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展望||2023农资企业发力点在哪里?新洋丰、云图、西洋、中迅、拜耳等各品类企业代表发声!
新洋豐:從資源型向創新型、復合型區位延伸!
過去一年,動蕩的磷復肥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企業是否能夠良性經營就凸顯出兩個問題,一是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二是企業的戰略地位。
新洋豐的關鍵詞是穩健與突圍,穩健是基于新洋豐從資源型向創新型、復合型區位進行不斷延伸,“突圍”是基于新洋豐向服務型轉變的積累。
在產業發展方向上,由“一主”延伸為“兩主”,即從單一的磷復肥產業,向精細磷化工、新能源材料和磷礦伴生氟硅資源綜合利用方向轉型,實現磷資源的梯級開發和利用。
行業的機會在于糧食安全、綠色發展、鄉村振興!
未來新洋豐將積極向精細磷化工、新能源材料和磷礦伴生氟硅資源綜合利用方向轉型。以磷礦石為主線,在進一步鞏固磷復肥行業領先優勢的基礎上,向新能源材料、精細磷化工、磷礦伴生氟硅資源綜合利用方向轉型,實現磷資源的梯級開發和利用,其次,實現磷石膏等固廢的資源化、產業化利用。
在鄉村振興方面,新洋豐充分發揮在肥料領域形成的領導力和對上下游產業的牽引力,一方面,以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為導向,積極向現代農業設施和智能裝備領域延伸,開啟現代設施農業綜合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積極布局可信任優質農產品的種植和流通領域,加強產業協同,打造自有品牌,致力于成為優質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品牌運營商和渠道商。
——新洋豐農業副總裁 趙程云
金正大:致力于成為全球千萬噸級新特肥生產商!
過去一年,金正大圍繞“三減三提升”生態種植模式構建完善了全方位品牌矩陣,與德國施諾德研究院簽約,引進兩大技術體系,標志著施諾德增效技術方案正式引進中國,并率先在金正大旗下全系產品全面應用,為金正大全力推進的生態種植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后盾。2022年以數字化轉型升級為核心,加速數字化營銷模式轉型,賦能一線市場,在技術創新、營銷轉型、服務升級等方面取得突破。
過去一年也是金正大營銷元年,重點發力新特肥方向,主推戰略級新品金正大悍活與沃夫特強競6G免疫激活生長素。
2023年金正大將以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為核心,賦能渠道和用戶。
在未來,規模企業要摸準時代的命脈,把握趨勢與未來,金正大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千萬噸級的新特肥生產商。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玉曉
云圖控股:在總成本領先戰略下,從四個層面深化產業鏈布局!
過去一年,云圖控股在艱難的大環境下實現高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完整的產業資源鏈帶來的核心優勢,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能力;另一方面是公司內部管理水平的體現,主要表現在管理團隊面對異常行情的前瞻預判和科學決策能力。譬如公司在2022年5月份就組織召開行情預判會,形成兩個決策:謹慎儲備原材料和盡最大努力去復肥成品庫存。
云圖控股持續構建的成本優勢和規模優勢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總成本領先戰略”引領下持續深化產業鏈布局。持續進行產能擴張,在應城、宜城、荊州等基地新增合成氨、磷酸、復合肥等產能,并進一步延伸產業資源鏈條,大力發展新能源材料業務,為企業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
在產品創新上,云圖控股持續圍繞“減肥增效””土壤修復““品質農業”等農業發展戰略進行產品研發、升級, 過去一年強勢推出“桂冠養元多”、“金牌根動力”等增效肥子品牌,至此公司的增效肥就涵蓋了特肥、功能肥及增效復肥、增效水溶肥等所有市場上現有的增效類肥料,形成完整的增效肥產品矩陣。
模式創新上,云圖控股在業內率先推出新型合作模式----品牌共建,聯手國內大型農資集團打破原有品牌代理模式改為戰略合作模式,推動雙方合作范圍由區域市場走向全國。
未來,云圖控股將在4個層面持續發力:第一,立足自身資源和完整產業鏈優勢,不斷進行產能擴張,持續延伸產業鏈條,以規模化夯實行業龍頭企業地位,并致力研發生產更多高性價比的復肥產品;第二,大力推進增效肥發展戰略;第三,持續做強做大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務;第四,拓展海外市場,加快國際化進程。
——云圖控股副總裁 闞夕國
西洋實業:聚焦針狀肥戰略,同時提升企業經營與創新能力!
市場的劇烈波動,對企業的經營和抗風險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考驗著企業經營者的智慧。一個企業不可能擁有所有的上下游資源,但聚焦并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不斷提升經營和創新能力,也可以讓企業形成自身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過去的一年里,西洋實業主要在狠抓信息化、人才儲備、產業布局等三大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產業布局和產品技術創新方面,西洋實業針狀肥銷售全面啟動,外部布局已經在新疆完成,諾威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西洋實業新疆基地目前20萬噸針狀肥項目已經正式投產,未來針狀肥仍舊是西洋發展中的戰略產品和戰略項目,公司將根據市場表現,依托行業領先的新型制備技術,不斷加強工廠布局,在全國打造一張生產網絡。
在未來企業的戰略布局、原料供應、生產基地布局,產業鏈配套優勢及對市場變化節奏的把握與研判,都顯得尤為重要。未來在經營中,客情關系、企業資源、信息獲取能力,對大數據的研判及運用,企業應對策略及經營模式,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源。
——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啟彬
紅四方:做強做優復合肥產業,加強“1+2+N”體系建設!
過去的一年,紅四方“科學應變,行穩出新”;壓實肥料保供責任,推動肥料產業升級,共建“綠色智能復合肥研究院”;構建“1+2+N”的品牌戰略規劃,進一步優化梳理品牌構架。堅持測土配方施肥,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優化肥料品種配方,大力推廣控緩釋肥產品,如養吧控失肥等戰略大單品。同時新推出了“芯聚天”增效復合肥,改性脲銨氮肥以及“好食尚”有機無機復混肥料。
未來幾年,在戰略層面,紅四方將持續做強做優復合肥產業,加強“1+2+N”品牌體系、服務體系、研發體系和推廣體系的建設,利用平臺思維,加強產業鏈協同,謀劃未來的發展。借力資本市場,整合相關資源,適時實施并購重組,完善公司業務布局。
2023年乃至未來幾年,隨著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推進,行業機會點或發展方向主要在:1、能夠促進減肥增效、耕地質量提升、水肥一體化等綠色智能肥料產品是發展方向;2、規模化種植對配套的農化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產業鏈的農化服務將是未來農化服務的趨勢;3、加快信息化技術應用,產業協同深度融合,打造產業鏈生態圈,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
——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國慶
芭田股份:技術領先決定產品先進,打造高性價比與國際品質肥!
芭田股份的關鍵詞:打造高性價比與國際品質肥。
用中國肥種中國糧,提升肥料技術,使國產肥料逐步替代進口肥,這是民族肥料企業的目標。2022年芭田股份主推產品主要為有機無機Ⅲ型系列產品,全國銷量超20萬噸。
在肥料行業,技術的領先決定了產品的先進。近年來,芭田股份在磷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用于復合肥的農用聚磷酸銨工藝技術,以及芭田生物有機碳技術、納米增效技術和智慧農業平臺大數據應用等技術方向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芭田股份貴州基地在磷化工方面采用了全新技術路線——硝酸分解磷礦技術,有別于傳統的磷化工技術。該工藝能把磷礦中的磷、中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營養全部轉化為高效復合肥,鈣轉化為全水溶的鈣肥,提高了磷礦的附加值。
未來,打通上下游資源鏈將成為企業競爭的護城河,2022年底前芭田在貴州總共有6個項目順利投產達產、發揮效益,形成產業鏈。2023年各產業鏈將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收益。新能源材料領域是芭田布局的重要產業方向,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馮軍強
拜耳作物科學:抓住規模種植和農業由“量”到“質”的行業機會點!
對于拜耳公司來說2022年的關鍵詞是“轉型”,除了保持了在植保領域的創新,還不斷加強組織內外的數字化轉型,由內至外地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和業務變革。
2022年是拜耳銀法利、露娜森、拿敵穩家族的穩騰產品獲得創紀錄成功的一年。
未來中國農化行業的機會點我們認為無論在大田作物還是經濟作物上,都會迎來從“量”到“質”的提升。同時,在種植規模上也會形成由小散戶向適度經營的中等規模種植戶的集約和向大農戶跨越的轉型。因此能否把握住這些市場需求和農戶組成結構的變化,就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抓住增長。
具體來說,殺菌劑的發展方向在于持續對農作物品質、尤其是商品性能的提升的關注。殺蟲劑和除草劑更多的是在抗性治理的角度,因地制宜地推廣綜合解決方案。而國內的生物農藥、微生物產品也會迎來一波可以預見的發展紅利。拜耳作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依然會在種子與性狀、化學與生物植保、數字化技術與服務領域進行戰略布局,為種植者帶來整合式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客戶市場部總監 陳昕
中迅農科:打造千萬級單品組成的產品族群,實現全球化企業戰略目標!
2022年,中迅銷售規模突破40個億,是多維度組合突破的結果。
在產品運營上,中迅致力于打造千萬級單品組成的產品族群,涵蓋了蟲、菌、草、螨、線及增產提質方案。中迅以“實現全球化企業”為目標,發力四個方面:一,創制新型化合物;二,不斷研發新產品;三,大力發展藥肥項目;四、開發全球市場。
基于國家十三五規劃,未來的頭部企業占有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企業只有“做大”和“做強”兩條出路,大企業要整合上下游,發展戰略合作,形成生態圈,小企業要做“小而美”,聚焦細分市場,發展專業領域;農產品是國家戰略,農資產品是剛性需求,在農藥減量和食品安全的大框架下,必須加大研發高性價比和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產品,農藥創制和新劑型研究是發展方向,同時因土地流轉帶來的大種植戶不斷增加,對服務的需求會加大,像飛防、農服等綜合型服務平臺是比較好的機會點。
——廣東中迅農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貴新
根力多:邁入雙菌時代,抓住有機無機微生物大三元市場機會!
近兩年,根力多實施戰略新品升級,打造的“茬無疾”、“菌の冠”兩大單品 ,乘勢推出了“生物有機母粒”、“植物源生物有機肥”,再次敲開市場的大門。
針對土地流轉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根力多成立戰略資源部,整合資源,建立了一支專業服務大基地、家庭農場的團隊,2022年戰略資源部實現了從0到1質的變化。
減肥增效政策紅利下,很多企業加入有機無機微生物這個大三元市場,根力多努力做淘金者的“服務商”。2022年,根力多與沈其榮院士合作“木霉項目”,未來將邁入“雙菌時代”,開啟新征程。
——根力多生物董事長 王淑平
金必來:利用現代微生物技術,圍繞用戶需求做文章!
對于金必來來說,過去一年在扎根農用微生物領域這一大戰略不變的情況下,發揮自身傳統的科研技術優勢,穩步推進“金必來叢枝菌根真菌”這一項目,打造了金必來叢枝菌根真菌戰略大品。
行業以2020為節點,農資市場已經告別傳統,進入到成熟階段。這個時期的行業特點呈現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新農人層面。這一階段的他們的需求呈現出效果化、品質化追求,體現出極為明顯的作物需求。畢竟中國農業已經開始從散戶種植模式開始到農場主過度,用戶對產品的接觸越來越多,甚至是參與到產品定制生產中去,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靶標性產品。
另一個維度:企業層面。我們在農用微生物領域幾十年的積累,不僅是基礎已經打牢,而且開始向定制化轉型。畢竟單純依托產品品質的差異已經很難拉開競爭優勢,怎樣滿足客戶的需求,是農用微生物生產企業的差異化競爭的新課題。
進入這一發展階段,客戶不再是被動接受買賣產品,而是客戶需要什么產品,我們就按照作物的需求調整不同的菌群配比,來生產什么產品,一切都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做文章。產品的功能是基礎,而利用現代的微生物技術賦能,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再通過服務將價值最大化,這才是關鍵所在。
——北京金必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付榮軍
德龍生物:靶向配菌仍舊是生物菌肥行業的機會點!
過去一年,德龍生物以“靶向配菌”形成品牌統一、地域特征明顯、功能定位準確的若干個地域性大單品,把這些大單品用注冊商標“靶鏢”和統一的LOGO加以識別,就形成了全國統一的所謂大單品。2022年,“靶向配菌”項目不斷擴展,“靶鏢”產品銷售順暢,在公司整體銷售中占比10%以上。
任何行業都是機遇和危機并存,生物菌肥更是如此。生物菌肥行業的機會點就是缺乏引領企業,正是因為沒有引領企業,我們才有機會。因為功能菌種選擇的多樣性和功能訴求的廣泛性,決定了菌肥品牌最容易做出差異化。因此,整個行業的機會點就是差異化品牌運作。從差異化品牌運作和技術優勢考量,“靶向配菌”仍是德龍生物2023年和以后若干年的發力點和增長點。
——西安德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萬里
慕恩生物:未來生物制劑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2023年乃至未來幾年,生物制劑仍然會保持高速發展。基于微生物活菌、微生物代謝產物及功能基因的技術創新將持續加快。慕恩合成生物學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發掘天然產物,從微生物多樣性中發掘新的生物化學農藥,并與先正達美國團隊合作,充分利用全球最大微生物菌種庫的基因多樣性優勢,開發殺蟲基因等作物性狀基因,用于轉基因作物的性狀發掘。
2023年,慕恩將繼續聚焦土傳病害、線蟲危害以及新型微生物菌株抗逆促生等領域,同時擴充生物殺蟲劑、生物固氮、生物固碳等多條產品管線。
——慕恩(廣州)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總監 段櫨欽
天津坤禾:從單一產品到組合套餐菌肥策略!
過去一年,坤禾生物厚積薄發,銷量呈增長趨勢,產品銷售額相較2021年同期增長67%。
2022年坤禾生物運用組合策略,以作物為導向的示范,展示特肥效果。我們從單一產品定向解決某個種植痛點,到組合套餐菌肥解決某類種植難題,制勝法寶就是通過微生物菌肥解決行業及用戶的痛點。高端的產品往往在原料把控十分考究,復配亞種多樣性,增強產品廣譜有效性,最終的目標就是調土養根,實現化肥減量增效,作物健康優質。
在持續發展的長跑中,唯有創新驅動的企業才能獲得長期競爭優勢,審視自身發展,利用專業團隊和研發創新,發掘隱性痛點,實現產品高品質。在社會發展的整體格局中,唯有價值共享的企業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我們從優質功能菌原料到各類優質菌肥的微生物肥料再到深入田間的技術指導,為行業鏈中各環節提供高質量服務。
——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韓志文
益地農業:圍繞大田、經作、農產品品牌三方面全面發力!
2022年行業多維重塑,益地韌性發展!益地農業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研發方面:益地農業兩款專利菌株順利獲得專利申請,這是兩株全新的微生物菌株,對土壤調理和作物護理具有較好的獨特功能。生產方面:益地農業拓建了生產線和發酵系統,年生產能力突破萬噸。營銷方面:益地農業持續推進”四新營銷力“的工程,旨在系統構建新產品力、新客戶力、新服務力和新模式力。
在聚焦作物的戰略上,有了新突破。益地農業在成立”廣西橘事通“、吉林”參事“通之后,今年啟動江西的”橙興“贛南和江蘇的”益路莓好“兩個項目,分別將贛南臍橙和草莓納入到作物發展戰略體系中。
益地新長征、農業新未來,2023年益地將圍繞專注與深耕經作市場、發力大田市場助力糧食安全和農產品品牌化三個層面全面發力。
——益地國際農業(北京)有限公司 朱兆春
南京百特生物:以專利化合物二氫卟吩鐵為核心,聚焦細分市場,發展專業領域!
作為新型植調劑二氫卟吩鐵原創專利化合物企業,南京百特正努力讓國家在植調劑領域不會受到外企的技術壓制,讓中國人真正意義上端穩自己的糧食飯碗。基于未來看當下;必須站在國際視角來進行市場定位,面對的市場不僅是國內市場還有國際市場,產品是源頭,在研發上不斷投入,以產品引領市場,不斷提升自我,實現國際化的目標。
未來農業的發展呈現出更高質量的要求,綠色用藥,科學用藥將會成為三農種植業的發展方向。南京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穩固二氫卟吩鐵綠色用藥的基礎上,更多的研發多元復配劑型,適應更多農作物,讓種植戶盡可能的減少用藥、科學用藥。這樣才有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的發展。南京百特聚焦細分市場,發展專業領域。百特計劃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發力:第一創制新型化合物;第二不斷研發新產品;第三、開發全球市場。
——南京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迎春
本生生物:農產品品質與大田糧食市場是未來幾年最大的行業機會點!
2022年,隨著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頒布并逐步實施,可能會對農資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農產品質量更安全,本生生物2022年探索出“果實自然早成熟技術”,兼顧果實的外觀品質與安全營養,它并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植物體內糖循環代謝的調控過程。
糧食安全應是未來幾年最大的行業機會點,2023年,也是美國布蘭特公司的70周年,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正式啟動“多收百斤糧”項目,進軍大田糧食市場,助力國家糧食安全。該項目將以“途衛”和“益定增”兩款核心產品為依托,分別從降低大田作物除草劑不良影響及關鍵節點提升作物產量兩個方面入手。
站在更高處,我們要有引領行業回歸植保本質的魄力和勇氣。
——本生(惠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陳瑞明
龍灣化工:聚焦細菌市場,開發小眾作物,生化組合方案驅動新一輪增長!
2022年,原藥和外貿高企,制劑和終端低迷;龍灣化工的龍克均穩住大盤,龍速達在在細菌藥劑新品中的“異軍突起”;面對不確定性的環境,升級思維,降維打擊;2023年,龍灣化工,將開發“傻瓜化的用藥方案”,繼續聚焦細菌市場,開發小眾作物,完善技術營銷,強化龍灣化工在經作細菌藥劑防治領域里的品牌力。
龍灣化工,2023年左右,預計會搬到湖北云夢化工園區,浙龍藥業有限公司,將冉冉升起,成為農資界的一個新星。未來的浙龍藥業,將繼續聚焦細菌病害市場,開發更多的細菌藥劑,在95%噻菌銅原藥的基礎上,通過“噻菌銅+X”,通過“龍克均+哈茨木霉菌”,通過“龍速達+抗菌脂肽”,通過“嘉田+枯草芽孢桿菌”等生化組合方案,成為新一輪的銷量增長點和發力點。
龍灣化工認為,未來專業化的經作市場、中草藥材基地、無人機飛防市場和花卉園藝苗木市場,小眾作物,細分市場,專業化技術服務,需要針對性病蟲草害解決方案。
——浙江龍灣化工副總經理 熊興平
青島瀚生:未來行業,企業的競爭集中體現在科技創新上!
2022年,我最關注的是友道化學氯蟲苯甲酰胺原藥上市,這是跨界的成功案例,也是對原藥合成企業的一種降維打壓。(母公司豪邁集團是高端機械設備龍頭企業,原藥合成設備先進制造企業,具備2大優勢:“設備與工藝鍥合優勢,全連續化生產,工藝自主開發,核心設備自主研發;產業鏈優勢,從石化基礎原料到高級中間體可最終到原藥”。企業11000噸氯蟲和5000噸溴蟲一上市,就有60到80億的產值,而且很難有企業在成本和效率上與之抗衡。)這也說明我們行業未來的競爭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的綜合技術領先,誰才會活的更好。
未來,行業的機會點就是經銷商做好作物科學和應用技術服務,生產企業做好原藥成品的成本控制和制劑產品的物理穩定性和藥效提升,社會有分工,生產企業不要去做流通企業的事,流通企業不要去做生產企業的事,流通企業聚焦做服務,生產企業聚焦做精品,做出與跨國公司一樣的制劑產品穩定性和藥效,不要想法太多。
青島瀚生未來的企業發力點:1、努力把已經有的原藥(氟磺胺草醚、炔螨特、氟樂靈等)的成本做到更低,做好全球市場登記;2、新立項合適的原藥,圍繞瀚生多年儲備的原藥技術優勢,做適合瀚生實際情況的原藥品種;3、全力做好自有原藥的制劑產品,從上到下都要聚焦,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未來瀚生的核心產品戰略。
——青島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 曾憲峰
濟南約克農化:特種藥肥行業競爭加速!
2022年特種藥肥市場關注度迅速上升,濟南約克著重布局殺蟲特種藥肥產品,從之前OEM平臺正式轉向市場渠道。在經作市場之外,創新發力大田市場。
制劑企業之間基于現在委托與被委托加工逐漸演化為借證生產,讓企業獲取證件資源不再有更多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市場同類產品競爭加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內卷嚴重,對于證件資源互用的收緊,也會讓企業更加注重證件資源的積累重要性。
在特種藥肥板塊,2022年無論從證件數量還是企業數量,都在快速進入特種藥肥行業,原本不受關注的特種藥肥關注度迅速上升,這也給我們增加了產品進入市場和技術更新的緊迫感,同時也增加了信心,我們選擇特種藥肥領域的正確性和前瞻性。
——濟南約克農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建民
2023開工大吉,祝愿農資精英新的一年大展宏兔,重啟增長;新年農資市場交流:作者劉老師微信:1513617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