水漿管理上,掌握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蘗,適當露田;夠苗時分次適度擱田,后期間隙灌溉,干干濕濕,強稈壯根,收割前一周斷水。4. 注意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遷飛性害蟲,另外注意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對稻瘟病的適時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5

品種名稱:今粹8號

申 請 者:上海今粹農業專業合作社

育 種 者:孫菁旌、朱亞波、張萍、周海軍、錢瑜超、李莉、胥泳成、謝偉峰、徐冬琴

品種來源:南粳46/軟玉3號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47.3天,比對照秀水134早熟13.0天。該品種株型松散,葉色淡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型中等,結實率較高,粒型中等,熟期轉色好。株高96.5厘米,穗長16.4厘米,畝有效穗23.6萬,每穗總粒數145.2粒,結實率91.3%,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4.50,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為高感。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0.4%,堊白度0.7%,膠稠度82毫米,直鏈淀粉含量8.6%。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651.4千克,比對照秀水134增產8.9%,增產極顯著;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761.5千克,比對照增產3.9%,增產極顯著。2023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3.8千克,比對照增產1.6%,增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直播栽培,播種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機插栽培宜在6月15日前移栽。2. 大田每畝用純氮18千克左右。機插:基蘗肥:穗肥=6:4為佳,直播:前期基蘗肥占總用量的60~70%。3. 水漿管理上,幼苗期可短期脫水處理促進生根,分蘗期淺水勤灌促進分蘗,當莖蘗數達到20萬左右時,分次適度擱田,后期濕潤灌溉,確?;钍斓嚼希屑蓴嗨^早。4. 注意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遷飛性害蟲,另外注意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對稻瘟病的適時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6

品種名稱:浦香粳1號

申 請 者:上海弘輝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上海弘輝種業有限公司、胡杰、顧春軍、莊軍、張喜娟、張亞靜、李建粵、趙國超

品種來源:秀水134/寶山香稻/青香軟粳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4.5天,比對照秀水134早熟5.8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穗型中等,結實率高,粒型較大,熟期轉色好。株高94.2厘米,穗長16.4厘米,畝有效穗21.1萬,每穗總粒數149.6粒,結實率93.8%,千粒重26.2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4.2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為高抗。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2.3%,堊白粒率12%,堊白度2.5%,膠稠度7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9.2%。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621.1千克,比對照秀水134增產3.9%,增產顯著;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743.0千克,比對照增產1.3%,增產不顯著。2023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0.2千克,比對照減產0.4%,減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直播栽培,播種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機插栽培宜在6月15日前移栽。2. 大田每畝用純氮20千克左右,機插:基蘗肥:穗肥=6:4為佳,直播:前期基蘗肥占總用量的60~70%。3. 水漿管理上,幼苗期可短期脫水處理促進生根,分蘗期淺水勤灌促進分蘗,當莖蘗數達到20萬左右時,分次適度擱田,后期濕潤灌溉,確保活熟到老,切忌斷水過早。4. 根椐植保信息及時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7

品種名稱:滬香軟450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吳書俊、王凱、顧春軍、閆影、胡澤軍、王冬翼、張麗霞、陸曉莉、葉俊華、楊航、白建江

品種來源:南粳46/運村2544//谷梅4號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3.2天,比對照秀水134早熟7.1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穗型大,結實率較高,粒型中等,熟期轉色好。株高95.0厘米,穗長15.0厘米,畝有效穗20.9萬,每穗總粒數129.9,結實率93.9%,千粒重27.8克??剐裕?022年接種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4.25,病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紋枯病抗性評價為感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73.3%,堊白粒率27%,堊白度2.8%,膠稠度7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0.6%,除直鏈淀粉含量以外,其他指標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T/T 593-2013)標準三等。

產量表現:2018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663.3千克, 比對照秀水134增產5.0%,增產極顯著;2019年續試,平均畝產691.6千克,比對照增產5.1%,增產極顯著。2019年參加市常規粳稻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0.1千克,比對照減產1.1%,減產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 直播栽培,播種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機插栽培宜在6月15日前移栽。2. 大田每畝用純氮18千克左右,穗肥比例控制在20%以下。3. 當莖蘗數達到22萬左右時,分次適度擱田,后期濕潤灌溉,切忌斷水過早。4. 結合預測預報,注意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等遷飛性害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8

品種名稱:嘉糯優4號

申 請 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榮村、張呈祥、李柏、陸金根、姚云峰

品種來源:嘉115A×嘉恢004

特征特性:粳型三系雜交糯稻品種。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51.6天,比對照光明糯1號遲熟2.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深綠,分蘗中等,成穗率中等,穗型較大,結實率較高,粒型中等,熟期轉色好。株高97.2厘米,穗長18.2厘米,畝有效穗17.1萬,每穗總粒數180.3粒,結實率87.2%,千粒重26.3克??沟剐暂^強,稻瘟病綜合指數3.25,病級3級,抗性評價為中抗,紋枯病抗性為中感。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6.2%,陰糯米率1%,白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96毫米,直鏈淀粉含量0.4%,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3級。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T/T 593-2021)標準優質三等粳糯稻品質規定要求。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組織的糯稻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19.4千克,比對照光明糯1號增產11.3%。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705.9千克,比對照光明糯1號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1. 5月中下旬播種,畝用種量1.5~2.0千克,畝基本苗3~5萬。2. 肥料運籌上以控氮增磷鉀為原則,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大田每畝施純氮20千克,N:P:K之比力爭達1:0.5:0.75。3. 合理水漿管理,好氣灌溉,增加間歇脫水時間,改善根系的生長環境,做到青稈活熟。4. 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9

品種名稱:黃玉珠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韓晴、胡雪友、鄭洪建、施標

品種來源:申WY1×申WY2

特征特性:該品種出苗至采收期83.4天,與對照申科糯602相仿。株高180.9厘米,穗位高59.9厘米,株型半緊湊,穗長19.8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1.2厘米,穗長筒型,穗行數15.6行,每行37.4粒,黃色、白色粒,白軸,紫色花絲。鮮百粒重32.5克,鮮出籽率62.4%。倒伏率0.0%,倒折率0.3%,空桿率0.0%,雙穗率0.4%。品質總評分89.0分。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鮮食糯玉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穗905.3千克,比對照申科糯602減產0.5%;2023年市續試,平均畝產鮮穗834.4千克,比對照申科糯602減產0.1%。

栽培技術要點:1. 隔離種植: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時間隔離20天以上。2. 適時播種地溫超過10℃以上時可以播種。為免花期高溫危害,上海地區5、6月份不宜播種。3. 種植密度:每畝3500株左右。4. 苗期要注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危害,后期重點防治玉米螟的危害。5. 適時采收,上海地區春播一般為吐絲后20天采收上市。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0

品種名稱:金甜糯628

申 請 者: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邢香魚、郭珍、呂鳳金

品種來源:H9120-w×M28-T-4

特征特性:鮮食糯玉米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鮮穗采收平均86.4天,比對照申科糯602晚3.3天。株型半緊湊,花絲綠色,穗型筒型,穗軸白色,籽粒白色,屬甜糯類型。株高235.9厘米,穗位高91.5厘米,穗長19.0厘米,穗粗4.7厘米,禿尖0.2厘米,平均穗行數15.1行,每行35.9粒。鮮百粒重31.6克,鮮出籽率54.6%。倒伏率0.0%,倒折率1.1%,空桿率0.0%,雙穗率1.0%。田間大斑病0.6級、小斑病0.6級,矮花葉病0.6級,紋枯病1.0級,莖腐病0.6級,南方銹病0.4級,玉米螟危害0.6級。該品種品質總評分87.2分,對照85.0分,品質較好。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鮮食甜玉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穗955.9千克,比對照申科糯602增產5.0%;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穗790.6千克,比對照申科糯602減產5.3%。

栽培技術要點:1. 隔離種植:空間隔離300米以上,時間隔離20天以上。2. 種植密度:每畝3500株左右。3. 苗期要注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危害,后期重點防治玉米螟的危害。4. 適時采收:上海地區春播一般為授粉后20~22天,秋播為22~25天。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1

品種名稱:金銀308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況慧云、孫萍東、林金元、徐聲宇、鄭洪建、王慧、關媛、于典司、顧煒、胡穎雄、衛季輝、盧媛

品種來源:N398×NK602

特征特性:鮮食甜玉米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鮮穗采收平均79.0天,比對照申科甜811早3.6天。株型半緊湊,花絲綠色,穗型長筒型,穗軸白色,籽粒黃、白相間。平均株高191.4厘米,穗位高51.3厘米,穗長19.8厘米,穗粗4.7厘米,禿尖0.7厘米,平均穗行數16.3行,每行36.0粒。鮮百粒重34.9克,鮮出籽率57.2%。倒伏率0.5%,倒折率0.5%,空桿率0.0%,雙穗率1.5%。田間大斑病0.6級、小斑病0.6級,矮花葉病0.6級,紋枯病0.6級,莖腐病0.6級,銹病0級,玉米螟危害0.6級。品質總評分89.6分,排名第1。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鮮食甜玉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穗862.9千克,比對照申科甜811減產2.5%;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穗856.0千克,比對照減產2.7%。

栽培技術要點:1. 適時播種:春季大田宜于清明前后播種,5厘米地表溫度穩定在12℃以上時方可播種。2. 環境要求: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強、排灌方便的田塊。3. 隔離種植:要求空間隔離400米以上或花期相差25天以上,以防串粉。4. 種植密度:每畝3000~3500株左右。5. 科學管理:重施基肥,適施苗肥,科學灌水,防治病蟲草鼠害。6. 適時采收:一般授粉后18~22天采收。7.風險提示:注意播期、茬口合理安排,早春低溫對種子出苗的影響。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2

品種名稱:滬雪甜2號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孫萍東、況慧云、林金元、徐聲宇、鄭洪建、王慧、關媛、于典司、顧煒、胡穎雄、盧媛、衛季輝

品種來源:N398×N503

特征特性:鮮食甜玉米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鮮穗采收平均81.2天,比對照申科甜811早1.4天。株型半緊湊,花絲綠色,穗型長錐型,穗軸白色,籽粒白色。株高203.6厘米,穗位高53.9厘米,穗長19.0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0.4厘米,穗長錐型,平均穗行數17.5行,每行31.6粒,鮮百粒重32.7克,鮮出籽率62.2%。倒伏率0.5%,倒折率1.6%,空桿率0.2%,雙穗率3.2%。田間大斑病0.6級、小斑病0.6級,矮花葉病0.6級,紋枯病1.0級,莖腐病0.6級,銹病0.3級,玉米螟危害1.2級。品質總評分86.8分。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鮮食甜玉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穗824.5千克,產量比對照申科甜811減產6.8%;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穗828.2千克,產量比對照減產5.8%。

栽培技術要點:1. 適時播種:春季大田宜于清明前后播種,5厘米地表溫度穩定在12℃以上時方可播種。2. 環境要求: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強、排灌方便的田塊。3. 隔離種植:要求空間隔離400米以上或花期相差25天以上,以防串粉。4. 種植密度:每畝3000~3500株左右。5. 科學管理:重施基肥,適施苗肥,科學灌水,防治病蟲草鼠害。6. 適時采收:一般授粉后18~22天采收。7.風險提示:注意播期、茬口合理安排,早春低溫對種子出苗的影響。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3

品種名稱:禾甜玉818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長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孫萍東、王慧、鄭洪建、衛季輝、胡穎雄、秦濤、盧有林、關媛、于典司、顧煒、盧媛、況慧云、瞿靜濤、林金元、施標

品種來源:SHL21×SHL22

特征特性:該品種出苗至采收期平均78.8天,比對照申科甜811早3.8天。株高164.2厘米,穗位高37.3厘米,株型半緊湊,穗長19.1厘米,穗粗4.4厘米,禿尖0.5厘米,穗長錐型,平均穗行數15.1行,每行34.8粒,白色粒,白軸,綠色花絲。鮮百粒重34.1克,鮮出籽率59.2%。倒伏率0.0%,倒折率0.4%,空桿率1.0%,雙穗率0.4%。品質總評分87.1分。

產量表現:2022年參加市鮮食甜玉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穗899.1千克,產量比對照申科甜811增產1.6%。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穗835.0千克,產量比對照減產5.1%。

栽培技術要點:1. 需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隔離500米以上。2. 種植密度以每畝3300~3500株為宜,最好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3. 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有機肥、磷鉀肥作基肥。4. 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使用無殘毒農藥,采收前30天禁用農藥。5. 適時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1~23天,花絲干枯變成黑褐色,穗頂端籽?;撅枬M而有光澤時為采收適宜期。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4

品種名稱:交大40 

申 請 者:上海交通大學

育 種 者:上海交通大學、王彪、袁娟、顧大國、唐玉英、李卉、任速成、馬曉紅、姚陸銘、武天龍

品種來源:交大195/蘇春12-5

特征特性:鮮食大豆春播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采收期89.6天,比對照青酥2號晚熟5.5天。白花,茸毛灰色,鮮莢綠色,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株高38.4厘米,主莖節數8.9個,分枝數2.4個,單株莢數16.6個,多粒莢率81.7%,單株莢重47.2克,每500克標準莢數133.8個,標準莢率72.8%,標準莢長×寬為6.4厘米×1.5厘米,百粒鮮重92.1克??诟衅焚|鮮脆。

產量表現:2021年參加市鮮食春大豆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莢849.9千克,比對照青酥2號增產13.1%;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莢790.4千克,比對照增產0.4%。

栽培技術要點:1. 上海地區3月至4月播種,行距40厘米,株距10~15厘米;2. 畝種植密度1.5~2.0萬株,高肥力地塊1.5萬株,中等肥力地塊1.8萬株,低肥力地塊2.0萬株;3. 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8千克作基肥,初花期畝追施氮肥2千克。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5

品種名稱:青酥11號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朱麗華、顧衛紅、李超漢、楊紅娟、宋榮浩、尤佳琪、曹碧婷

品種來源:VS-2×青酥二號

特征特性:春播型特早熟菜用大豆新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采收期80.7天,比對照青酥2號早熟3.4天。株高33.6厘米,主莖8.2節,分枝3.0個,卵圓葉,開白花,茸毛灰色,株型收斂,有限結莢,標準莢長5.3厘米,標準莢寬1.3厘米,百粒鮮重74.8克,鮮籽粒易燒煮,口感柔糯微甜,品質佳。

產量表現:2021年參加市鮮食春大豆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莢658.0千克,比對照青酥2號減產12.5%;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莢765.5千克,比對照減產2.8%。

栽培技術要點:上海春播早熟設施栽培,播種適期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上旬,地膜覆蓋露地栽培,播種適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采用高畦深溝穴播栽培方式,播種穴距20~25厘米,行距30~35厘米,每穴播3~4粒,定苗2~3株,每畝保苗在1.8~2.2萬株,每畝需種子7.5~10千克。播種前畝施復合肥12~15千克做底肥,開花結莢期及時追施復合肥15~20千克,同時保障充足水分供應。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16

品種名稱:浙農4號

申 請 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張古文、鄒宜靜、龔亞明、劉娜、馮志娟、卜遠鵬、王斌

品種來源:春豐早/浙農8號

特征特性:鮮食大豆春播品種,該品種在上海春播,出苗至鮮莢采收94.3天,比對照青酥2號晚10.2天。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34.0厘米,主莖節數8.4節,有效分枝數3.2個;卵圓葉,白花灰毛,鮮莢綠色;單株有效莢數23.2個,單株多粒莢率77.4%,單株莢重59.9克;標準莢數152.8個/500克,標準莢率73.5%,標準二粒莢長×寬為5.7厘米×1.4厘米,百粒鮮重90.0克;種皮綠色,子葉黃色,種臍黃色,橢圓粒??诟絮r脆,口感品質好。田間表現抗倒伏性強,感大豆花葉病毒程度較輕或不發病。

產量表現:2021年參加市鮮食春大豆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莢932.4千克,比對照青酥2號增產24.1%;2023年續試,平均畝產鮮莢900.7千克,比對照增產14.4%。

栽培技術要點:1. 適時播種。露地直播播種期為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采用“大棚+地膜”覆蓋模式時,播種期為2月下旬至3月初。2. 合理密植。露地種植行距40~45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留苗2~3株;大棚種植行距45~5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留苗2株。3. 施肥和水分管理:基肥每畝施800~1200千克腐熟有機肥或20~25千克復合肥;植株生長至10~12厘米時,每畝追施復合肥10~15千克;鼓粒期每畝追施復合肥10~15千克。用水原則為“干花濕莢”,開花時保持土壤表面干燥,土壤不能有積水;籽粒膨大時保持土壤濕潤,保證水分供應。4. 病蟲害防治。合理輪作,不重茬、迎茬,播種時用種衣劑拌種。苗期主要防治根腐病、病毒病、地老虎、蚜蟲和蝸牛。開花結莢期主要防治病毒病、炭疽病、細菌性斑點病、豆莢螟和甜菜夜蛾等。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上海市種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