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达集团中国吹响全面进军微生物产业的号角 同期亮相一揽子最新产品

作者:先正达集团中国 2022/1/11 8:18:14
1月8日,中化化肥在北京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正式发布先正达集团中国作物营养业务单元微生物战略,并同期亮相一揽子最新产品。事实上,中化化肥布局微生物领域已有时日。与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战略入股国内领先的生物科技企业北京航天恒丰则是其重要的布局蓄能。而微生物战略正式出炉,更是标志着吹响了全面进军微生物产业的号角。发布会上,先正达集团中国首次发布了启动以解决种植痛点、改良土壤健康为核心

1月8日,中化化肥在北京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正式發布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單元微生物戰略,并同期亮相一攬子最新產品。



事實上,中化化肥布局微生物領域已有時日。與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戰略合作、戰略入股國內領先的生物科技企業北京航天恒豐則是其重要的布局蓄能。而微生物戰略正式出爐,更是標志著吹響了全面進軍微生物產業的號角。


發布會上,先正達集團中國首次發布了啟動以解決種植痛點、改良土壤健康為核心的微生物戰略。同時根據規劃,先正達集團中國的微生物技術開發將邁入第三階段,打造一流的研發和產業化通道,志在成為引領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的排頭兵。


來自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質檢中心、國家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先正達集團中國的專家、領導,以及先正達集團中國合作伙伴共計3萬人次參加和觀看了直播。


在中國農業面臨綠色變革的當下,作為全球最大的農業科技公司先正達集團的四大業務板塊之一和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中國中化控股的成員企業,先正達集團中國為何對微生物領域青睞有加、重拳加碼?  


“誰利用了微生物,誰就會在未來農業中占據先機! ”


微生物領域的戰略意義從“十四五”規劃中便可窺見一斑。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質檢中心主任李俊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規劃明確“基因與生物技術”系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領域之一,“生物技術”系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質檢中心主任李俊


剛剛過去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十八億畝耕地要實至名歸,而且必須是良田。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由于不科學的使用肥料和植保產品,造成了土壤酸化、板結、鹽漬化、有機質降低、中微量元素失衡、有益微生物菌群缺失等問題,土地越來越瘦。在這樣的背景下,微生物技術站到了農業前臺。


李俊認為,中國農業迄今相繼經歷傳統農業、化學農業、可持續農業和綠色農業四個階段,無污染、高肥力的土壤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先決條件,而微生物肥料是農業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投入品。“農業離不開微生物,微生物的作用被嚴重忽視,誰利用了微生物,誰就會在未來農業中占據先機!”李俊說。


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楊自文在發布會上說,中國農業面臨經濟效益低下、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三大挑戰,要解決這些難題,未來必須改變養殖、種植割裂的二維農業模式,通過微生物技術驅動種養結合,發展三維農業。“我國每年有40億噸秸稈、糞污及加工有機廢棄物,通過微生物定向發酵轉化利用,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肥減藥。”


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楊自文


專家預測,在國家政策強力驅動下,“十四五”以及今后更長時期,微生物肥料每年將以10%左右的速度發展,應用面積達到6億畝以上。在這其中,形成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平臺至為關鍵。作為全球最大的農業科技跨國公司,先正達集團中國的加入無疑將加速這一進程。


正如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作物營養業務單元聯席總裁馬躍在發布會上所說:“實現綠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新科技的運用,新的先正達集團、新的中化化肥肩負起使命,近些年,我們和國內領先的科研院所、企業合作,已在微生物技術上獲得較大的突破。公司將持續推動以微生物技術和植物激活劑方向的生物技術創新,全面匯集先正達集團全球科技,服務本土農業,以更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讓中國消費者吃飽、吃好,讓種植者安居樂業!”


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作物營養業務單元聯席總裁馬躍


志在成為引領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升級的排頭兵


中化化肥從2016年起正式入局微生物領域,短短五年,依托先正達集團中國背后的雄厚的科技資源和強大實力,迅速打通了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通道,打造了國內頂尖的微生物菌劑和微生物肥料研發和產業化平臺。


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單元研發總監孫鷹翔在發布會上介紹,在研發體系上,先正達集團作物營養研發平臺—中化農業臨沂研發中心已經具備作物營養全體系研發能力,覆蓋生物制劑、土壤健康和養分高效三大技術領域,同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所、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航天恒豐等研發單位展開聯合攻關;在生產基地上,戰略投資了國內領先的微生物制劑生產企業北京航天恒豐,并正在山東臨沂加快建設中化化肥生物制劑生產基地。


得益于強有力的人才和資源投入,中化化肥在微生物技術研發上已經走過了二代,目前進入了第三代,重點是攻關功能強化菌株及代謝產物的開發利用。


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單元研發總監孫鷹翔


基礎研究上的重拳加碼,帶來應用領域的全面開花。“我們可以應用上百個微生物相關專利技術資源、掌握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菌肥耦合技術,建成了微生物五大產品體系,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板塊將是國內最具潛力,能夠引領中國微生物肥料企業的排頭兵。”中化化肥微生物產品方向負責人劉杰表示。


中化化肥微生物產品方向負責人劉杰


發布會上,五大系列新品集中亮相:包括整個家族的技術母體農用微生物菌劑系列;土壤健康形象大使生物有機肥系列;補齊傳統肥料短板的生物復合肥系列;多技術集成的生物有機無機系列;以及生物土壤改良劑等。


據介紹,幾年來,圍繞上述新產品,先正達集團中國在小麥、玉米、花生、水稻和薯類作物上進行了大量示范。僅以2020-2021年10省份10種作物42余處試驗結果為例,較等養分產品普遍增產7%以上,抗病、提質效果顯著。 


“雙螺旋”行動助推微生物戰略全面落地


雙螺旋是基因的結構模型,微生物作為生命體,對其的研發和探索,實際上就是對基因的解碼。發布會上,中化化肥市場與產品線部副總經理傅春杰正式發布了“雙螺旋”行動,既象征著其如同旋轉的右手不斷上升不斷進步,也意味著科技鏈和產業鏈相互促進協同向前,雙螺旋行動將以科技引領、品牌贏領為核心,通過微生物技術科技引領產業升級、品牌賦能“贏”領客戶轉型為行動推動微生物戰略落地。


中化化肥市場與產品線部副總經理傅春杰


先正達集團中國的生物戰略和技術實踐贏得合作伙伴交口稱贊。東北區域經銷商代表趙相華、華北區域經銷商代表范婷、華南經銷商代表陳建楊都表示,先正達集團中國成立后,研發資源更加雄厚,產品線更豐富了,服務更加立體多元化了,作物營養未來發展趨勢肯定是微生物技術的天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