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林科学院:以科技力量赋能农业 打造智慧农业新样板
從枸杞種質資源的保存與利用,到鹽池灘羊新品種選育及高效養殖技術的突破,再到免埋土葡萄種質資源創制與栽培技術的革新,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成為推動寧夏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堅實基石。
近年來,寧夏農林科學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為“六特”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3個科技服務團、158名資深專家組成的強大陣容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他們身體力行,將科技成果直接應用于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印證如何“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他們為當地產業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通過實地指導、技術培訓、成果轉化等多種方式,提升了農民的科技素養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了農業產業的提質增效,也為寧夏的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確保了寧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農林科技始終走在前列。
科技創新引領枸杞產業升級
枸杞,這顆來自中國西北的“紅色寶石”,正以科技的力量煥發出新的生機。寧夏枸杞科學研究所,作為世界枸杞研究的領先機構,正在用科技創新引領枸杞產業升級,讓枸杞煥發出新的活力。
寧夏枸杞科學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收集枸杞種質資源種類最多、活體保存數量最大的基因庫,收集保存國內外枸杞屬資源2666份,為枸杞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皬摹畬庤?號’到‘寧杞7號’新品種,再到寧農杞15號,經過30多年的不斷辛勤耕耘,枸杞品種不斷推陳出新,不僅解決了枸杞品種單一的困擾,也提高了寧夏枸杞單產,畝產量超過300Kg,已在全國推廣108.66萬畝,實現了枸杞品種的多樣化種植?!睂幭霓r林科學院枸杞科學所安巍研究員介紹,為了加快新品種選育和推廣,解決良種種苗繁育效率低等問題,我們建成1個國家級枸杞種質資源庫,3個自治區級的良種繁育基地,創建了微型扦插快繁技術,實現了周年繁育,繁育成活率由30%提高到83%。此外,農科院還研究了籬架栽培、精準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高效栽培技術,攻破了新墾荒地、沙漠、鹽堿地、戈壁灘、高海拔地區等不同生態區栽培技術。這些技術,就像給枸杞穿上了“科技的鎧甲”,讓枸杞可以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長,實現高效生產。
科技的力量不僅體現在種植環節,還體現在生產環節。寧夏枸杞科學研究所研制出枸杞采摘機、開溝機、鋤草機、植保機等11個系列58臺(套)配套機械,建立了適宜于機械作業的枸杞農機農藝融合栽培新模式,田間管理效率提高了30%-50%。這些機械,就像枸杞的“好幫手”,幫助農民解放雙手,提高生產效率。有了優質枸杞和高效的生產方式,研究所還進行了深加工產品研發。他們闡明了枸杞多糖、枸杞玉米黃素、枸杞酸、黑果枸杞花色苷等活性成分的功效作用機理,開發了枸杞明目膠囊、枸杞花色苷糖肽片、枸杞蜂花粉片、枸杞原漿等深加工產品15個,延伸了枸杞產業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這些產品,讓枸杞不再只是簡單的“干果”,而是變成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為枸杞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正讓枸杞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
免埋土技術助力葡萄產業發展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被譽為中國釀酒葡萄的“黃金地帶”。然而,冬季的嚴寒干燥卻讓這里的葡萄種植者們頭疼不已。為了防寒,現有的歐亞種葡萄必須進行埋土處理,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損害了葡萄樹體,更對勞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與多方科研機構攜手,開展了免埋土釀酒葡萄種質資源的創制研究。2014年起,他們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等地引進抗寒旱葡萄種質資源,經過系統評估,篩選出多個可在寧夏露地越冬的釀酒葡萄品種(系),如北紅、北玫、北馨、北璽等。同時,以這些品種(系)為親本,通過雜交育種,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成功培育出3個免埋土釀酒葡萄優株(系),實現了寧夏自有免埋土釀酒葡萄種質資源“0”的突破?!斑x育免埋土葡萄品系的過程非常復雜且耗費時間,首先我們要對種質資源進行系統評估,明確不同種質資源的特性,然后再根據育種目標從種質資源中篩選親本配置雜交組合,通過人工雜交獲得雜交種子。將獲得的雜交種子進行播種獲得種苗再到掛果,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而五年后我們才能從雜交后代中初步篩選到符合條件的植株,這僅僅是葡萄雜交育種的第一步?!睂幭霓r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研究員徐美隆介紹道。
據悉,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將綜合運用傳統育種和現代生物技術育種手段,進一步擴大育種群體,提升育種效率,加快育種進程,最終選育出更多抗寒旱、品質優的免埋土釀酒葡萄新品種。
科技支撐灘羊產業升級
寧夏灘羊,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享譽全國。然而,長期以來,灘羊產業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種質資源保護、生產效率提升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寧夏農科院科研人員歷時八年,開展了灘羊新品種選育及高效養殖技術研究,“歷經10年時間,我們團隊圍繞快長型灘羊、裘皮型灘羊、多胎型灘羊進行選育,這三個品系灘羊已經選育成功。并且,我們培育出的多胎灘羊胎產羔率達150%以上,改變了傳統灘羊一胎一羔,提高灘羊的養殖效益?!睂幭霓r林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馬青說。
在灘羊種質資源保護方面,農科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測序,發現了灘羊特有的遺傳特征,并構建了“指紋圖譜”,為灘羊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了理論支撐?!?013年,我們團隊先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校)深度合作,開展灘羊品種優化和利用、灘羊品牌創建和保護研究,很快在‘灘羊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灘羊品系選育’‘灘羊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集成與示范’等重大科研、技術推廣項目助推下,寧夏灘羊產業生產體系日趨完善,品牌優勢日益明顯,以灘羊養殖為重要支柱的優質牛羊肉產業成為寧夏農業戰略主導產業?!瘪R青說道。
在灘羊產業提質增效方面,研究人員創新性地提出了“定量運動、特色日糧、精準飼喂”的生態養殖理念,“我們建成125個灘羊生態牧場,羊群在生態牧道上聽著音樂奔跑,減少脂肪沉積,提高灘羊胴體品質和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屠宰之后,精細化分割,生產高端灘羊肉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地區?!瘪R青介紹說,他們還構建了品牌管理體系和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并創新了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這些成果的應用,有效提升了灘羊產業的整體效益,促進了灘羊品牌的打造和產業升級。可以說,科技的力量讓灘羊產業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也讓寧夏灘羊這張“金名片”更加閃亮。
未來,寧夏灘羊產業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為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貢獻!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
在廣袤的寧夏大地,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寧夏農林科學院積極擁抱大數據、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將它們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天空地一體化釀酒葡萄長勢及病蟲害智能監測系統,讓葡萄園的管理更加精準高效;精準施藥裝備的應用,有效減少了農藥使用量,保護了生態環境;數智養殖技術的推廣,讓畜禽養殖更加科學規范,產量和品質顯著提升。除此之外,寧夏農林科學院也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綠色防控技術攻關,通過天敵昆蟲資源開發、生態調控技術等手段,構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防治技術體系,有效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保護了綠水青山,也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人才是農業發展的基石。寧夏農林科學院通過多種途徑培養高素質農業從業人員,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成長,培養“土專家”“田秀才”,為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人才動力。展望未來,寧夏農林科學院將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聚焦“六特”產業發展,推動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為寧夏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