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业绩稳健增长彰显龙头实力
4月24日晚間,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68億元,實現凈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39.98%和49.61%,以“開門紅”態勢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再次彰顯行業領軍企業的韌性與活力。
穩中有進,核心業務表現亮眼
2025年一季度,新洋豐緊抓春耕備肥旺季需求,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和全國產能布局效能,磷復肥主業產銷兩旺。春節期間,新洋豐全國已建成的十一大生產基地內基礎肥料生產線均不停產,日均生產硫基復合肥、磷酸一銨等超9000噸,復合肥及磷銨庫存達70多萬噸,源源不斷地為市場提供核心產品;春節過后,高塔肥、BB肥、水溶肥等二次加工肥生產線也陸續滿產,日均產能在5000噸左右;2月5日,農歷正月初八,新洋豐1200多名營銷人員和農藝師集體出征,奔赴全國市場,為經銷商和種植戶全力服務,確保滿足春耕用肥需求。精細化工及新能源材料第二主業,公司搶抓當前磷酸鐵市場逐步回暖的市場機遇,于3月份啟動第二條磷酸鐵生產線試產工作,目前公司兩條磷鐵酸生產線均開車生產,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
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再提速
作為行業綠色發展的踐行者,新洋豐一季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進行ARC+復合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以期實現該產品在全國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上的大面積應用,促進油料作物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油料供應安全。公司參與的兩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召開年度總結會,新洋豐創新成果亮眼。在“精準智能化施肥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北方典型作物精準智能化施肥裝備與配套肥料研制及應用”課題中,公司已研發適用于小麥輕簡化栽培和棉花水肥一體化的作物專用肥產品2種,推廣應用面積4萬畝,相關成果申請發明專利4件;在“綠色緩控釋和穩定性肥料創制與產業化”項目中,公司開發出綠色緩控釋肥料3種,玉米、小麥等專用化緩控釋肥新產品4種,累計推廣面積約45萬畝,相關研究成果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3件、獲授權發明專利2件,相關成果、技術在新洋豐吉林扶余基地轉化建成4萬噸/年緩控釋肥生產線并投產。同期,公司在磷石膏綜合利用、節能降耗等領域也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戰略布局,夯實長期競爭力
報告期內,新洋豐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人才興企戰略,通過數字化賦能、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在數字化賦能方面,公司將DeepSeek深化應用于磷礦配礦工作,通過大模型計算與智能硬件協同作業,實現了配礦方案從人工經驗主導向智能化決策驅動的躍進;硫鐵礦制酸的焙燒爐自控也實現了無人干預,成為硫鐵礦制酸行業首個自控案例。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新洋豐與武漢大學聯袂打造的“洋二代”經銷商培訓班進入尾聲,30余位“洋二代”順利完成培訓,獲得武漢大學結業證書,“廠商共育”模式為農資行業人才儲備提供了標桿范本,為推動農資營銷新發展注入動力;同時公司“百人計劃”培養持續加碼,一季度為晉升出庫學員及講師頒發現金獎勵60.6萬元,“百人計劃”自啟動以來累計獎勵已超過500萬元。
公司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堅定不移實施“三雙一多”戰略,著力打造“專特優強”洋豐特色,實現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為推動和引領行業進步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