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观察||国家七部委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智慧农业助力种植业数字化升级!

作者:科百科技数字农业 2022/9/30 9:36:11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乡村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种植业数字化种植业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在农作物种植各环节的应用,通过获取、记录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数据,并计算分析得出应对方案,为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

鄉村數字經濟-智慧農業-

種植業數字化


種植業數字化是數字技術在農作物種植各環節的應用,通過獲取、記錄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數據,并計算分析得出應對方案,為種植各環節流程提供智能決策,提高生產效率。
智慧農業主要包括農業數據資源建設、農業生產數字化(種業數字化、種植業數字化、林草數字化、畜牧業數字化、漁業漁政數字化)、農產品加工智能化、鄉村特色產業數字化監測、農產品市場數字化監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等內容,通過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和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發展提供精準化生產、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等支撐。

1

數字化“三情”監測分析

利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墑情、苗情、災情等“三情”和氣象進行預測預報,精準指導生產決策。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可依托“三情”一體化監測平臺,獲得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墑情、氣象信息、生長情況等實時監測數據,并基于算法分析,得到農作物的全周期生長曲線,及時獲得預警信息和生產管理指導建議。
建設微型氣象站和“三情”監測點,構建能夠對接所有感知設備的“三情”一體化監測平臺,實時生成態勢結果,形成農業生產指導建議,對農業生產情況進行整體把握。

2

病蟲害監測數字化

按照分級建設、聚點成網的思路,利用智能化監測設備、軌跡分析模型與數字化預測技術,加快完善國家-省(市)-縣(區)農作物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網絡,建成全國統一的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平臺,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實現重大病蟲害監測標準化、信息化。
省級層面加密布控監測站點,在草地貪夜蛾、蝗蟲、稻飛虱、小麥條銹病、赤霉素等重大病蟲害發生源頭區、重發區、流行區和遷飛過渡帶以及邊境邊疆病蟲入侵高風險區實施縣級監測點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升級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支撐防控決策。
縣級層面加強配備標準化、智能化病蟲害監測設備,重點布置自動識別蟲情測報燈、自動計數害蟲性誘捕器、流行性病害自動監測預報器等,實現病蟲監測數據的自動化采集、標準化存儲傳輸及與省級、國家級監測預警平臺的無縫銜接,從省級、國家級平臺獲取整體趨勢和防控意見。

3

農田自動化生產管理

通過信息監測、信息分析、智能決策、自動控制等技術手段,實現農田的信息在線感知、精細生產管控、高效運維管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可通過手機APP、小程序等,依托農田自動化生產系統(自建或購置),在線監測作物生長信息,并根據作物生長需要自動調控設施環境,開展灌溉、施肥、防病、除蟲、除草等自動化生產管理,降低生產成本。
縣級層面依托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和“三情”一體化監測平臺等,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農田自動化生產管理提供技術指導和數據支撐。

4

數字農場建設

面向規模化種植基地和大型農場,依據不同種植品種、不同生產模式、不同區域條件進行農業機械和施肥灌溉設備等的智能化改造和集成應用,實現農作物種植全生長周期的智能化、信息化作業,促進生產管理措施的優化調控。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通過數字農場建設,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物聯網測控體系,綜合應用農田氣象監測設備、遙感和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駕駛農業機械、農田智能灌溉設備等智能農機裝備,結合農田測量、定位信息采集等技術手段實現與智能農機裝備配套,建設農機作業質量監控管理系統,對農田生產情況和農機作業情況進行實時管控,開展精細化種植、智能化決策、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實現精準農業生產。
省級層面統籌推進大田作業智能農機裝備的示范應用,組織大型農機裝備生產企業和農機科研院所,利用5G網絡、北斗導航、地面物聯網、農業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農業智能裝備研發和集成應用。按需建設省級農機調度系統,實現農機作業智能調度管理。
(文章來源:科百科技數字農業)

圖片

會議日程安排

圖片

1智慧農業與數字技術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信息化專家 趙春江

2.農作物病蟲害智慧植保與綠色防控的策略與措施——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康振生

3.智慧農業發展的政策與方向性解讀——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劉桂才

4.植保遙感病蟲害監測與預測——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 黃文江

5.精準農業航空技術在生態無人農場的應用——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  蘭玉彬

 6.精準施藥與智慧植保技術應用與推廣——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袁會珠

 7.農作物蚜蟲發生特點、智能測報與綜合防治——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 喬格俠

8.2023年我國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及農藥需求預估——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處長 曾娟(擬邀)

9.如何利用多源數據實現農作物病蟲害精準預報——河南省農科院  封洪強

田間主要病蟲害監測預警防控系統開發與應用——河南云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國濤

10.從田間到餐桌,京東智慧農場模式解析——京東數字農業總經理 李士寧

11.北京旗碩基業、浙江天演維真、中國移動智慧植保技術應用案例分享

其他專家及議題正在陸續確認中......


主辦單位: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承辦單位: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農業綠色種植與土壤改良分會、《農資與市場》傳媒

聯合承辦: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會議時間:2022年10月30日(報到)-31日

會議地點:中國·鄭州 黃河迎賓館

參會費用:1800元/人

參會群體:智慧植保公司、農業大數據、農業互聯網平臺、全國植保系統人員、智能裝備企業、農業無人機廠商、規模農場主、農化企業代表、農業新型服務主體、設施農業公司、水肥一體化公司、精準農業。

會議咨詢:

劉老師:15136174181

高老師:15738877704


圖片

掃碼報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