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特色种植大会】赖忠明:北方盐碱地高效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
華南農大作物營養(yǎng)與施肥研究室講師 賴忠明
北方總體種植短板:前期低溫,后期低溫;水質堿性、土質堿性;無霜期短,作物生長期短;總體干旱、土質沙性大、蒸發(fā)量大;有機質少,微生物作用差;土壤鹽化、板結、土壤功能退化;土傳病害嚴重。
根據(jù)這些自然條件條件,怎么做到肥料減量、平衡、精準、高效施肥?
華南農大、烏蘭察布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東莞一翔、內蒙鄉(xiāng)喜、四家單位多年聯(lián)合,推動北方地區(qū)種植技術提升。
一、2010-2011,開展滴灌試點,聯(lián)合大基地,滴灌水肥一體化取得成功。
二、2011-2014,推動滴灌逐步替代噴灌圈,自動施肥機推廣,馬鈴薯等作物產量品質效益高,由2-3噸產量到3-4噸產量。
三、2015-2023,推動精準施肥,液體肥,測土、測水、測葉配肥,馬鈴薯單產由3-4噸到4-5噸提升。
四、2018-2023,在巴盟、烏蘭察布、張家口,寧夏、甘肅、推廣玉米、馬鈴薯不下底肥,全程精準施肥技術。
精準的解決措施——溫度
前期低溫,尿素轉化慢,養(yǎng)分吸收慢,發(fā)根慢,僵苗。促根是首要目標。
促根的因子:NO3- ,PO43- ,Zn,黃腐酸。前期需減少尿素類形態(tài)肥料。
底肥多就有效嗎?蹲苗?沙地不蹲苗。
前期低溫僵苗現(xiàn)象普遍!
NO3- ,PO43- ,Zn,黃腐酸有機類復配,促根提苗快。
精準的解決措施——堿性大
水質堿性、土質堿性,肥料易沉淀失效。
磷和鈣鎂反應,土壤易板結。
氮肥堿性氨氣揮發(fā)大,特別是尿素和硫銨為主的復合肥。
微量元素活性差,吸收難。
不同酸堿條件下,不同肥料,氮揮發(fā)損失率
不同酸堿條件下,微量元素吸收率變化(毫克/株)
精準的解決措施——液體肥
高效做到酸堿平衡,調節(jié)水和土的堿性。
氮在6—7.5之間有效性高。鉀、硫、鉬 在pH>6有效性較高。磷素在pH6.5~7.5時有效度最高。鈣、鎂的有效性以pH6~8時最好。鐵、錳、銅、鋅在酸性時有效度提高。硼在pH5.0~7.0 和pH>9.0有效度較高。
酸堿平衡,液體配方肥,稀釋250倍,大量肥水來調節(jié)堿性。
精準的解決措施——時間
無霜期短,作物生長期短。
成熟度不夠,干物質少,爛窖,產量低。
解決方案:
選擇生育期適中、密植的品種。
覆膜,適時早播。
每天快速生長,肥水及時早追,第一水就追肥,澆水就帶肥。蹲苗的爭議?
沙地條件,全價營養(yǎng)和氮肥、鉀肥互配,每一水都追肥,不能澆空水。
及時提早追肥,不澆空水,按作物的營養(yǎng)規(guī)律。
精準的解決措施——水
總體干旱,土質沙性大,蒸發(fā)量大。
水澆不好。滴灌流量過大,水肥時間控制不合理、輪灌區(qū)面積過大,澆水不均勻不到位、時多時少,干濕交替,畸形。肥料容易流失,吸收不到。
水肥一體化的理論依據(jù):
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時吸收養(yǎng)分;
根系在土壤水中通過質流、擴散、截獲的方式吸收養(yǎng)分。
提高均勻度,肥水到位的方法:
水泵出水量符合要求,壓力在0.3MPa以上(30米)
毛管入口壓力在0.05 MPa以上(5米),硬邦邦。
毛管滴頭朝上,沙地滴頭流量2.0升以上,滴鋪設長度在70米內。等高線順拉,不要逆坡順坡拉。砂壤土,建議用滴頭流量1.38升-0.8升之間,小流量。水肥均勻,鋪設長度100米-180米之間。
輪灌區(qū)不要開過大。壓力不夠,關少一個閥門。
毛管不能深埋,培土上提。
滴灌管質量要好。跑冒滴漏的地方修補好。
過濾器要定時清洗。特別是小流量滴灌帶普及,防止堵塞滴頭。(前后壓力差不大于5米)
鹽堿綜合解決方案——必需手段:水質、土壤、葉片的養(yǎng)分速測應用
土壤速測,判斷是堿、還是鹽,還是鹽堿都有,質地檢測,底肥的依據(jù)
水質的堿性、鹽度、含氮量、含鈣量等
葉片氮磷鉀含量檢測與追肥調整。
田間農化服務-葉片、水質、土壤檢測是經銷商提升競爭力有效手段。
檢測與肥料配方是什么關系?
什么是好肥料?
肥料的本質(植物的需求)
碳氫氧(超大元素、有機質)(飯)
氮磷鉀(大量元素)(肉)
鈣鎂硫硼鋅鐵錳氯銅鉬鎳(中微量元素)(菜和水果)
助劑(湯)
有益微生物菌
合理的施肥就像人的健康飲食。
滴灌水肥一體化追肥原則:含量足,全營養(yǎng)搭配,全水溶,能吸收好肥料
我們做了哪些基礎研究?
鹽堿地,液體底肥戰(zhàn)略趨勢——
密植作物,根系分布密集,液體噴灑均勻,增加氮磷分布,磷有效性是固體肥的20倍以上,苗齊就高產。
調節(jié)酸堿性,有機無機,大中微養(yǎng)分平衡,利用率高。
相比固體肥,減少養(yǎng)分浪費,減少運費,重復用包裝,大增各級利潤。
鹽堿土的改良(區(qū)分土的鹽堿和灌溉水的鹽堿)
石膏,每畝1噸-3噸,磨細,翻地后均勻撒施,再旋耕均勻,保持30公分內混合均勻。連續(xù)三年。可以改良過來。深松40公分,不能翻地。出苗(拌種)
鹽度大的,冬春漫灌排鹽,起壟覆膜滴灌排鹽,防止蒸發(fā)返鹽。
澆水次數(shù)少量多次,由7-10天改為3-6天,保持土壤濕度。
單次施肥量不要過大,由5公斤為3公斤,次數(shù)增加。底肥不能過量,可以減50%,或用液體底肥,減少單次鹽害。
每次施肥,增加養(yǎng)地鈣鎂和微量元素和黃腐酸1公斤,多元素平衡鹽害
鹽堿水肥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農資人的進階技術
土壤速測,判斷是堿、還是鹽,還是鹽堿都有,質地檢測,底肥的依據(jù)。
水質的堿性、鹽度、含氮量、含鈣量等。
葉片氮磷鉀含量檢測與追肥調整。
滴灌技術的培訓與應用。滴灌帶流量選擇、過濾設備、肥料選擇。
依托液體肥配站,給基地提供綜合農化服務技術,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