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好产量增一倍,果树修剪要以势调形和4句话
果樹傳統的管理是以形定法,我們搞了幾十年的形,都是以建造樹形為核心,從疏層形到自由錘形,再到開心形,現在又推廣窄長紡錘形及主干形。我們只重視了形的構建,而忽視了樹形,枝形受栽植密度,空間的制約而限制。在現代化果樹發展過程中,樹形由大變小,由圓變窄,由多級次結構變為少級次結構,由高變低適宜人為操作。
構成各類樹形的結構矛盾,都是由縱橫矛盾而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相互利用。縱橫矛盾構成了樹形,縱橫矛盾又影響著生長矛盾(即樹勢),生長矛盾的變化又影響著縱橫矛盾(即樹形)。縱橫矛盾與生長矛盾之間相互影響,相互牽制,相互利用,不可分隔,它們分別形成了樹形與樹勢,合二為一成樹體。樹體的生長結果及壽命又是由果樹自身的特性即內因,和外界的光,熱,水,肥等外界條件所影響,即外因。內因和外因直接影響果樹的本質矛盾,即縱橫矛盾和生長矛盾。
所以,貫穿果樹本質一生的矛盾,就是這三大矛盾:縱橫矛盾,生長矛盾,內因與外因矛盾。這三大矛盾是果樹的終生矛盾,我們人為的管理果樹,就是利用果樹內因和外因條件,使縱橫矛盾和生長矛盾維持三到五年的一個平衡,平衡即穩定,穩定即結果。而后,舊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又產生。平衡是暫時性的(三到五年),不平衡是永久性的(果樹的一生)。
人管理果樹一生,都是在不斷調節它的長勢,使之達到一個最佳狀態,最利于結果,達到一個最佳的經濟效益和便與人為操作等等的一切。都是以果樹為本,以結果為目地而出發的,調節生長即調控樹勢,枝勢。而果樹辯證管理與傳統觀念不同的,就是以勢調形,而不是以形定勢,有形無勢是死樹。
果樹修剪其實很簡單,只要記住這4句話,你也可以成為修剪專家。
第一句:上開光下脫裙,層層疊疊剪中間。意思是上剪遮光大枝條,下剪拖地無用枝,中間疏除過密枝,保證通風透光。
第二句:多頭選領導,領導不打架,下屬123中間不要留。意思是多頭必須選擇生長朝外的領導枝,并排的側枝必須剪中間,保證層次分明。
第三句:剪外不剪內,剪強不剪弱,剪枝不剪斜。這是因為強枝、直立枝都很難掛果,可以適當剪除。而內膛弱枝、斜枝掛果產量高,所以要保留。
第四句:控高要換頭,弱樹要重剪。意思是弱樹需通過重短截刺激抽條附狀,而控高不可斷頭。修剪必須通過扭枝或帶帽修剪,更換領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