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桃园桑白蚧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果农之友杂志 2024/7/15 11:51:26
桑白蚧又叫桑盾蚧、树虱子,属同翅目,盾蚧科昆虫,可危害多种果树,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豫北地区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发生较为普遍。笔者通过对豫北新乡市桃园桑白蚧的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试验,总结出桃园桑白蚧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危害情况桃在豫北新乡市是种植面积最大的核果类果树,种植面积近10万亩,占新乡市水果种植面积的1/3,桑白蚧在当地桃园发生十分普遍,60%以上的桃园有桑白蚧的发生

圖片

桑白蚧又叫桑盾蚧、樹虱子,屬同翅目,盾蚧科昆蟲,可危害多種果樹,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豫北地區桃、杏、李、櫻桃等核果類果樹發生較為普遍。筆者通過對豫北新鄉市桃園桑白蚧的發生規律調查及防治試驗,總結出桃園桑白蚧的發生及防治措施,供果農朋友參考。


圖片


危害情況


桃在豫北新鄉市是種植面積最大的核果類果樹,種植面積近10萬畝,占新鄉市水果種植面積的1/3,桑白蚧在當地桃園發生十分普遍,60%以上的桃園有桑白蚧的發生,危害程度根據各園區管理水平不同,輕重不一,成為當地桃樹栽培中的一類主要害蟲,制約著桃優質果品生產。桑白蚧主要以若蟲和雌成蟲聚集固定在桃樹主干、主枝及多年生枝條上刺吸汁液危害,發生嚴重時可見蚧殼重疊,樹體表面覆滿灰白色蠟質蚧殼,類似樹干涂白。受害后,桃樹樹勢減弱,抗病性差,葉片黃化、穿孔病發生嚴重,坐果率下降、果實品質變差,其危害還會使內膛芽眼壞死、結果部位外移等,如不及時防治3~5年即可造成樹體死亡。

圖片

桑白蚧危害桃樹



圖片


發生規律及形態特征


桑白蚧在豫北桃園地區1年發生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桃樹枝干上越冬,春季樹液流動后,開始刺吸危害,個體逐漸膨大,呈橘黃色扁圓形,直徑1.5~3毫米,背部中間略突起,外背灰白色蠟質蚧殼,除去蚧殼,可見雌成蟲蟲體。越冬雌成蟲在豫北地區4月上旬開始產卵,卵呈長橢圓形橘黃色,顏色相對雌成蟲較淺,長 0.2~0.3毫米。

圖片

桃樹桑白蚧雌成蟲和卵


每頭雌成蟲產卵量達100多粒,越冬雌成蟲產卵盛期為4月上中旬,卵產在蚧殼下,產卵后雌成蟲個體變為黑褐色干癟死亡,殼下肉眼可見橘黃色卵。第一代幼蟲孵化盛期為4月中下旬。若蟲孵化后,分散活動1~2天,尋找適合位置固定取食,孵化5~7天后開始分泌蠟質,逐漸形成蚧殼。第一代雌成蟲產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二代若蟲孵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圖片

桃樹桑白蚧幼蟲擴散情況



圖片


防治措施


桑白蚧由于個體小,固定刺吸危害,早期零星發生,危害隱蔽,桃樹受害癥狀不明顯,容易被果農忽視。在防治時不能抓住防治關鍵時期,蟲體外部蚧殼影響藥效、防治效果差,也是危害加重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桃園桑白蚧的防治,應結合該蟲的發生規律,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運用農業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桑白蚧的發生,將蟲口密度控制在防治指標以內;如果蟲口密度較大、危害加重,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難以控制,應結合化學噴藥防治,實現對桃園桑白蚧的綜合防控。

01

做好苗木檢查

建園引苗時要做好苗木檢查,防止引進帶蟲苗木。栽植前根系修剪和定干時對苗木進行再檢查,發現有桑白蚧要及時剪除或用手抹除蟲體,做到早發現早除蟲,防止滋生擴散。

02

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桃園的綜合管理,通過增施有機肥,促進樹體養分均衡;合理修剪,注重生長季樹形管理,防止桃樹內膛郁閉,營造桃園良好通風透光條件;合理負載,防止因負載量過大造成樹體衰弱,通過綜合措施培養健壯樹勢,提高樹體對不良環境和病蟲的抵抗能力。果園管理時要注意分區管理,有桑白蚧危害的桃園,在進行修剪、抹芽、疏果、套袋等果園田間操作時,先對沒有桑白蚧危害的桃樹進行操作,最后對有桑白蚧危害的桃樹進行管理。田間操作完成后,及時對操作人員衣物和操作器具等進行清洗,避免人為傳播桑白蚧。

03

人工除蟲

桑白蚧在桃園主要靠若蟲爬行傳播、風力傳播、人為傳播等擴散,擴散較其他蟲害慢,常呈點片狀發生,有明顯的發生中心。在栽培過程中應根據桑白蚧這一特點,利用生長季修剪、冬季修剪,疏除桑白蚧蟲口密度較大的枝條,帶出園外,集中深埋或做無害處理。


桃園落葉后,對有桑白蚧發生的桃樹,尤其是桑白蚧發生嚴重的桃樹,人工使用毛刷將枝干上的越冬蟲體刷掉。刷蟲時注意地上鋪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將刷下的蟲體收集帶出園外深埋。也可在果樹休眠期,用高壓噴槍對樹體噴水,能夠有效清除樹體表面的越冬蟲體,除蟲率可在95%以上。

圖片

桃樹桑白蚧人工刷治效果

04

樹干涂白

秋末冬初樹干涂白不但能有效預防低溫凍害的發生率,還可以殺死桃樹枝干上的越冬病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豫北桃園樹干涂白時間為11月中下旬。用涂白劑對桃樹主干、大枝進行刷涂,能有效控制桃園桑白蚧以及其他枝干類害蟲的發生危害。涂白劑可選用商品涂白劑,或自行配制。配制可選配方有:白乳膠5份,水1份,加入0.2%的殺蟲劑、殺菌劑、驅避劑(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李秀根老師推薦配方);生石灰10份,水30份,食鹽1份,黏著劑(如黏土、油脂等)1份,石硫合劑原液1份。按照配方混勻后,用毛刷自上而下均勻涂抹在樹干上,注意防止結塊、下流,涂白劑注意現用現配。

05

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控制桑白蚧的發生,桑白蚧的天敵主要有褐黃小蜂、紅點唇瓢蟲、黑綠紅瓢蟲、日本方頭甲等,當天敵與桑白蚧的比例小于1∶50時,可不用噴藥,以免傷害天敵。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桑白蚧,也可有效保護天敵和其他昆蟲,桑白蚧產卵盛期至幼蟲發生盛期,全園噴施蘇云菌桿菌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噴灑1.8%阿維菌素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在85%以上。

06

噴藥防治

桃樹休眠期全園噴施95%的機油乳劑50倍液,春季桃樹萌芽前(豫北地區2月底至3月初)噴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桃園生長季噴藥注意抓住1代、2代若蟲發生盛期尚未形成蠟質蚧殼前進行防治,重點抓好第1代若蟲發生盛期進行噴藥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2次。可選用1%苦參·印楝素乳油900倍液噴霧,該藥劑具有緩慢、持久、獨特的作用機制,幾乎不產生耐藥性,適宜桃園桑白蚧長期持續性防治及預防;也可選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4000倍液、25%噻嗪酮懸浮劑2000倍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全園噴霧,噴藥時可加入200倍中性洗衣粉,以提高防治效果。桑白蚧噴藥防治可結合桃園蚜蟲防治,以及套袋前噴施藥劑等綜合防治。噴藥時注意選擇霧化效果優良的噴藥機械,桃樹枝干要進行重點噴霧,噴藥時可適當調大噴藥壓力,注意交替用藥,均勻噴霧。


桑白蚧的普遍發生,主要是生產上沒有得到重視,以及用藥時機不當造成的。希望廣大桃農提高對該蟲的認識,堅持生態防治,適時合理用藥,在控制桑白蚧對生產造成損失的同時,保證桃果實品質健康安全,促進桃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