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根力多黄鹏:土壤和植物补碳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3/8/7 19:50:18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鹏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疆的玉米、甜菜、甜叶菊、辣椒等作物的连作时间也不断变长,重茬严重,导致作物抵抗力变差,土壤环境持续恶化,死棵烂苗现象突出。作物的高产稳产,及品质的保证有着众多的负面影响。造成重茬的4种原因在于同一作物长时间种植会导致:1.土壤中某一些营养成分被吸收殆尽,导致缺素;2.土壤活性变差,土壤开始板结并伴随盐碱过高;3.作物会向土壤

圖片1.png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鵬

近年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新疆的玉米、甜菜、甜葉菊、辣椒等作物的連作時間也不斷變長,重茬嚴重,導致作物抵抗力變差,土壤環境持續惡化,死棵爛苗現象突出。作物的高產穩產,及品質的保證有著眾多的負面影響。

造成重茬的4種原因在于同一作物長時間種植會導致:

1.土壤中某一些營養成分被吸收殆盡,導致缺素;

2.土壤活性變差,土壤開始板結并伴隨鹽堿過高;

3.作物會向土壤中排泄自毒素,抑制同種植物生長。

4.作物的病原菌在土壤里留存,導致繼續侵染。

克服重茬障礙重點在于解決土壤問題,合理栽培,科學施肥,讓土地重新煥發活力。而選用好的肥料是保證作物優質高產的前提。土壤改良有三大途徑,一是通過提高礦物質數量,調節土壤鹽堿度、團粒結構形成;二是通過增加有機質種類,提高土壤透氣性、保水排水性;三是通過激活有益微生物,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并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根力多解決重茬問題主要以微生物肥料為核心。微生物肥料集“營養、調理、生防”三種功效于一身,能更快、更高效地解決土壤問題,讓土壤更具培肥“地力”,從而達到改土護根、抑病護苗、促長護棵、補微護果的目的。在土壤調理產品線上,根力多 “茬無疾”是微生物菌劑產品中的明星大品。

新疆根力多依托總部的技術、人才和品牌優勢立足新疆,以功能為生物肥料、有機物料和土壤鹽堿改良這個三個產品核心,以液體水溶肥為補充的全系列產品。著重以發展生防微生物和土壤調理劑這兩大品類肥料。

2022年,根力多與中國工程院沈其榮院士達成合作,將院士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未來根力多將正式進入“細菌+真菌”的“雙菌時代”,將更好地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作物只能吸收無機營養?有機肥沒有速效?有機肥有機質越高越好?是目前行業對有機肥行業的普遍認識。

根力多要爭做農業有機物質肥料化利用的解決方案提供者,今年5月20日,根力多“北京多美源農業碳循環技術中心”揭牌成立,根力多正式開啟在綠色低碳農業的賽道上重新發力,也意味著解決土壤問題有了新方法。

碳循環技術中心的職能是制定并推廣碳肥標準,并積極促進其被認可為行業/國家標準。輔助肥料企業對高效有機碳肥的生產,培育相關人才。技術輸出,推動養殖/沼氣/工業加工等企業有機廢污的轉化利用。繼續深入研發完善碳肥應用理論體系,補充更多作物實驗數據。持續完善不同原材料的碳肥生產工藝以及肥效驗證。深入研究CO2的補充,不同作物的實驗數據,以及商業化。主持國內外學術交流,傳播富碳農業思維,讓碳肥造福全人類。

補碳對作物有著重大的意義,植物的蒸騰作用、生長、根際環境、光合作用四大運行機制與碳都存在著緊密的關系。

植物根葉循環,互為營養供體,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植物碳框架稀缺或者無機營養不平衡就會導致化肥利用率降低。植物根的呼吸和生長需要“燃燒”碳;微生物的繁殖也需要“燃燒”碳;小分子有機可溶碳,是市場里的“通貨”。光合作用形成的碳養分,往往不足以滿足這個系統運行的需要。

碳養分雙通道,根際補碳四兩撥千斤。根際補碳,促微生物繁殖,促生根,促蒸騰作用,讓植物體液循環更加順暢,進一步促進無機肥料吸收,將植物生長引入快速正向循環。例如,一畝地增施3kg有機碳肥,蔬菜地面部分增產980kg。

所以化肥利用率低,還只是化肥的問題嗎?促體液循環+提高光合效率+提供碳基礎框架+根際微環境供能補碳,能將化肥利用率提高70%。

什么是碳肥?肥料中 AOC含量決定其有機肥效,AOC ≥5%才能稱為碳肥。碳肥的功效是普通有機肥的5-20倍,是“超級有機肥”,有5大優點:1.速效性:幾乎與化肥的速效性相當。2. 精細性:也幾乎與化肥相當,每畝作物每茬用10—100公斤。3.水溶性:固體碳肥中所含的AOC,遇水即化,液體碳肥可進滴灌系統,可噴施,可上無人機。 4.快速促根,3天見效。5. 快速改良土壤,以液體碳肥為例,5天使板結的土壤疏松。

具體來看,碳肥有以下幾大優勢:

1.碳肥能破解“低溫寡照旱澇凍害鹽堿地”難題

自然脅迫導致歉收的真相是不適宜的環境讓農作物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導致作物陷入碳饑餓,農作物沒有能量,體質變差。此種環境下,化肥和刺激素對作物的作用甚微,施入碳肥可以有效為作物補充能量,幫助作物度過“難關”,重啟體液循環,促進光合作用,恢復產量。

2.破解土壤板結難題

土壤板結真相是缺碳導致微生物無法繁殖,團粒結構無法維系,而每畝地加入幾千克有機碳,10天內土壤疏松,維持數月,類似酵母菌發酵能使死面團變得蓬松。

3.破解果樹大小年難題

果樹大小年的真相是果樹“大年”能量耗盡,造成次年歉收。而在采收前后及時補充有機碳和適量化肥,就能快速補充能量,來年還能大豐收。

4.破解花而不實,嚴重落果難題

落花落果真相是農作物由開花到結果,再到果實膨大,需要大量碳能,能量不足則造成落花落果。而施用碳肥+復合肥能促進果樹身體壯不容易流產,旺而不花≠花而不實。

5.破解線蟲病難題

線蟲病的真相是線蟲是土壤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對土壤適耕性上有貢獻。只有當下屬情況下才會危害作物:根棲性線蟲成優勢種群產生根節,阻斷了作物正常體液循環。板結使厭氧性線蟲占上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破壞根系正常發育。土壤中缺碳,根系衰弱,對線蟲的抵抗能力太差。    施用碳肥后,土壤板結會消退,厭氧線蟲會消退,作物根系正常發育。根系有了額外能源供給,變得更加粗壯,對線蟲耐受度增加。就算還有根節,粗壯根系也保障了正常的作物體液循環。

有病打藥,遇蟲殺蟲,圍追堵截終無功。因勢利導,缺碳補碳,順勢而為修正果。根力多團隊先后在全國多地多種大田和果蔬作物上進行了有機碳肥的實驗跟蹤。有機碳肥可以讓黃瓜增紅薯增產150%,玉米可以每株收雙棒,西蘭花可以每株采三朵,水稻能增產40%。有機碳肥在助力農作物的產量上限還遠遠沒有達到,潛力無限。

那么,補碳補的是什么?有機類肥料的有效物質是什么?現行有機肥標準只考慮了碳含量,沒有考慮水溶性;讓煤灰也變成了優等肥料;種子發芽率指數未考慮稀釋濃度;將高效碳肥也鑒定為不合格。

針對小分子有效有機碳的檢測 如何改善?

有機質檢測前先進行水溶和過濾:首先保證水溶物,然后通過650納米過濾膜,再檢測碳含量。碳含量≥0.1% 為合格。

種子發芽指數在指定濃度下操作:浸出提取液濃度統一為0.04%時,種子發芽率≥70%為合格。

富碳農業為碳達峰碳中和助力。碳大部分來源于化石燃料,讓它們回歸到動植物體內,回歸到土壤中,或許才是最終歸宿。

土壤固碳:我國約20億畝農田,如果讓這些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就能多貯20億噸碳。

作物固碳:每畝農作物每年生物量平均增產1噸,20億畝農作物就能多消納6億噸二氧化碳。

未來的碳肥市場規模是非常可觀的,市場規模將是4000萬噸級別,根力多緊抓機遇,在這個全新的賽道上,有望見證、踐行有機肥行業的變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