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去年葡萄价格低迷的三个原因分析!
去年對于種植葡萄的果農來說,確實經歷了冰與火的考驗。勞神費事,辛苦大半年,雖然產量比往年高了不少,卻沒有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生產積極性備受打擊。我從以下三方面分析了市場低迷的原因。
一 病蟲害多發難防
去年,從葡萄萌芽到賣果的大半年時間里,果農幾乎沒有消停過,一直在和病蟲害做斗爭。萌芽時的綠盲蝽,5月份的薊馬,7月份的白蜘蛛等,不僅危害晚熟品種紅提,也開始在中早熟品種上肆虐,讓果農防不勝防。隔三差五就要噴藥,嚴重地區果農天天都要采取措施驅逐害蟲。最為嚴重的是5月份出現的“疑似綜合征”(俗稱“鬼捏病”)鬧得果農惶惶不安。有些地區的果農沒有經歷過,根本不知如何防治,大多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造成巨大損失。
有的整園毀掉,沒賣一分錢。這種病害屬新發病害,來勢猛,爆發快,預防不及時就可造成全園毀滅。2015年陜西渭南臨渭區紅提葡萄就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掃蕩,損失慘重。沒有料到去年會在戶太、夏黑葡萄上大面積發生,讓70%以上的戶太園子幾乎連投資都沒有收回。
葡萄裂果引發酸腐,也是加重去年病害泛濫的一大因素。往年戶太、夏黑和紅提雖然也出現裂果,但從來沒有出現去年這種不可預料不可控制的慘狀。戶太葡萄只要一著色就會裂果。果農疏了一茬又一茬爛果,裂果依然不斷發生,70%的戶太園出現了幾十年不曾遇到的毀滅性災害。紅提葡萄去年剛好是個大年,大多數園處于豐產狀態。果農舍不得疏去多余的果穗,樹體普遍超負荷,抗性差。疑似綜合征的呈現、裂果的發生,和最后形成的酸腐、白腐、灰霉病攪合在一起,加之后季降雨不斷,加速了病害蔓延,各個園子幾乎都有疏不完的爛果,有的一車一車往外倒,損失慘重。有果農說幾十年務果子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年景。
二 面積產量趨飽和
去年葡萄種植面積及產量達到近年之最。由于種植葡萄效益不錯,2016年新增葡萄園面積是這些年來最多的,去年畝平均產量也是這些年來最大的。兩個“最”疊加,造成市場供給飽和。優質果在各個市場銷售不錯,甚至成了緊俏貨,而中等果和次果則經營慘淡,有的甚至不論斤賣,踢框論價。然而果農生產成本有增無減,加上優次果價格懸殊比較大,一般果農很難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優質果每畝平均收入1.5萬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越2萬元。一般果園,每畝收入不過七八千元,還有三五千元的。同是種植葡萄,效益卻是天地之差。許多果農種植葡萄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一些地方出現了挖樹的現象。往年,主栽區的中晚熟葡萄上市到結束不過個把月時間,可去年的銷售持續到11月中旬,還有部分果子掛在樹上,讓人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三 市場疲軟無反彈
論理去年的起步價和往年沒有差異,1千克也在6~7元,可當中期掉到3~4元時,果農心里很是不適應,惜售情緒占了上風。之后降雨來臨,果子病害泛濫,價格更是低迷不起。大多果農見狀只好忍痛割愛,甚至賤價爭售。由于供應過于集中,各地市場短期達到極端飽和,賤價也難銷售,一時客愁果農愁,政府也發愁。但如今是市場經濟,買方市場,誰也左右不了。最終買單的自然是果農了。
加之畝產量加大,雨水多,光照不足,果品口感差,消費者反復消費的積極性明顯不高。
去年市場疲軟是普遍現象。各類水果價格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葡萄當然也就難逃厄運。
今年,各地晚熟紅提葡萄會是一個小年。只要沒有大的影響,銷售形勢和價格估計會比去年好一些。希望果農朋友不要氣餒,調整好心態,多在提高果品質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