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股份拟增资紫金矿业子公司,入局新赛道!
4月22日,農化巨頭新安股份在一份董事會決議公告中披露,公司將以增資入股的形式投資礦業巨頭紫金礦業的子公司紫金鋰元,增資金額為7557萬元。
紫金礦業大有來頭
紫金礦業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大型跨國礦業集團,主要在全國范圍內從事銅、金、鋅等金屬礦產資源和新能源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及工程技術應用研究等,公司先后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整體上市。
2015年開始,紫金礦業開始在全球范圍大舉收購礦山,累計耗資大約300億元。目前,公司旗下已有9家金礦企業或礦山、7家銅礦企業或礦山,5家鋅礦企業或礦山。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動鋰電池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紫金礦業迅速布局了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2021年10月,紫金礦業宣布以約50億元要約收購新鋰公司。新鋰公司核心資產為100%持有的阿根廷3Q鋰鹽湖項目,一期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計劃于2023年底建成投產。
同時,紫金礦業還投資設立了福建紫金銅箔科技和紫金鋰元。此外,公司在剛果(金)Manono鋰礦外圍擁有PE12453和PE13427綠地勘探和開采權項目。
由于碳酸鋰供不應求,銷售價格接連攀升,紫金礦業的碳酸鋰產品也為其凈利潤大幅增長貢獻了力量。年報顯示,2021年,紫金礦業新增碳酸鋰763萬噸。
本次增資對象正是紫金礦業旗下子公司紫金鋰元。紫金鋰元成立于2021年11月,主營磷酸鐵鋰生產經營業務,主要規劃項目包括磷酸鐵、磷酸鐵鋰。
目前,紫金鋰元5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正在建設過程中,一期2萬噸/年計劃2022年12月底投產;配套建設的磷酸鐵項目各項審批手續正在同步辦理過程中。
新安股份表示,紫金鋰元依托紫金礦業礦產資源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結合紫金礦業擁有的鋰、磷、鐵等資源形成的良好成本優勢,致力于打造從前驅體到正極材料的全自主產業鏈,建設成為國內技術、規模領先的大型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
新安股份持續發力新能源材料產業
新安股份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生產草甘膦和有機硅,并形成協同效應的企業之一,公司運用草甘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氯甲烷,進行有機硅生產。
圍繞有機硅單體合成,新安股份搭建了從硅礦冶煉、硅粉加工、單體合成、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形成硅橡膠、硅油、硅樹脂、硅烷偶聯劑四大系列產品。
面向快速增長的新能源賽道,新安股份2021年提出新一輪戰略規劃發展格局由“雙輪驅動”向“三足鼎立”轉變,基于“磷基、硅基”兩大產業基礎與優勢持續延伸拓展,圍繞新能源應用場景打造具有新安特色的材料整體解決方案。
硅基材料方面,新安股份積極拓展與光伏下游企業合作。2021年,公司與樂山協鑫新能源共同投資建設首期20萬噸/年工業硅粉加工項目,滿足下游顆粒硅項目的原料需求,加速進入下游光伏應用領域。
同時,新安股份完善中試研究平臺,推進硅碳負極產業化。磷產業鏈向新能源領域延伸。2021年,新安股份與多氟多實業基于六氟磷酸鋰原料進行合作,為多氟多實業及其下屬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公司提供原材料。
目前,新安股份的高純硅、電解液、硅碳負極等新能源應用材料已經或正在逐步產業化,有機硅多種高性能終端材料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等諸多領域。
對于投資紫金鋰元,新安股份稱,交易基于公司發展戰略考慮,為滿足公司以新能源為應用場景的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生態圈的構建需要,有利于公司迅速切入新能源材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