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丹东,只为“红颜”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张港港
2024/11/30 9:27:08
在大众认知里,要说女生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那必是草莓。有关草莓的周边产品,也炙手可热。从草莓味糖果,到草莓味饼干,再到草莓味的果酱,之后又开发方便食品如冻干草莓、酸奶草莓干……甚至前几年刮起的草莓塔、草莓蛋糕之风,也被赋予了“爱她就送她冬天的第一个草莓塔”的浪漫商业意义。直到现在,在水果行业,草莓依然牢牢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市场地位。国内草莓产业持续向好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
在大眾認知里,要說女生最喜歡的水果是什么,那必是草莓。有關草莓的周邊產品,也炙手可熱。從草莓味糖果,到草莓味餅干,再到草莓味的果醬,之后又開發(fā)方便食品如凍干草莓、酸奶草莓干……甚至前幾年刮起的草莓塔、草莓蛋糕之風,也被賦予了“愛她就送她冬天的第一個草莓塔”的浪漫商業(yè)意義。直到現在,在水果行業(yè),草莓依然牢牢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市場地位。
草莓,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醫(yī)療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由于草莓果實芳香多汁,營養(yǎng)豐富,所以有著“水果皇后”的美稱,且又是上市最早的鮮果,故又稱為“早春第一果”。目前我國栽培面積前 10位的草莓品種依次為紅顏、甜查理、章姬、寧玉、達賽萊克特、白雪公主、四季草莓、晶瑤、京藏香、晶玉。我國作為草莓生產大國,草莓產業(yè)快速發(fā)展,草莓的種植面積也在相應地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 2022年,我國草莓整體種植面積達到 221.18萬畝,與 2021年的 208.97萬畝相比,增加了12.21萬畝,同比增幅約為 5.84%。自 2017年起,共計增長約59.52萬畝。產量方面,隨著種植面積的上升,產量也呈現出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自 2017年以來草莓產量增長約 113.05萬噸。截至 2022年,我國草莓產量達到 398.16萬噸,與 2021年的 371.51萬噸相比,增加了26.65萬噸,同比增幅約為7.17%。近年來,我國草莓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均位于世界第一,這和我國草莓各主產區(qū)密不可分。江蘇省、山東省、安徽省、遼寧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浙江省、湖北省草莓種植面積位列前 10,合計種植面積為全國的 80.43%,合計產量為全國的 87.48%。從主產區(qū)草莓品種來看,市場上消費量最多的當屬紅顏草莓。其純正的口感、優(yōu)異的品質,以及個大、爽口、清甜等優(yōu)勢,得到了眾多國人的青睞。其中,以遼寧丹東的紅顏草莓最為出名。

據悉,丹東草莓是隨著合作社的成立,于2009年開始興起種植熱潮,2010年丹東市合作社確立了與大型水果生鮮連鎖超市直接對接、合作發(fā)展的新型草莓銷售模式,所有草莓都按照標準種植,從而各方面都優(yōu)于市面上的普通草莓。品質最好的紅顏草莓,要九分甜一分酸,水潤卻不淡口,從外觀上來看像一顆紅心,湊近果實就可聞到誘人的果香。2023年,丹東市的草莓產量由2022年的25.8萬噸增長到 27.1萬噸,增幅約為 4.9%。自 2017年以來,草莓產量共計增加 13.8萬噸。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產量仍有所上升,增速降至 7.9%,最高增速為 2022年的21.5%。東港市作為紅顏草莓的主要種植區(qū)域,2021—2023年種植面積分別為 6.64萬畝、7.04萬畝、7.09萬畝。產量隨著種植面積的逐步穩(wěn)定同步增長,2021—2023年的產量分別為 19.2萬噸、21.3萬噸、22.2萬噸,不過增長速度自27.8%下降到了4.20%。隨著丹東草莓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2023年,丹東市郵政管理局草莓寄遞首次突破千萬件大關,并入選“郵政快遞業(yè)服務現代農業(yè)金牌項目”。2023年至今,“丹東草莓”項目業(yè)務量達 1011.2萬件,業(yè)務收入實現 2.53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額 10.12億元。在草莓熱熱鬧鬧的產業(yè)發(fā)展背后,丹東的藍莓也登上了舞臺,近幾年在市場上越來越火。據統計,目前丹東藍莓產量已經占據全國產量的 25%。如今種植面積不斷攀升,東港的藍莓種植面積目前可以達到 800—1000畝,整個丹東市的藍莓種植面積在 5萬畝左右。通過對丹東市場走訪,我們了解到藍莓的種植面積這兩年很可能會激增。原因第一是藍莓的市場前景越發(fā)好起來,第二是藍莓比較好管理,所以老百姓種植的想法就比較強烈,相對地,藥、肥投入也會增加。2024年 8月中旬,筆者一行走進丹東,向當地農資經銷商了解種植情況。丹東種植草莓雖久,但還是以散戶為主。種植草莓的散戶占比大概在 80%-90%,大戶還是比較少一點,約是 4:1的比例。不過,要說農資人到作物產區(qū)最關心的是什么,肯定是作物的用肥用藥。東港市農資經銷商李恩鵬表示,東港的草莓種植面積在 2000畝左右。由于北方天氣寒冷,露天種植草莓很少,大棚和露天種植的比例大概為 9:1,甚至更少。在嚴寒條件下,露地草莓只能在某一階段存活,所以種植形式一直以大棚為主。草莓的病害以根腐病為主,蟲害是薊馬、蚜蟲、紅蜘蛛和青蟲,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好防治。在用藥上面,種植戶普遍喜歡用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比如說進口的巴斯夫、拜耳、先正達,國產的用得比較少,且更傾向于菌肥,例如大井生物、慕恩生物等。目前東港附近區(qū)域,在草莓等經濟作物種植方面發(fā)展勢頭較好的是膨果類的肥料。能讓果實更紅、更高產,讓農民能夠多掙到錢的產品,都會比較受歡迎。北京格瑞藍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省經理范志揚與筆者一行見面時是在葡萄園里,當時他正在看葡萄的生長狀況,其所代理的產品在草莓上也效果甚好。范志揚表示,大范圍來講,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其中白粉病比較突出,防治用藥的話進口的科迪華、巴斯夫在當地賣得都比較不錯。藍莓的病害則以灰霉病為主,蟲害多為薊馬。當地某農資經銷商說,“藍莓是一年一季作物,而且很容易爛果,只要得了灰霉病就完蛋了。”這也從側面證明藍莓在用肥用藥上的剛需性。


丹東種植草莓由來已久,一直都是采用傳統的設施種植方式。在這次的丹東之行中,筆者特意向當地農資經銷商了解到一些關于智慧、綠色種植方面的信息。目前丹東的草莓種植已經逐漸由土壤種植轉變?yōu)榛|栽培。與土壤栽培相比,基質栽培具有見效快、收益快等特點,而土壤栽培周期長,種上之后還需等幾年才能賺到錢,所以草莓生產上已經逐漸淘汰土壤栽培,因為它已經過時了。藍莓的話,東港區(qū)域多為基質栽培,由于鳳城不是沿海地帶所以還是以土壤栽培為主。李恩鵬表示,在東港,草莓栽培還是傳統的水泵抽水,智能化程度比較低,打藥也是人工。但是藍莓的智能化程度較高,現在都改成了水肥一體化設備,由電腦控制,每隔幾個小時澆一次水,每隔幾天施一次肥。此外,由于冬季溫度較低,大棚里就需要加溫,所以再高級一點的棚里有電腦控制的促進空氣循環(huán)的設備,天冷時給大棚加溫。大棚里的空中噴灌系統也是系統控制,能夠讓作業(yè)更加精準。除此之外,當地經銷商也表示,現在以發(fā)展綠色農業(yè)為主,在作物的用肥用藥上都要酌情減量,所以他們會在銷售農資產品時有意引導種植戶轉變意識,技術人員在進行產品使用說明時也會進行這項工作的推進。“整體來講,種植戶在這方面的意識并不是很強,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比較低,老百姓總覺得這樣弄的話太費勁,種地有的時候就想省勁嘛,所以會直接用一些化學的手段。但是都能認識到這個問題。”李恩鵬如是說。在以綠色發(fā)展為主的草莓和藍莓種植過程中,綠色、高效、安全的藥、肥等農資產品會更加受到種植戶們的青睞,比如西大華特的噻霉酮、拜耳的露娜森、大井生物開發(fā)的木霉噴粉等產品和方案都獲得了渠道客戶與廣大種植戶的認可,在丹東表現出了強勁的發(fā)展勢頭。相信未來丹東草莓和藍莓的種植能夠將現代科技和綠色防控融合得更好,展現更新的產業(yè)面貌。